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地方集群简介(doc38)-纺织服装(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项等方面大力扶持民营服装工业的 发展,提升其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放开技术要素市场,放开招商渠道,放开用人渠,推动市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明确以绿色生态纺织服装和服装生产加工装备为主攻方向,加快建立健全纺织服装工业技术创新和装备开发配套体系,通过引进与开发并举,发挥全市规摸、配套和地利等优势,力争在核心装备研发、自主产品设计和经营管理上提高参与度三个关键环节上取得有效突破。 加强行业管理,利用东莞市服装服饰协会、虎门镇服装协会、虎门服装设计师协会、大朗民营毛织协会等行业组织,为全市纺织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广东省开平市 广东省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是全国著名侨乡,面积 1659 平方公里,共辖 15 个镇、 3 个办事处,人口 68 万余人,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75 万多人,被誉为纺织之乡、建筑之乡、碉楼之乡和曲艺之乡。 同时,也是全国纺织、水暖卫浴和食品工业产业基地, 2020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103 亿元。 最近再次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9 被评为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纺织服装是开平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具特色的产业。 一是生产规模大,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2020年纺织服装工业产值达到。 其中化纤工业产值达 ,占广东省化纤产值的 %,牛仔布 2亿多米,占全省的 25%。 二是广东省重要的纺织产品出口基地, 2020年出口创汇额达 亿美元,其产品以直接销往美加、欧洲和南非等地为主。 三是发展势头强劲,每年上一个新台阶。 纺织工业产销值连年递增 20%以上,其中今年预计产值可达149亿元,增长 %。 四是产业集中度高,形成了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建成了 4 个规模较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年销售值超亿元的纺织服装龙头企业有 13家,其中涤纶集团是国家 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和中国最大 300家股份制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的 聚脂切片及涤纶长丝生产规模在全国纺织行业名列第二位。 五是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 580人,外国专家常驻开平市的有 50 多人,设备精良,绝大部份是从国外引进的最先进设备。 六是铸就一批著名品牌,获得广东省品牌产品有 20多项,国际品牌有 6项,其中兴时年服装有限公司生产 “EASY”牛仔服装是欧洲五大品牌之一。 最近成功举办的首届中国(开平)牛仔服装节,为打造更多的品牌走向世界搭建了一个平台。 七是外资民资纺织企业蓬勃发展,企业总数达 395家,其中超亿元 7家。 八是产生了一业兴百业旺的社 会效应,解决就业近 3万人,年消化农产品 1亿元,推动生活消费 9亿元,吸引了国内产棉区的政府及商家与开平建立伙伴关系。 开平市对纺织服装产业实施扶优扶强的政策倾斜,从资金、用地、供水供电等给予优先优惠。 同时,服务于企业的信息网络发达,被上级定为 “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 ”,完成了 “数字政府 ”工程, 500多家企业建立了网页;获得了良好的环保效果:开平主河道潭江水系水质达 2 类,饮用水源达 1 类, 2020 年 6 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视察开平评价为 “经济发展上去了,环境保护也上去了 ”。 开平市已牢固地把纺织产业定 位为全市第一大产业,预计 “十五 ”计划期内纺织工业产值达 300亿元。 市政府将不断加大对其推动和服务力度,加快实施名牌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和信息的带领,大力开发新品种,发挥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加大出口创汇,全力造大造强纺织产业基地。 广东省中山市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总面积 1800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外来人口 100多万人。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比上年增长 %,工业总产值达 亿元,比上年增长 %,外贸 出口总额 ,比上年增长 %,各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纺织产业是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2020 年纺织工业增加值 426876万元,增长 %,对当年全市 GDP 的贡献率为 %,拉动 GDP 增长 ;税收总额 85768万元 ,对全市企业税收总额贡献率为 %,拉动全市企业税收增长 ;完成出口交货值 835976万元,占全市工业的 %,拉动全市工业产品出口增长。 中山市纺织产业规模庞大。 据 统计, 2020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总数达 2620家,从业人员 万人,企业资产总值 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 %、%和 %。