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选对池塘钓大鱼(doc39)-职业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你请教。 ” “ 请我做你的钓鱼教练吗。 ” 杰克幽默地 说。 “ 也许是,但不完全是。 您教给我的太丰厚了。 ” 这并不是一句恭维话。 你知道吗。 回到家里的当天晚上,我关掉所有的灯,让自己陷入 沉沉的黑暗中,我陷入了思考,我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需要,真正聆听内心的声音。 第二天早晨,我开始重新检视自己所做出的职业选择。 我列出自己的兴趣、能力和 SWOT 分析。 第三天,我去了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我所应聘求职的公司情况。 第四天,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对钓鱼的兴趣并不大 —— 我想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也没有为了聆听杰克的教诲 而强迫自己 去钓鱼,这与杰克的钓鱼快乐规则是相悖的。 因此,我以后再也没有去钓鱼,但 是,我与杰克的联系并没有中断,之后我给他去电话,向他咨询一些人生和事业方面的问题 ,他都慷慨而且耐心地向我解答。 我们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 —— 但并不是在池塘边,而是在 一些研讨会和企业高层管理峰会上。 10 年前,在纽约近郊区,两个垂钓者偶然聚在一起,引发了一场关于钓鱼的讨论。 其中 那位年轻人因此而得到某种顿悟,开始全新的人生规划。 他将这个故事以及故事后的种种感 悟和分析写出来了,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且叫它为钓鱼课吧。 也许 钓鱼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无论你是董事长,还是普通员工;无论你是总统,还 是清洁工;无论你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鱼并不会因为你是谁而上钩。 第二章 选择的困境 人无时无处不在选择之中,但是,一旦承担起选择的责任,我们就会体味到选择的困境 —— 选择的两难。 譬如我选择 “ 职业生涯规划 ” 这一主题,我就必须放弃以宏大叙事的方式 来阐述人生、命运之选择;譬如选择了 “ 钓鱼 ” ,就必须放弃 “ 自助旅行 ” ,尽管我常常梦 想去阿拉斯加看雪景。 第一节 选择无处不在 “ 我只想谈钓鱼。 ” 这句当时让我备感沮丧的话,现在回味起 来却是如此意味深长。 杰 克的 “ 钓鱼课 ” 既是一堂人生哲理课,更是一堂职业生涯课。 我并非一名哲学家,甚至也算不上一位成功学家(尽管我的工作与之十分类似),我更 愿意将自己称之为 “ 人生规划师 ”。 因此,我将本书讨论的范围集中在 “ 职业生涯 ” 上 ,一 个自己感兴趣,且力所能及的领域,即写作此书的第一项选择。 我将书取名为《选对池塘钓大鱼》。 将 “ 钓鱼 ” 和 “ 生涯规划 ” 进行比较分析,成为我 写作本书的第二项选择。 的确,每个人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种选择,而我之所以选 择以 “ 钓鱼 ” 作比喻,一方面杰克的 “ 钓鱼课 ”改变 了我,另一方面这个比喻太贴切了,我 甚至有些自我陶醉。 钓鱼 职业生涯规划 一片水域 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一口池塘 一家有发展前景的公司 一位教练 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的老板 人无时无处不在选择之中,但是,一旦承担起选择的责任,我们就会体味到选择的困境 —— 选择的两难。 譬如我选择 “ 职业生涯规划 ” 这一主题,我就必须放弃以宏大叙事的方式 来阐述人生、命运之选择;譬如选择了 “ 钓鱼 ” ,就必须放弃 “ 自助旅行 ” ,尽管我常常梦 想去阿拉斯加看雪景;又譬如选择了钓鲨鱼,就不可能同时 去钓虹鳟,尽管我从小就羡慕海 明威与大海搏斗的波澜壮阔;譬如我们选择这个池塘,就不可能同时置于它处,尽管再走两 百米,那里也许有更多更大的鱼在等待我的诱饵 „„ 哲学家说: “ 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 ”。 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做出选择,必须学会 舍弃,必须突破一个又一个两难困境,并且在突破中获得并享受一种力量感 —— 就像钓鱼时 所感受到的那种。 我的职业生涯设计也是从与杰克相遇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几乎什么都不懂。 大学毕业 ,人生和事业才刚刚开始,似乎很难想象自己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但是杰克让我 对自己 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感到不安、焦虑,开始迫切地希望重塑自己。 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 但是这种选择并非惟一的,也并非完全正确,一定有许多更 好的选择在等待着我们。 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构成了选择之美。 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 但是这种选择并非惟一的,也并非完全正确。 一定有许多更 好的选择在等待着我们,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构成了选择之美。 第二节 选对池塘一:正确的选择 什么是 “ 正确的选择 ” 或者 “ 更好的选择 ”。 选择让你无处藏身,甚至 “ 不做任何选择 ” 也是一种选择。 因此,更重要的不是是否选 择,而是 如何选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譬如,我选择钓鲈鱼,而不是 虹鳟,是否是自己真实的需要。 我选择纽约近郊的池塘,而不是大湖区的河流,是否能够钓 到自己想钓的鱼 „„ 成功与失败的区别在于,成功者选择了正确,而失败者选择了错误。 因此,我们常常能 够看到一些天赋相差无几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人生却迥然相异。 人在做出选择时,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 —— 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 己的决定。 他们之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选择。 “ 但是,许多选择都是在无可奈何的被动状态下 做出的。 ” 在一次报告会上,一位遭受 失业打击的中年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 是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做出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人之所以必须面对选择 ,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它使我们必须做出取舍。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消极选择的借口,相 反正是必须做出积极选择的理由。 ” 我不知道他是否能真正理解。 “ 作为一位成功者,你也许很难体会到我现在的感受。 我的选择是希望继续能在公司工 作,而老板却选择解聘我,他比我更强大,而我却无能为力。 ” “ 在这个选择中你的确是被动的。 