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推广策略及盈利模式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趣相投头的朋友,建立联系。 虽然这些形式在它们之前就存在于一些以婚恋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站,但是 Sixdegree 首次将这些功能元素整合起来,实现了新的发展。 但是由于技术和赢利模式的不足,网站以关闭告终。 从 1997 到 2020,大量的这类社会网络工具涌现出来,支持各种不同的链接。 技术上的革新不仅仅包括与朋友的联系方式,而且给了用户更多的控制自己内容和 联通性的权利。 2020 年的报告显示, Myspace 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 Google,与竞争对手 Facebook 一并加速成长。 近两年,基于 SNS 概念的网站在全球呈爆发性的增长,不仅 SNS 的鼻祖 Friendster、 Myspace 等大批专业 SNS 网站大受追捧, Google、 Yahoo 等大量顶级网站也都投身于提供 SNS 服务,设立相关网站。 社会关系网络开始作为一个商业网站平台繁荣起来就是从 2020年 3月雅虎推出的 Yahoo!360 开始的。 2020 年 7 月,新闻集团收购 Myspace,同年 12 月 ITV 收购了 Friends Reunited。 2020 年微软以 亿美元换取了 %的股 4 份,使得 Facebook 的估值达到 150 亿美元,按照其所称的现有近 5000 万注册用户 (60%位于美国之外 )计算,平均每个注册用户的价值达到 300 美元。 一时间,SNS 网站成为全球风险投资的新宠。 但高潮过后,很多 SNS 网站因为定位模糊,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无法盈利而销声匿迹。 SNS 的技术 在互联网中, PC 机 、 智能手机 都没有强大的计算及带宽资源,它们依赖网站服务器,才能浏览发布信息。 如果将每个设备的计算及带宽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与共享,这些设备就有可能具备比那些服务器更为强大的能力。 这就是分布计算理论诞生的根源,是 SNS 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 SNS 是一个采用分布式技术,通俗地说是采用 P2P 技术,构建的下一代基于个人的网络基础软件。 SNS 通过分布式软件编程,将现在分散 在每个人的设备上的 CPU、硬盘、宽带 进行统筹安排,并赋予这些相对服务器来说很渺小的设备更强大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计算速度,通信速度,存储空间。 SNS 的 六度关系理论 六度关系理论是 SNS 的核心理论。 美国 哈佛大学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最先提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 就是说你想认识一个人,托 朋友找朋友找认识他的人,之间不会超过六个人。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介绍、握手来形成一个朋友圈、联系圈的,每个人不需要直接认识所有人,只需要通过他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就能促成一次握手。 而普通的网络交际,则大多数通过某些平台来实现。 两者的优缺点明显,社会性交际优点是可靠,彼此关系建立在可靠的人际网络上,缺点是产生握手的时间长、代价较高;平台式的网络交际优点是成本低,但 是 不可靠。 那么在网络中将这套机制 拷贝 ,即在理论上,获得可靠与低成本的双重优点。 其他 优点是, 在 SNS 中,朋友圈内关系往往真实度很高,非常可靠,互相之间不存在所谓网络的 “ 假面具 ” ,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实名制; SNS 基于人传人联系网络,一传多,多传多,利用网络这一低廉而快速的平台,网络建立的速度会非常快,这又使得建立人脉网络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5 SNS 现状分析 SNS 用户特征分析 从用户结构上看,他们在消费习惯、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上千差万别,但综而述之,用户类型却都具备以下共同 特征: (1)都有一种强烈的社交冲动,会尽可能地扩充自己的生活圈,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同时也想了解更多人的生活状态; (2)在对社会焦点问题或主流概念上往往会达成同一阵线,形成巨大的舆论力量,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3)在实际消费力方面虽天差地别,但对于主流消费概念却不约而同地趋之若鹜,极大改变着现有的社会消费结构和层次; (4)大多会主动发现自身优势并有计划地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突破口,寻求机会展示自我; (5)强大的共鸣性,有时候形成的口碑宣传力量可以胜过任何一家强势媒体; (6)对品牌都具有一种 执着的追求或期待; (7)大多热爱音乐或其他相关爱好,并且想通过这些特长或爱好制造捷径实现自己的梦想。 