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产品销售收入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10 出口创汇 ,利税总额 ,分别占全市工业的 %、 %、%和 %。 年销售 500万元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达 323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 12户,分别占全市同类规模企业的 %和 %。 纺织产业链条完善,集群效应显著。 拥有上、中、下游产 业的化纤长丝、各类针织、梭织面料以及服装制造等各种生产门类。 其中,服装制造业 2020年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占全行业的 43%。 聚集形成了沙溪休闲服、大涌牛仔服、小榄和三角的针织服装、城区化纤和面料以及民众布匹等产业群体,带动了当地特色经济的崛起。 纺织生产设备精良,企业创新能力强。 目前全行业生产设备整体达到 20世纪 90年代国际水平,每年从国外引进价值超亿元的先进设备。 涌现了 “香山 ”(涤纶长丝)、 “汉弗莱 ”、 “马克 张 ”、 “柏仙多格 ”、 “鳄鱼恤 ”、 “剑龙 ”、 “菲猎 ”等一批知名品牌, 1999年业内抽 查认定的全国 “十大休闲服 ”中出自中山的品牌就有 8个。 全市为纺织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一是工业园区专业化。 专门建设了4个市级立项的纺织产业工业园区,包括民三工业区、高平工业区、隆兴工业区及岗背工业区,总面积达 22710亩。 二是扶持政策措施到位。 确立纺织产业为中山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优先鼓励发展项目减收土地办证费;免收进园企业的供电线路建设工程费用;提供技改贷款贴息支持;实施名牌战略,对取得国家及省级名牌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 100及 50 万元;对市级技术中心一次性资助 30 万元;扩大技工 学校规模,在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设立工业设计系,为我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三是加强中介服务。 建立了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制衣商会、休闲服及牛仔服的工程开发中心等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服装 CAD应用、中小企业 ERP、现代化销售网络系统等培训以及织物密度、纤维分析等多项质量检测服务项目。 四是培育产业文化氛围。 连续举办三届中山国际休闲服装节暨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举办了大涌牛仔服设计大赛、国内外服装设计新秀作品大赛等,推出各种服装文化主题的时装秀,汇聚了张肇达、武学伟、房莹、王玉涛等一批著名设计师。 四、纺织产业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中山市纺织工业发展目标是总产值达到 350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4%;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达 17 亿美元;创树一到两个国际性名牌产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50%以上;大力培植纺织服装专业镇,争取将生产牛仔服的大涌镇、生产经营服装面料的民众镇以及生产鞋帽箱包的三乡镇建设成全国纺织服装特色镇。 河北省清河县 清河县地处冀南平原,改革开放以来,清河人民培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个体私营经济,全县逐步形成了称雄全国的羊绒初级加工、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硬质合金、耐火材 料等五大支柱产业,成为河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一面旗帜和世纪之交国际经贸大舞台上的一个亮点。 清河县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初级加工及绒毛集散地,享有 “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 ”之美誉。 目前,全县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梳、纺、织羊绒工业生产体系,具有健全的购销网络和较为完善的市场风格。 全县拥有绒毛分梳机 15000台,年加工经销各类无毛绒 12020多吨,其中山羊绒产量 4500吨,占全国的 65%,还发展了一定的纺纱织造、针织加工能力。 目前,清河县羊绒产业年产值达 60亿元,年上缴税金 ,均占到全县产值 、财政收入的 70%以上。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11 羊绒产业把清河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清河与国内外客商的合作与交流。 自 1994 年起,清河县已成功举办了八届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其显著的成果和良好的效应,充分展示了清河羊绒产业规模之宏大,前景之广阔。 清河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开放县、河北省综合改革实验县和京九沿线河北段经济中心城市。 几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具有良好的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建立完善了工业区、商贸区以及专业市场,京九铁路、 308国首的纵横贯通,加之银青高速公路和邢清高速公路的即将动工修建,清河 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办厂兴业。 