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管理心理与行为学(ppt43)-心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0年代末 50年代初正式形成。 1949 年定名为 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s)。 • 管理科学学派 • 行为科学学派 • 两大学派交叉融合 二、管理心理与行为学的发展 (Human Resources School)的出现 • 欧文 ()在 19世纪初 , 通过改善工作条件 、缩短劳动时间 、 为工人提供各种生活福利等方法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 • l9世纪中叶德国的克鲁伯也曾通过为工人提供住房 、 子女教育 、 医疗保健 、 低息贷款等 福利 而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 在美国的 管理运动 中 , 海尔赛于 1891年发表了 《 工资报酬制 》 , 探讨如何通过工资报酬制度的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 , 被泰勒 、甘特发展为差别计件工资制 、 工资奖金制。 • 泰勒还提出针对不同的岗位挑选录用合格的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效率,并在 19l0年建立专业化的人事管理部门。 • 1914年福特建立了一个人事研究室。 • 丽莲 吉尔布雷斯开始对工人心理的研究。 • “ 人群关系理论 ” 和行为科学的进展 , 深入到人际关系 、个体行为研究 , 发展出人力资源学派 , 其中心思想认为企业中发生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职工的潜力。 • 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吉雷斯和麦格雷戈。 阿吉雷斯的理论 • 在 l957 年发表了 《 个性与组织 》(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 • 主要分析影响职工发挥潜力的原因 , 认为传统的组织设计 , 死扣规章制度 , 使职工处处听命上级 , 既束缚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 又阻碍个性的成熟发展。 呼吁企业管理者要从组织上进行改革 , 鼓励职工多负责任 , 让他们有成长和成熟的机会。 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 • 1960年在 《 企业的人的方面 》(Human Side of an Enterprise) 中总结了人性假设理论 . X理论: • 人天生懒惰 , 厌恶工作; • 多数人胸无大志 , 甘心被人领导; •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矛盾; • 只需要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Y 理论 : • 人是天生勤奋的 • 人愿意承担责任 • 人在工作中能自我 控制 、 自我指导 • 一般人没有充分发挥 潜力 2 权变管理 ——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 , 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 组织行为学告诉人怎样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 然后找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从而针对一定的情景 ,使用一定的对策。 沙因 (E。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管理心理与行为学(ppt43)-心理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作流管理系统应用实例 IBM的工作流产品 Flowmark的应用 应用于一个自行车制造公司 该公司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生产自行车 业务过程 检查定单计算价格查找库存论证技术 可行性准备确认 文件决策发送生产并 送货建议更改 定单发送演示 五、工作流管理技术的用途 业务过程建模 业务过程仿真与优化分析( BPR) 业务过程管理 业务过程自动化 业务过程集成与供应链管理
什么。 20 项目计划的准备 需要明确: 项目目标。 项目资源 ! 相关约束 ! 21 项目目标 技术目标 非技术目标 (商业 \成本 \时间 …… ) 22 项目的资源 资源的五要素 : 人员 设备 材料 法律法规 环境 . 人: 给哪些人制定工作计划 这些人的能力和特点 关于人的其它的限制 23 项目计划的准备 工作任务: 全面,不能漏掉 准确,不能说不清楚 24
造方向; (四 ) 公司 技术经济指标将要达到的水平; (五 ) 公司 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安全环保等生产条件的改造; (六 ) 职工教育培训及文化设施建设; (七 ) 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的改造和提高; (八 ) 能源及原材料的节约。 编制企业长远规划的主要依据: (一 ) 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 市场需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5 页 共 9 页 (三 )
务系统。 为企业的业务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软件支撑环境, 非常类似于在单个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 支撑的范围比较大 、 环境比较复杂 , 所以也有人称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业务操作系统 ( BOS-Business Operating System)。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界面操作,才能够良好地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 所以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2 页 共 3 页 一、物料跟进方面 ⒈总结当月接收顾客订单需求材料总量和配套提供数量总量的情况,反映供料的及时性。 附数据图表说明。 (列表细化分材料种类形式反映供料的及时情况) ⒉总结订单需求材料总量和配套提供数量总量的差异,对于差异较大的材料进行原因分析。 二、物料管理方面 ⒈总结当月物料收存和发出的总体情况。 反映各仓库的物料储存状态。
格批次、合格比率等。 附数据图表说明。 (列表细化分材料类型、分供应商等形式反映来料的品质情况) ⒉针对当月来料不良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不良的原因,分析对比材料种类、供应商之间的品质差异。 二、制程品质方面 ⒈总结生产车间总体的制程合格率、抽检合格率等总全指标的完成情况。 附数据图表说明。 (列表细化分车间、班组形式反映情况) ⒉针对当月制程合格率、抽检合格率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