SNS 用户需求分析 当前 SNS 网站用户中,男女用户比例约为 %: %,男性用户数量显著高于女性用户。 SNS 网站在男性网民中的渗透率要高于女性网民。 图 11 目前 SNS 网站用户的男 女性别分布状况 6 (资料来源: CNNIC专业调查 2020年) SNS 网站用户与整体网民年龄分布相比,更具低龄化特征。 目前 2125 岁这一年龄组为 SNS 网站用户的主力军,占整体的四成以上( %);其次为 1620岁年龄组,约为三成( %); 30 岁以下的用户占 SNS 网站用户的 90%以上。 图 12 SNS 网站用户年龄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 CNNIC 专业调查 2020年) 目前 SNS 网站用户的整体真实姓名填写率为 %;而头像的真实性则较高,达到了 %。 对姓名真实的敏感度要弱于对头像是否 真实的敏感度。 图 13 SNS 网站用户填写真实性个人信息情况 7 (资料来源: CNNIC 专业调查 2020 年) 整体上,用户的好友数量分布呈阶次下降的特点。 好友在 10 人以下的用户最多,约占四分之一( %);这批用户相对不太活跃,在线率较低。 7 成用户的好友数量在 100 以下。 图 14 SNS 用户好友数量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 CNNIC 专业调查 2020年) SNS 网站现状分析 SNS 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性需求的产物,其市场潜力是勿庸置疑的,据估计,国内 SNS 市场接近 100 亿(数据来源于网络调查)。 SNS 的发展从最初的情感交友的单一性定位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如九帮网的销售人员人际网,联络家的高级白领 群落,甚至是豆瓣的以书会友,旅游网站的驴友聚会也可以看作是一种SNS 的应用。 这既是市场需求细分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 SNS 尝试摆脱单一模仿美国模式寻求符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成功的一步。 作为市场定位人群最为广泛的情感交友,国内存在着两类交友网站,第一类以中国交友中心为代表,基于数据库搜索为主要信息检索手段,通常被称为 交友网站;第二类以 UU 地带为代表,基于用户微内容为主要信息获取方式,也被认为是带有 性质。 第一类交友网站,界面相当简洁,用户操作简单,输入个人相关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检索符合自己需求的其 他用户信息,其信息获 8 取比较方便,信息量大,网站结构简单,用户目的明确,但是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属于垂直型网站;第二类交友网站,操作比较复杂,用户体验度不高,上手不如前者方便,但是内容丰富,信息较之前者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结合 blog,给予用户更多的参与性,属于纵向型网站。 后者不断尝试,将主体目标由感情延伸到兴趣,职业,诞生出了豆瓣,联络家等较为成功的网站。 中国交友中心等第一代交友网站诞生的比较早,属于 C2C 的产物( Copy to China),将美国比较成功的交友网站模式完整的搬到了中国。 在其发展初期,成功的借鉴了美国模式的经验,迅速发展起来并得到了 VC 的亲睐,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直至目前依然占领部分市场,这得益于其快捷的信息获取和几年发展下来建立的庞大的数据库。 对于交友网站来说,数据库的大小决定了其生存的条件。 UU 地带等 性质的交友网站对于相同的市场采取了不同的技术切入口。 用户不再是被动的获取信息,而是主动的寻找信息,在信息的绝对数量上虽然比不上传统交友网站,但是在信息的相对数量上却是传统交友网站所不可企及的,当然这要归功于 blog 的应用和迅速普及。 交友网另一个特点就是用户的参与性,它更像是一个 平台,用户可以自发的组织各类活动,主动的为自己营造一个交友的环境。 SNS 发展和应用 目前 SNS 已经成为 的基础应用之一 ,SNS 网站及应用在全球蓬勃发展 ,2020 年德国的 SNS网站就有 149个之多 , 其中 xing 名列榜首。 在美国 ,Myspace、 Facebook、 Twitter 等发展迅速 ,后两者分别获得 RWW(世界著名的互联网技术评论网站 )2020 年年度“最佳大型互联网公司”与“最佳小型互联网公司”。 日本的 Mixi、韩国的 Cyworld 也非常著名。 德国 xing和美国 Facebook、 Myspace 以及韩国 Cyworld 都已经登陆中国。 中国本土的 SNS也层出不穷 ,校内网、海内网、开心网、豆瓣网、 等 ,虽然大都比较明显地贴有“舶来品”的标签 , 但也都各自红火了一把。 中国的 SNS 经过了三波式的发展。 第一波在 2020 年年底到 2020 年 ,基本上都是在学习美国 Friendster 的模式 ,目前已经没有幸存者。