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革吉县亚热区的基层锻炼工作报告(doc)-其他文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乡贫困户募捐。 我在自己仅 有 100多元的情况下,仍认捐 100元 ......总之,前后共捐赠 250余元。 另外,在担任区小学配套设施监理工作期间,我曾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有意多安排贫困人口做工,使相当多的人从中得到了实惠。 其中强玛二村的贫困户梅朵,十多天计收入 400余元,解决个人一年的口粮当无任何问题。 然而,捐款等个人行为毕竟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因此,我便试图到牧业生产第一线去,通过实践来摸索途径。 在 9个月的时间里,我先后到强玛下乡 4次 16天, 且均为气候最为严寒的冬春季节,此时条件之艰苦是难以想象的。 最长的一次是在海拔 6000 余米的冬 季牧场,在帐篷中住了十多天。 狂风动辄卷起帐篷一角,吹得人满面沙子;晚上,脚冻得毫无知觉,总是抖抖缩缩,不知何时入梦。 在经过据称是 6800 米的高山时,就连不少外出归来的本地人也头晕、呕吐。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既定的信念也未曾有过丝毫动摇,而是与其他同志一起,吃糌粑、喝酥油茶,甚至吞食血淋淋的生羊肉;一起走家串村,了解贫困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实际困难,了解他们的迫切要求,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整理、讨论、分析,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扶贫工作搜集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另外,在区上我也通过多种 方式广泛地接触了联系点的群众,从其中也了解到了不少情况。 在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我得出了自己似乎是不合群的结论:强玛乡在 2020 年前不可能根本脱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无所作为,而要从长计议。 同时,我也理清了工作思路:该乡之所以贫困,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的素质(包括文化、观念等)低下,二是产业结构过于单调,生产风险过于集中,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单一的产业使人们长期囿于一定的范围,存在决定意识,以致观念陈腐;兼之文化水平、生产技能低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