清河县委政府顺应市场规律,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对外来投资的中外客商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护,以促进羊绒产业跨跃式发展,到 2020 年,把清河建成无毛绒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羊绒制品交易中心等三大中心。 江苏省金坛市 金坛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上海、南京、杭州的三角区域中心,现有 万人口,面积 975 平方公里。 共有 15个镇和一个经济开发区, 157 个行 政村。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先后被授予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全国首批 80 家小康县(市) ”、 “全国卫生城市 ”等荣誉称号。 一九九五年,被推荐为 “江苏省服装名城 ”。 服装产业是金坛市的第一支柱产业。 集聚度高、生产能力大。 2020 年有服装企业 367 家,年制造服装 亿件(套);规模层次分明。 2020 年销售额超 15亿元的企业 1家,超亿元的有 5家,自营出口超 1亿美元的有 1家;外向特征显著。 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 90 多家,全市服装企业自营和代理出口额达 亿美元,占全市服装产量 的 73%,与 GAP、里斯克莱勃、 Lee、三菱、丸红、住友等一批世界知名大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伙伴合作关系,制造 GAP、 Lee、 JCP、polo、圣诺朗、瓦伦蒂诺、 Nautica 等世界知名品牌;装备先进。 (套)服装设备中,引进国际 90年代先进水平的占 80%以上;产品门类品种众多。 制造各种面料的正装、时装、休闲装等各类服装服饰 40余个品种;资本结构多元。 集体企业 5家,外商投资企业 46家,民营个私企业 316家。 “三分工业有其一 ”的服装产业在金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举足轻重。 2020年,服 装产业从业人员达 ,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完成产值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实现利润 亿元,占全市工业的 %;服装出口额占全市出口额总量的 %。 金坛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省以至全国已具有一定的影响。 2020 年,服装产量占全国服装产量的%,出口额占全国服装出口额的 %。 金坛市服装发展的产业环境优越。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编制了《江苏省金坛市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并在投融资、供地、减负等方面重点扶持服装产业;二是社会各界对支持服装产业发 展形成了广泛共识,氛围浓厚;三是拥有一支庞大的文化层次和职业技能较高的产业工人和管理者队伍,一批以服装专业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应运而生,服务于服装产业;四是金坛处于城市集群中,区位优势明显,接受上海等大城市辐射快,交通、通讯、宽带网、教育 、涉外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完善;五是社会治安环境优良,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人身安全保障度高。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12 今后的发展目标:把金坛建设成为 “中国服装产业名城 ”。 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全力打造 “金坛制造 ”这一区域品牌。 约用 3年的时间,推进金坛服装产业形成更大规模和更高 水平的制造能力,服装产量和出口量双双占全国总量的%,销售额 120~150亿元,并注重培育信息、设计、研发及物流的功能体系,促进产业升级。 第二阶段:精心打造自有品牌。 再用 5年的时间,重点扶植一批重点企业创响自有品牌,并以名牌为龙头,对全市服装产业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整合,形成以自有品牌为主体,自有品牌经营、贴牌制造和加工有机结合的强大的服装产业联合舰队,力争销售额超过 300 亿元,使金坛市成为 “中国服装产业名城 ”。 浙江省天台县 天台县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省中东部,总面积 1421 平方公里,是国务 院批准的东南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境内的天台山是国家 4A 级风景名胜区,素以 “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田园风光 ”著称,其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历史悠久灿烂,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济公 “活佛 ”的故乡。 天台山国清寺还是日本和韩国佛教的祖庭。 天台县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过滤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同时还大量生产其他品种的产业用布。 现有产业用布生产企业 300多家,主要产品有:涤纶、丙纶、维纶、锦纶等化纤过滤布、化纤丝绢、金属丝滤布网、无纺布、针刺呢等过滤材料;土工布、涂塑布、音箱用布等产业用布;还有高档 的覆膜滤料和单丝过滤布等等,共有 40多个品种、 1000多种规格。 近年来共开发了 2个国家级新产品、36个省级新产品、 5个专利产品;有省市新技术企业 1家、国家级火炬项目计划1项、国家级创新基金 1项、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 1项。 设备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德国产多尼尔织机,比利时产必佳乐织机,国产剑杆织机和其他普通织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