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呋喃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及研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糠醛 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总厂 分析纯 盐酸 哈尔滨市化工化学试剂厂 优 级纯 氯化钠 永大试剂 分析纯 无水碳酸钠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分析纯 无水硫酸钠 旅大市旅顺口区化工二厂 分析纯 无水乙酸钠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分析纯 硫酸 哈尔滨市化工化学试剂厂 分析纯 活性炭 工业粗品 一水合对甲基苯磺酸 自制 实验步骤 α 呋喃丙烯酸的合成 在干燥的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管 (上接氯化钙干燥管 )的 250mL 三口瓶内依次加入新蒸馏的糠醛、乙酸酐和无水乙酸钠固体,于一定的温度下搅拌反应一定的时间。 冷至 110℃在搅拌下将反应液慢慢倾入 200g 碎冰中,冷至室温后再搅拌30min。 将其加热至 50℃放入活性炭进行脱色,继续加热至沸腾 10min,趁热过滤,滤液于 50℃用 10 %稀盐酸酸化至 pH为 3,放置过夜,过滤得微黄色(或白色)针状晶体,熔点 140~ 141℃ ,收率 %。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的合成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按照计算量加入α 呋喃丙烯酸和甲醇,再放入适量的带水剂和一定量的催化剂 ,回流反应一定时间,反应液的颜色逐渐加深。 冷至室温后加100ml 冷水,分出深黄色有机层,水层则呈乳白色并混有油珠,水层用 3 10ml 有机溶剂萃取三次, 水层颜色逐渐变浅,合并有机层,依次用 10%碳酸钠溶液 30ml 洗涤两次,上层浅黄色,下层乳白色,分液后复洗一次,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α 呋喃丙烯酸甲酯 的合成及研究 6 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放置过夜。 安好减压蒸馏装置,将干燥的滤液滤入圆底烧瓶中,检查气密性,蒸除未反应的甲醇和带水剂和其他杂质后,收集 140~ 142℃ /5kPa 馏分,得淡黄色清亮液体,收率 %。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 的合成及研究 7 第四章 结果 将合成出的产品提纯后,在红外光谱仪上测定。 α 呋喃丙烯酸晶体用 KBr 压片,α 呋喃丙烯酸甲酯用液膜法制样。 所测得的红外光谱图如下: α 呋喃丙烯酸 现将α 呋喃丙烯酸的红外光谱中的主要吸收峰和官能团对应关系列如下表: 表 41 α 呋喃丙烯酸的红外光谱中的主要吸收峰 特征官能团 O C H C H CO O H 吸收峰 峰强度 ν C=C(ring) 1557 m 1484 s 1392 m ν CH 3131 m ν asCOC 1229 s ν sCOC 1073 s γ CH 881 m β ring 755 s ν C=O 1700 vs ν C=C 1665 s δ =CH 972 s 将样品的红外光谱谱图与标准谱图比较,样品的光谱吸收峰位置和峰强度与标图 41 α 呋喃丙烯酸的红外光谱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 的合成及研究 8 准谱图的吸收峰基本一致,由此可以判断此物质即所要合成的产品 —— α 呋喃丙烯酸。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 现将α 呋喃丙烯酸甲酯的红外光谱中主要吸收峰和官能团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 42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的红外光谱中的主要吸收峰 特征官能团 O C H C H CO O C H3 吸收峰 峰强度 ν C=C(ring) 1559 m 1481 s 1389 m ν CH 3129 m ν asCOC 1211 s ν CsOC 1075 s γ CH 883 m β ring 749 s ν C=O 1716 vs ν COC 1308 s 1263 s 1166 s ν C=C 1642 s δ =CH 972 s ν asCH(CH3) 2950 m 图 42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的红外光谱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 的合成及研究 9 将样品的红外光谱谱图与标准谱图比较,样品的光谱吸收峰位置和峰强度与标准谱图的吸收峰相差不大,由此可以判断此物质即所要合成的产品 ——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 α 呋喃丙烯酸甲酯 的合成及研究 10 第五章 讨论 带水剂的选择 由于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在反应中如果不及时把生成的水排除,就会使反应向逆向进行,影响产品的收率。 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带水剂。 选择带水剂的主要思想是:让带水剂和未反应的甲醇以及水在较低温度下形成共沸物,从而达到除去水的目的。 本实验可以选用的带水剂为苯和甲苯。 经过实验证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甲苯作带水剂比苯作带水剂产率 要高。 虽然苯作带水剂时的成本较低,但是甲苯在生产中也比较易得,用甲苯作带水剂也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所以本实验选用的带水剂是甲苯。 催化剂的选择 酯是酸与醇之间反应发生脱水缩合而成的。 但是,酸与醇之间要想顺利进行反应就需要加适当的催化剂。 本实验可以采用浓硫酸、对甲苯磺酸、十八水合硫酸铝来作为催化剂。 下面分别来讨论这三种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浓硫酸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浓硫酸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无机强酸。 它简单易得,价格低廉,催化活性适中,成为实验室中常用的酸和醇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浓硫酸对低 级醇的酯化能力较强,但随着 ROH 的碳链增长,生成烯烃的可能性愈来愈大,酯收率降低;对大多数酯化反应而言,浓硫酸的浓度低,酯收率较高,因为硫酸浓度愈大,越容易炭化和生烯,并且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呋喃环易被破坏。 因此,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浓度,以防止过多的副反应。 对甲苯磺酸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对甲基苯。α-呋喃丙烯酸甲酯的合成及研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