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设计与电梯控制所有专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 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 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 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 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 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 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 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 ,每年还以约 5万~ 6万台的速度增长。 电梯服务中国已有 100 多年历史,而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100 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 (1900~ 1949 年 ),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 1100 多台; 7 ②独立自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 1950~ 1979 年),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 1 万台; 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 1980 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 40 万台。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到 2020年,中国国际电梯展于 1996 年、 1997 年、 1998 年、 2020 年、 20 2020 2020年共举办了 8届。 其中 20 2020中国国际电梯展移师廊坊,目前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电梯展 览会,展览会交流了世界各国的电梯技术和市场信息 ,促进了电梯行业发展。 国外电梯行业发展迅猛,不仅在节能上做了很大的功夫,现在在智能化,远程化,集成化,可视化也已有了先进的技术。 ( 1)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复合运输系统。 该系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轿厢。 轿厢在计算机导航系统控制下,可以在轨道网络内交换各自运行路线。 该系统节省了井道占用的空间,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电梯钢丝绳和电缆重量太大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具有同一底楼的多塔形高层建筑群中前往空中大厅的穿梭直驶电梯。 ( 2)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由于曳引机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省去了独立机房,节约了建筑成本,增加了大楼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大楼建筑美学的设计自由度。 而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特点是: ( A)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形状可灵活多样; ( B)配以变频控制可以实现更大限度的节能; ( C)没有齿轮,于是没有齿轮振动和噪声,齿轮效率,齿轮磨损及油润滑问题,减少了维护工作,降低了油污染; ( D)由于失电时旋转的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增加了曳引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3)彩色大屏幕液晶楼层显 示器。 这类显示器可以以高分辨率的彩色平面或三维图像显示电梯的楼层信息(如位置、运行方向),还可以显示实时的载荷、故障状态等。 通过控制中心的设置还可以显示日期、时间、问候语、楼层指南、广告等,甚至还可以与远程计算机和寻呼系统联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 8 等。 有的显示器又增加了触摸查询功能。 该装置缓解了陌生乘客在轿厢内面对面对视时的尴尬、无趣的局面,降低了乘客乘梯时心理等待焦虑感。 ( 4)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该系统是将控制柜中的信号处理计算机获得的电梯运行和故障信息通过公共电话网络或专用网络(都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传输到 远程的能够提供可视界面的专业电梯服务中心的计算机,以便那里的服务人员掌握电梯运行情况,特别是故障情况。 该系统一般具有显示故障、分析故障、故障统计与预测等功能,还有的可实现远程调试与操作,便于维修人员迅速进行维修应答和采取维修措施。 这样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简化了人工故障检查的劳动,保证了大楼电梯安全高效地运行。 3 PLC 的基本知识 的定义 输出 驱动相应输出设备工作。 可编程控 制器( 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 PC)。 与个人计算机的 PC 相区别,用 PLC 表示。 PLC 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程控系统。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颁布了对 PLC 的规定: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 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 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可以预料:在工业控制领域中, PLC 控制技术的应用必将形 成世界潮流 9 PLC 的特点 (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 2) 编程方法简单易学,使用方便 ( 3) 功能完善,应用灵活 ( 4) 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强 ( 5)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 6) 维修工作量小,维修 方便 ( 7) 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 PLC 的结构 PLC 的基本结构如图 31 所示。 图 31 PLC 的基本结构 10 CPU 的构成 PLC中的 CPU是 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台 PLC至少有一个 CPU,它按 PLC 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 PLC 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 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 I/O 模块 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 I/O接口模块与外界联系的,按 I/O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 I/O模块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数受 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 I/O模块集成了 PLC 的 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 电源模块 有些 PLC中的电源,是与 CPU模块合二为一的,有些是分开的,其主要用途是为 PLC 各模块的集成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同时,有的还为输入电路提供 24V的工作电 源。 电源以其输入类型有:交流电源,加的为交流 220VAC 或 110VAC;直流电源,加的为直流电压,常用的为 24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