软件开发文档国标)(doc64)-i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2. 3. 8 接口 12. 3.. 9 存储分配 12. 3. 10 注释设计 12. 3. 11 限制条件 12. 3. 12 测试计划. 12. 3. 13 尚未解决的问题 12. 4 程序 2(标识符)设计说明 ...... 13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对于设计中的数据库的所有标识、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作出具体的设计规定。 其内容要求如下: 13. 1 引言 13. 1. 1 编写目的 13. 1. 2 背景 13. 1. 3 定义 13. 1. 4 参考资料 13. 2 外部设计 13. 2. 1 标识符和状态 13. 2. 2 使用它的程序 13. 2. 3 约定 13. 2. 4 专门指导 13. 2. 5 支持软件 13. 3 结构设计 13. 3. 1 概念结构设计 13. 3. 2 逻辑结构设计 13. 3. 3 物理结构设计 13. 4 运用设计 13. 4. 1 数据字典设计 13. 4. 2 安全保密设计 14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的编制是要使用非专门术语的语言,充分地描述该软件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基本的使用方法。 使用户(或潜在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了解该软件的用途,并且能够确定在什么情况下, 如何使用它。 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4. 1 引言 14. 1. 1 编写目的 14. 1. 2 背景 14. 1. 3 定义 14. 1. 4 参考资料 14. 2 用途 14. 2. 1 功能 14. 2. 2 性能 14. 2. 2. 1 精度 14. 2. 2. 2 时间特性 14. 2. 2. 3 灵活性 14. 2. 3 安全保密 14. 3 运行环境 14. 3. 1 硬设备 14. 3. 2 支持软件 14. 3. 3 数据结构 14. 4 使用过程 14. 4. 1 安装与初始化 14. 4. 2 输入 14. 4. 2. 1 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14. 4. 2. 2 输入格式 14. 4. 2. 3 输入举例 14. 4. 3 输出 14. 4. 3. 1 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14. 4. 3. 2 输出格式 14. 4. 3. 3 输出举例 14. 4. 4 文卷查询 14. 4. 5 出错处理与恢复 14. 4. 6 终端操作 15 操作手册 操作手册的编制是为了向 操作人员提供该软件每一个运行的具体过程和有关知识,包括操作方法的细节。 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5. 1 引言 15. 1. 1 编写目的 15. 1. 2 背景 15. 1. 3 定义 15. 1. 4 参考资料 15. 2 软件概述 15. 2. 1 软件的结构 15. 2. 2 程序表 15. 2. 3 文卷表 15. 3 安装与初始化 15. 4 运行说明 15. 4. 1 运行表 15. 4. 2 运行步骤 15. 4. 3 运行 1(标识符)说明 15. 4. 3. 1 运行控制 15. 4. 3. 2 操 作信息 15. 4. 3. 3 输入一输出文卷 15. 4. 3. 4 输出文段 15. 4. 3. 5 输出文段的复制 15. 4. 3. 6 启动恢复过程 15. 4. 4 运行 2(标识符)说明 ...... 15. 5 非常现过程 15. 6 远程操作 16 模块开发卷宗 模块开发卷宗是在模块开发过程中逐步编写出来的,每完成一个模块或一组密切相关的模块的复审时编写一份,应该把所有的模块开发卷宗汇集在一起。 编写的目的是记录和汇总低层次开发的进度和结果,以便于对整个模块开发工作的管理和复审 ,并为将来的维护提供非常有用的技术信息。 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6. 1 标题 16. 2 模块开发情况表 (见下表) 模块开发情况表 16. 3 功能说明 16. 4 设计说明 16. 5 源代码清单 16. 6 测试说明 16. 7 复审的结论 17 测试计划 这里所说的测试,主要是指 整个程序系统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 本文件的编制是为了提供一个对该软件的测试计划,包括对每项测试活动的内容、进度安排、设计考虑、测试数据的整理方法及评价准则。 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7. 1 引言 17. 1. 1 编写目的 17. 1. 2 背景 17. 1. 3 定义 17. 1. 4 参考资料 17. 2 计划 17. 2. 1 软件说明 17. 2. 2 测试内容 17. 2. 3 测试 1(标识符) 17. 2. 3. 1 进度安排 17. 2. 3. 2 条件 17. 2. 3. 3 测 试资料 17. 2. 3. 4 测试培训 17. 2. 4 测试 2(标识符) ...... 17. 3 测试设计说明 17. 3. 1 测试 l(标识符) 17. 3. 1. 1 控制 17. 3. 1. 2 输入 17. 3. 1. 3 输出 17. 3. 1. 4 过程 17. 3. 2 测试 2(标识符) ....... 17. 4 评价准则 17. 4. 1 范围 17. 4. 2 数据整理 17. 4. 3 尺度 18 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的编写是为了把 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的结果、发现及分析写成文件加以记载,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8. 1 引言 18. 1. 1 编写目的 18. 1. 2 背景 18. 1. 3 定义 18. 1. 4 参考资料 18. 2 测试概 要 18. 3 测试结果及发现 18. 3. 1 测试 1(标识符) 18. 3. 2 测试 2(标识符) ...... 18. 4 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18. 4. 1 功能 1(标识符) 18. 4. 1. 1 能力 18. 4. 1. 