但是,你也许可以做出其他积极的努力,譬如说主 动 和老板讨论自己的想法。 或者干脆选择放弃,去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 请注意,这也是一种 选择。 ” “ 但是,我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工作了 10 年,我将自己的全部时光和精力都投注在这里, 尽管我不是最优秀的,也没有取得什么卓越的成就。 坦白地说,我对现在这份工作兴趣并不 大,但是,我必须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我需要这份工作。 ” 从他急切的言辞间,我能感觉 到他的焦虑。 他之所以愿意破费来听我演讲,说明他的确无路可走了。 他的难题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包括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 其结症在于:在事 业的开端就没有做出正确 的选择。 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 —— 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决定。 他们之 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选择。 第三节 选对池塘二:选择正确的方向 选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无所谓 “ 正确的选择 ” ,只有 “ 选择正确的方向 ”。 一开始个 人的选择空间通常非常狭小,并不能完全自主地做出决定,但是总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如何 把握有限的选择权,使其朝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十分重要。 杰克年轻时就曾梦想成为一名大企业家,但对于出生贫寒,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他来说 这不过是一个梦想。 但是,他十分清楚成为一名总 裁的途径,虽然一开始一条崎岖的小路, 看起来与初衷相距甚远,但是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 它带领杰克走向了一个光明的 未来。 也许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出对未来最有利的选择。 一项选择是 否正确,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其对未来的意义。 譬如说,你刚刚大学毕业,摆在你面前的有 两份工作,一份工资待遇高,但与自己的兴趣并不吻合,另一份工资待遇低,却是自己喜欢 的,你该如何选择呢。 “ 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 相信你会这样回答,而且是大多数人的答案。 之所以如 此,是因为它不过是一个假设。 现代 社会价值观不断教导人们要 “ 自由选择 ” ,要选择 “ 对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 但是,一旦面对现实,我们的心理天平就会倾斜。 尤其是当收入水平 的高低差距超出了我们心理承受能力时,大多数人都会失衡。 “ 问题是否可以这样来考虑,先接受那份待遇高,而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积累一定的 财富后,再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迟啊。 ” 这才是大多数人真实的想法。 借口。 这不过是一种借口,每个人都在为错误的选择寻找借口,为自己无法抵抗诱惑做 开脱。 尽管这份假设并没有说一份工作能让你快速致富,而另一份工作让你受冻挨饿 —— 它 们的差距 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 “ 借口。 ” 一些人会为我这种说法感到惊讶,而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 因为在他们看来 ,他们的想法是很现实的。 但我的评断更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 商业社会是公平的,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不 存在一份工作能一夜暴富,而另一份工作却三餐不保的。 大多数情况下,其差别不过是一两 百美金而已,仅仅是为了一点点的差距使我们放弃选择一个正确方向的机会,实在是很愚蠢。 “ 薪水的高低是可以衡量的,而兴趣是如此模糊不清。 选择高薪水的公司难道不对吗。 ” 每次研讨会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几乎都会遭遇这 样的质疑。 是的,我承认有那些既符合自己兴趣和天赋,又能提供丰厚报酬的公司。 之所以采取这 种对比选择,是希望能加深读者的印象。 事实上,低薪水本身就是对个人心态的一种考验。 许多人为了得到高薪的工作,往往习惯性地模糊自己的追求和兴趣。 强迫自己和他人认为, 这就是最佳的选择。 圣人法兰克说: “ 让我平和地接受那些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让我拥有足够的勇气去改 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并且拥有足够的智慧知晓其中的变化。 ” 每个人都在为错误的选择寻找借口,为自己无法抵抗诱惑做开脱。 第四节 困境一:路径依 赖 “ 你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吗。 ” 这是我提供咨询服务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 “ 不满意,但是我没有更多的选择。 ” 这是最常听到的回答。 我们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如 此多的人对自己毫不满意,却不试图去改变它。 据我了解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我们已经习惯了某种工作状态和职业环境,并且产生了某种依赖性。 二、重新做出选择,会丧失许多既得利益,甚至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第一种原因用一个经济学的词汇来表达:路径依赖,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 “ 惯性 ” , 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 “ 好 的还是 “ 坏 的)就可能对这 种路径产生依赖。 某 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 未来可能的选择。 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 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低层次状态 下。 以下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对其后果的印象。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 4 英尺 英寸,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 何而来的呢。 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 那么为什么英 国人 用这个标准呢。 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 标准。 