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亿友网 ,凭借将社交平台和移动增值服务捆绑 ,在 2020年实现了 2020万元人民币的盈利 ,不幸的是 2020年中国移动 SP政策调整 , 9 致使这种亿友模式昙花一现。 第二波 大都想复制美国的 Myspace 模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鲜有成功者。 表现突出的是的 ,它很好地结合了“国情” ,平台上包括“ 51秀”、“ 51商城”、“ 51群组”等在内的很多功能和应用都酷似人们熟悉的 ,很好地迎合了用户的习惯并因此取得了超亿用户的成绩 ,2020 年获得了 5100 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为今后的持续发展赢得了资金保障。 据了解 当前的月均收入达到 100 万美元 ,已经基本盈亏平衡。 在第三波中校内网和开心网表现突出 ,尤其是开心网 ,凭借游戏 App迅速崛起 ,Alexa 排名由几个月前的 1 万名窜升至 1000 名内 ,令业界刮目相看。 目前 ,SNS 蕴含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门户网站 ,相应的 SNS 功能和应用相继推出。 新浪网试图将其 Blog 和 SNS 等功能通过新浪空间进行整合 ,并增加了“争车位”、“买卖好友”等组件 ,中国雅虎也推出了名为“雅虎关系”的系统。 10 2 SNS 推广策略分析 当越来越多的网站采用 MSN 和邮件邀请注册后,快速提高了用户群。 好象现在网站再使用 MSN 或邮件邀请注册的话,效果大不如以前。 因为泛滥了,大家都麻木了,看了这样的邮件就删除,不想注册。 随着 SNS 网站的火热, SNS 的推 广方式成为重要的关注焦点,以往的网站推广方式不一定适应于 SNS 网站。 SNS 推广战略分析 分析需求吸引“点”用户 饶渐平(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工作委员会委员)认为,对网站用户的需求分析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参与度。 有些网站缺乏用户分析的过程,缺乏针对性,以至于无法提供含金量高的内容,降低了用户参与的热情。 网站应该明白:( 1)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 2)目标用户的需求和上网习惯是什么;( 3)网站可以通过何种手段吸引目标用户。 也就是通过“定位”、“分析”两个步骤,最终“制定方案”,达到 吸引用户的目的。 在具备了“点”用户后,“点”用户自然会告诉“面”用户某 SNS 网站的好处,但尚不具备“点”用户时, SNS 就要给“点”用户一个使用自己的理由。 线上扩大网站知名度争取“面”用户 豆瓣没有刻意做推广,而是通过口碑的方式来吸引新的用户。 来豆瓣的第一批人大多是网上的“大虾”,人群比较好,又通过 Blog 把豆瓣介绍出来,看到 Blog 的人又成为豆瓣新的用户。 无论是豆瓣网,还是校内网,主要受众群体都是年轻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拒绝广告。 他们大多自信于自己的判断力,认为所有的广告都是恶俗的 ,在心里藏有强烈的抵制情绪。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口碑传播”就成了最好最有效的传播和营销方式。 口碑传播是消费者参与的网络营销方式,通过用户的“口口相传”传播一个网站的优劣,这也是最具信服力的传播方式。 寻找领袖“点”用户 其实个别人物算是“口碑传播”的一个特例,也就是说,个别人物就是口 11 碑传播尤为有效的那一类人。 广告从业者方守兴认为,在网站推广中有一个“个别人物法则”,意思是说有三类人在传播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 1)内行,即那些在某些领域积累有丰富知识的人。 就网站来讲,不少成功的网站创 始人都是该领域的内行,或有能力召集内行。 ( 2)联系员,即那类富有社交天赋的人,其人际关系可能同时涉及到几大领域。 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指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之间的间隔平均仅为六度;但作者指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与其它人之间仅存在六度之隔,它的实际意义是有个别一些人与其它所有人相隔仅几度,而大部分人就是通过这几个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 ( 3)推销员,他们负责“最后一公里”,说服人们接受该信息。 推销员是指那些能说服你的人,他们或许不是知识丰富的内行、也不是社交广泛的联系员,但他们能解决这“最后一公里” ,说服人们接受信息。 信息能不能真正病毒式的扩散出去,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多少强有力的推销员在为此努力,让每个用户都成为你的推销员,或许是每个网站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