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间互联合同关键性条款的商订doc-合同协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互联点,则合同双方均应按照互联合同相关的结算条款分别进行结算。 关于中途入网的结算 网间国内呼叫若在既非主叫所在地又非被叫归属地进入对方电话网,在本次呼叫所经互联点所在地,应由将该呼叫送入对方电话网的一方按在主叫所在地进入对方电话网的结算价向对方付费。 中国 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6 页 共 12 页 网间国际去话呼叫若在既非主叫所在地又非对方国际局所在地进入对方电话网,在本次呼叫所经互联点所在地,应 由将该呼叫送入对方电话网的一方按在主叫所在地进入对方电话网的结算价向对方付费。 网间国际、港澳台来话若在既非国际局所在地又非被叫归属地进入对方电话网,在本次呼叫所经互联点所在地,应由将该呼叫送入对方电话网的一方按在国际局所在地进入对方电话网的结算价向对方付费。 关于网间结算的技术保障 互联合同双方应在互联合同中明确约定各类话务的路由组织原则,清晰地规定互联中继分群或合群设置,并保证主、被叫号码的正确传送。 上述技术条件未经合同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互联一方不得更改。 互联合同还应对互联双方在互联点 两侧的交换机,以及双方各自网内的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作出明确约定。 由于国家的网间互联结算政策在合同签订后会出现调整的情况,合同双方可以约定:如果遇有国家网间互联结算政策调整,双方应按调整后的网间互联结算政策执行,不在另行签订或变更合同。 (六)关于互联后的网络管理 互联后的网络管理涉及到互联合同签订后的实际履行问题,是互联合同中的核心条款,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互联后的网络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互联双方工作机构的确立与职责、互联双方维护范围、网间通信质量、相互通报制度、网间通信障碍处理制度、网 间通信重大障碍报告制度、网间通信应急方案等。 关于互联双方的工作机构 合同双方及合同双方下属公司应分别设立互联工作机构负责网间互联工作。 互联工作机构应当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制度,以保证双方工作渠道的畅通。 中国 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7 页 共 12 页 ( 1)省级公司互联互通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 a. 贯彻执行国家及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有关互联工作的各项法规、规章;贯彻执行省通信行政主管部门及上级公司对互联工作的各项要求,指导市公司的网间互联及结算工作。 b. 向省通信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公司汇报本省互联工作情况。 c. 与合同另一方的电信运 营企业共同制定互联工作联系流程,并经常进行交流。 d. 组织进行本省互联合同的谈判,签约、修订,并监督检查互联合同的执行情况。 e. 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尽快处理本省互联争议及网间通信故障,事后及时总结经验。 组织制定防范措施,指导本省互联工作。 f. 组织进行本省互联方面的法律、技术、管理培训及经验交流,不断提高人员的技术及管理水平。 g. 负责互联方面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技术规范、互联合同、结算资料等档案管理、归档和保密工作,做到正确、清晰、完整。 h. 负责本省互联报表上报工作。 i. 其他 与互联相关工作的归口管理。 ( 2)地市分公司互联互通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 a. 认真履行省公司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所签订的互联互通及结算合同。 在省公司的指导下,协助省公司完成与其他电信运营企业进行的与本市有关的互联、接入等技术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并协助解决结算过程中发现的相关技术问题。 b. 负责互联方面的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技术规范、互联协议、结算资料等档案的管理、归档和保密工作,做到正确、清晰、完整。 c. 负责本分公司互联报表的上报工作。 d. 其他与互联相关工作的归口管理。 中国 最庞大的下资料库 (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8 页 共 12 页 关于网间通信质量及通报制度 网间互接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通而不畅”。 特别是 IP 长途电话网长期处在通而不畅的状态,网间接通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双方在互联合同中约定的标准,有的地方的接通率竟然在 5%以下。 因此,互联合同中的网间通信质量是非主导的电信经营者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尽管我国《电信条例》规定,“网间互联的通信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向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网间互联,服务质量不得低于本网内的同类业务及向其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