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 沿用马车的轮宽标准。 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 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 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凹陷的路辙上撞环的。 为什么。 因为这些路上的 辙迹的宽度是 4 英尺 英寸。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在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 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的, 4 英尺 英寸正 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如果任何人用不 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那么,罗马人为什么以 4 英尺 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战车的两 匹马屁股的宽度。 等一下,故事到此还没有完结,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 时,你留意看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公司设在犹他 州的工厂所提供的。 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胖一点,这样 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 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是要用火车 从工厂 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然而我们 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 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职业生涯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 “ 马屁股 ” ,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 只有 4 英尺 英寸宽。 虽然我们并不满意这个宽度,但是却已经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 一旦我们选择了 “ 马屁股 ” ,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 就只有 4 英尺 英寸宽。 虽然我们并 不满意这个宽度,但是却已经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 第五节 困境二:机会成本 第二种原因同样也可以用一个经济学的词汇来描述:机会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 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 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 而你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 能有国王的权势。 你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那个被放弃的所带来的收益就是 你的机。职业生涯规划-选对池塘钓大鱼(doc39)-职业规划(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不惑 前二十年的努力,开花结果,有所收获 人到中年,体质下降,健康是主要问题 克服自满,继续前进 /振作精神,奋发努力。 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并注意外表形象。 继续充电,更新知识,防止老化。 5060岁期间 人生事业有成,发展的黄金阶段 面临退休离岗的转折时期 年龄 /健康所至,需冷静思考。 调整心态、保持活力 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做好晚年规划 注意晚节,过好五九关 11 第二讲 职业生涯规划
就把买东西的发票扔在他们跟前,然后告诉他们,公司的用的材料 7 / 39 都是写得:“ MADE IN JAPAN,或 MADE IN TAIWAN,而我这些是 MADE IN CHINA,这 把烙铁是 30元一把,比不上公司那些恒温烙铁,就是这样,那些保安还是把东西拍照,拿了几个和我的收据,也没收了烙铁,原因是:宿舍不允许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 Bbs 那天检查的宿舍就是我们那天开会那些人的
一致的区域越大 − 通过团队工作,如双打羽毛球比赛,中间区域需要合作双方共同盯球并且彼此注意 − 没有团队工作,各管理者囿于本位主义,随着时间的变化,官僚化就会蔓延 25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协调责任和职权的方式不同 企业类型 责任和职权来源 责任和职权清晰的情况 不确定性责任区域的解决倾向(以双打羽毛球为例) 效益和效率的倾向性 年轻企业 40%上司给 60%靠争取 职权清晰 责任模糊
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部分 MPA如何规划与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 MPA如何规划与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能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 社会需要什么。 职业生涯目标 理念、路径、策略、措施 职业生涯起点 木桶理论 “ 一个由木块做成的木桶 , 其盛水量是由最短的木块决定的。 提高盛水量的最经济办法是将最短木块加长。 ” 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最快捷办法是找出自己的弱点 , 然后全力克服。
与个人之间谈判式的相互适应过程。 个人对组织将有所贡献,也对组织有需要。 组织将从个人处获得,也将对个人的需求有所满足。 双方都感觉合适,就会达成一种相互接纳的“心理契约”。 • 组织应最大限度地洞察组织需要与职业系统的运作方式,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以便在招聘时向应聘者准确地描述他们目前在干什么或以后会干什么。 • 在相互推销的气氛中准确地讲述组织信息,引述组织中成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
、 知识资源 、 人际关系资源 、健康资源 、 金钱资源 、 能力资源 – 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准确评估 – 个体的弱势:对资源评估的不准确以及对资源整合的不有效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 、 为什么说职业生涯规划先要从认识自我开始 –Freud的意识理论 –Holland的人格类型论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意识 潜意识 弗洛依德的意识论 冰山 水面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