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陆德明发展经济学讲义9(ppt69)-经济学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否会使人们产生错觉(拉丁效应)。 *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 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 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 • 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反之则反之 • 边际储蓄率呈倒 U型 * • 政策含义:在极度贫穷的国家,不能采取再分配政策,而在中等收入国家应采取再分配政策* • 但高度的不平等会加大再分配的政治压力,导致政府可能重新分配现有财富(虽然难度较大),或对财富增量实施再分配,结果都可能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 * 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扩散效应( Spillover effect) * • 现实中的一些情况支持以上的观点: • 技术进步开始只对少数工业部门有利 • 技术进步只对部分技术工人有利 • 工业化有利于掌握金融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人 • 二元结构中只有部分人先进入现代部门 • 但随着更多的人进入现代部门,劳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主导产业发生变化,需求提高,扩散效应最终将产生 收入分配、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 • 滴流效应( Trickledown effect) * • 但滴流效应能否出现取决于需求结构能否发生变化 • 英国的情况 * • 美国的情况 1* • 美国的情况 2* 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 如果穷人能方便的获得资金,办企业、受教育、投资等就可以改善收入 • 但资本生产信息不对称,贷款要求抵押,这成为穷人进入资本生产的障碍 • 这种不平等会进一步加剧不平等:穷人只能留在劳动力市场,造成供大于求,工资下降,而富人因劳动力成本下降利润提高 • 不平等会自我强化,无法自我纠正 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穷人一方面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受教育有限,这都使人力资本无法提高,强化分配不平等 三、贫困问题 • 贫困的概念 • 贫困的衡量指标 • 贫困产生的原因 •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 • 贫困的功能性影响 贫困的概念 • 贫困线 • 确定贫困线需要考虑的问题 贫困线 • 在特定的社会、特定时间的最低的、“可接受”的经济享受水平 • 在贫困线以下的就是贫困人口 确定贫困线需要考虑的问题 • 总支出还是分项支出 * • 绝对值还是相对值 * • 短期还是长期 * • 家庭还是个人 * • 直接需要还是收入 * 贫困的衡量指标 • 贫困人口数 • 贫困人口比率 • 贫困差距比率 • 收入差距比率 • 森的指标 贫困人口数 • Head count, HC • 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 贫困人口比率 • Headcount ratio, HCR • 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