2 限制 18. 4. 2 功能 2(标识符) 18. 5 分析摘要 18. 5. 1 能力 18. 5. 2 缺陷和限制 18. 5. 3 建议 18. 5. 4 评价 18. 6 测试资源消耗 19 开发进度月报 开发进度月报的编制目的是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汇报项目开发的进展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般地,开发进度月报是以项目组为单位每月编写的。 如果被开发的软件系 统规模比较大,整个工程项目被划分给若干个分项目组承担,开发进度月报将以分项目组为 单位按月编 写。 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19. 1 标题 19. 2 工程进度与状态 19. 2. 1 进度 19. 2. 2 状态 19. 3 资源耗用与状态 19. 3. 1 资源耗用 19. 3. 1. 1 工时 19. 3. 1. 2 机时 19. 3. 2 状态 19. 4 经费支出与状态 19. 4. 1 经费支出 19. 4. 1. 1 支持性费用 19. 4. 1. 2 设备购置费 19. 4. 2 状态 19. 5 下个月的工作计划 19. 6 建议 20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编制是为了总结本项目开发工作的经验,说明实际取得的开发结果以及对整个开发工作的各个方面的评价。 具体的内容要求如下: 20. 1 引言 20. 1. 1 编写目的 20. 1. 2 背景 20. 1. 3 定义 20. 1. 4 参考资料 20. 2. 1 产品 20. 2 实际开发结果 20. 2. 2 主要功能和性能 20. 2. 3 基本流程 20. 2. 4 进度 20. 2. 5 费用 20. 3 开发工作评价 20. 3. 1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20. 3. 2 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20. 3. 3 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20. 3. 4 出错原因的分析 20. 4 经验与教训 附录 A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示 (参考件) A. 1 引言 A. 1. 1 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A. 1. 2 背景 说明: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该软件系统同其 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A. 1. 3 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A. 1. 4 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A.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说明对所建 议的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如要求、目标、假定、限制等。 A. 2. 1 要求 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功能; b.性能; C.输出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d.输入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e.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辅之以叙述; f.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 g. 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 h.完成期限。 A. 2. 2 目标 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如: a.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b.处理速度的提高; C.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d.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 e.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 f.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A. 2. 3 条件、假定和限制 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 a.所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 c.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限制; d.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e.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f.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g. 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 A. 2. 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 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 和策略,如调查、加权、确定模型、建立基准点或仿真等。 A. 2. 5 评价尺度 说明对系统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主要尺度,如费用的多少、各项功能的优先次序、开发时间的 长短 及使用中的难易程度。 A.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是一个机械系统甚 至是一个人工系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