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案(doc51)-国际贸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一元化、法令阻碍、自然环境障碍及文化差距。 (三)等级评分法 该方法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鲍夫在 1969 年提出。 他认为投资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投资的影响作用不同 ,不 能等同看待。 这种方法首先是根据每个因素对投资决策不同的作用给定不同的分值;其中每一个因素被划分为许多层次,依据对投资环境的有利程度给定每个层次具体的分值;最后各因素的评分加总就是对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 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各因素的分值确定上,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不同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差异,使投资者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择其优者决策投资。 (四)动态分析法 (五)体制评估法 香港中文大学闵建蜀教授在 1987 年“中国投资环境比较研究”研讨会上提出了“体制评估”的新观点。 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 国际直接投资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1.结构性标准( Structural criterion ) 2.营业标准(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riteria) 3.行为标准(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Critetia) (二)跨国公司的特征 1.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化。 2.经营战略全球化。 3.公司内部一体化。 二、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对外经济活动形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资 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国对外投资迅速增长,具有现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3 代特征的跨国公司的雏形形成了。 战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战后初期至 20 世纪 60 年代末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世界上处于霸主地位。 (二)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为第二个阶段,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了多元化发展。 (三)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跨国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跨国公司对世界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二)跨国公司推动的大规模对外投资对东道国 或地区的影响良莠不齐。 (三)跨国公司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四)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成为 “国籍不明 ”的或者 “超国家 ”的跨国公司, 本章小结: 本章先后分析和论证了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基本形式,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建立方式及利弊比较,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理论,投资环境及其评估方法,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等内容。 关键名词: 国际直接投资; 比较优势 ; 垄断优势 ; 产品生命周期 ;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 主要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 垄断优势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本章要点 :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 比较优势理论 ; 垄断优势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本章练习题: 1. 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方式。 2.企业在什么样的动机下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3.投资环境的主要评估方法有哪些。 4.简单描述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 5.中国吸引外资趋势与效应。 第四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4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进一步 了解中国利用外商 直接投资的形式及企业建立方式、决策的方法。 了解 影响中国利用 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 因素,掌 握国际直接投资中国的动机和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绩效。 了解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状况。 了解 BOT投资方式。 教学重点:中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直接投资的形式; 影响中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 因素;国际直接投资中国的动机。 教学难点: 国际直接投资 投向中国的动机与效应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结合提问,启发式教学,小论文结合分组讨论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列举案例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讲授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中国利用外商 直接 投资的形式及企业建立方式、决策的方法 ;影响中国利用 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 因素;国际直接投资中国的动机和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绩效;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状况; BOT投资方式。 参考资料: 1. 尚玉芳、齐慧卿:《直接利用外资的理论和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20年 7月。 2. 席酉民、葛京、杨莉、李武:《跨国企业集团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 9月。 3. 马杰、王杰、李淑霞:《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学》,黑: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7月。 4. 王世浚:《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 1997年版。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FDI)概况 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FDI)的几个阶段 20多年来,中国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 19791986 年,为起步阶段。 (二) 19871991 年,为持续发展阶段。 (三) 1992 年至今,为高速发展阶段。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和特点 (一)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 (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 (三)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 三、新的影响因素及趋势 (一)影响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因素 1.加入世贸组织 2.国有 企业改革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未来趋势展望 1.近中期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不会有大幅度增长 2.投资方向会有较大调整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5 3.投资方式会逐步调整 4.外商独资比例会大幅度增加 第二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三、外资企业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 一、 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提升产业结构 三、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四、改善资产质量 五、 推动了对外 贸易的发展 七、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八、改善投资环境 九、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些政策法律规定 一、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规定 二、关于注册资本数额与出资期限的规定 第五节 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 一、入世与中国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 二、服务业对外资扩大开放的必然性 (一)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扩大中国的服务出口 (三)开放服务行业,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 (四)服务业扩大开放,是中国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的要求 (五)有利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及与国际经济接轨 三、中国指导外商投资服务业的产业政策 第六节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法规的调整 一、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的主要内容 1. 投资措施与国民待遇 2. 投资措施与禁止数量限制 3. 发展中成员方的优惠待遇 4. 通知和过渡期安排 5. 透明度要求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6 6.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 7. 磋商与争端解决 8. 货物贸易理事会的审查 二、适应 TRIMs 的要求,调整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法规,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 第七节 BOT 投资方式 一、 BOT 投资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中国对 BOT 投资方式的管理 本章小结: 本章先后对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作用、主要形式、政策法律规定、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 TRIMs 对中国的影响以及 BOT 投资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对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把握利用外资方面的知识。 关键名词: FDI; TRIMs; BOT。 主要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本章要点: 中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直接投资的形式; 影响中国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 因素;国际直接投资中国的动机。 本 章练习题: 1.简述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几种方式。 2.简述外商投资对中国的贡献。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4.中国已于 2020 年加入 WTO,但全面开放仍在逐步展开,展望未来几年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趋势。 5. BOT 投资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本章讨论题 1.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机与方式 第五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7 教学时间: 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的 原因,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形式及企业建立方式、决策的方法。 了解 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的环境 因素分析方法, 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 的优势和障碍。 教学重点: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 的现状与 原因 ,直接投资的 优势和障碍。 教学难点: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 的动机与效应,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的环境 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结合提问,启发式教学,小论文结合分组讨论。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列举案例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讲授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 的作用,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 的 优势和障碍 ,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 方式。 参考资料: 1. 玉芳、齐慧卿:《直接利用外资的理论和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20年 7月。 2. 席酉民、葛京、杨莉、李武:《跨国企业集团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 9月。 3. 马杰、王杰、李淑霞:《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学》,黑: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7月。 4. 王世浚:《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 1997年版。 5. 博阳 贾康 魏昕;《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10月。 十六大报告把实施 “走出去 ”战略与信息化、西部大开发、城镇化进一步明确为国家新世纪发展的四大战 略。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 “走出去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二)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境外投资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生产性企业以合资为主,国有企业赢利少。 2.每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但增长迅猛,投资目的国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3.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多元化。 4.在国外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亮点。 5.并购国外企业以获得技术或生产许可证已 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方式。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多元动因 获取信息 拓展市场 规避贸易壁垒 获取资源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8 获取和积蓄企业未来发展的资源和能力。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 1.大中型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2.小型企业亦具有比较优势。 3.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4.政策环境良好。 5.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外汇储备的增加。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遇到的主要问题 1.企业体制因素导致境外投资失败。 2.资金短 缺。 3.人才匮乏。 4.信息缺乏。 5.管理环节过多。 6.缺乏核心技术。 7.监管体制不畅。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管理 一、当前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立法滞后,管理体制亟需完善。 2. 工作机制尚未理顺。 3. 政策导向作用有待加强。 4. 信息服务严重滞后。 5. 外汇管理和银行信贷限制过严。 6. 企业微观经营机制存在一定缺陷。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项目 1. 能弥补国内资源相对不足的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 2.能带动国内技术、产 品、设备等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境外生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 3.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项目; 4.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境外企业收购和兼并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