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讲座-国际贸易理论(ppt21)-国际贸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格均等化 里昂惕夫悖论 ( Leontief Paradox)  美国经济学家  1953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  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正好与 HO理论相反  相关解释:美国在创新方面有优势,创新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较低,要求技术劳动力和创新技术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 劳动力不同质  存在人力资本  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 自然资源稀缺  要素密集度逆转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 Theory of product cycle)  20世纪 60年代中美国经济学家 《 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 中提出  产品创新阶段 :创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并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到其他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 产品成熟阶段 :创新企业的生产逐渐转移到国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出口逐渐减少  产品标准化阶段 :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原创新国家成为进口国  Case:美国施乐公司的复印机 新贸易理论 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 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 》 中提出  在较大的规模经济(即必须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才能分摊固定成本,从而赢利)的存在意味着世界市场只能 支持少数几家公司赢利的行业里,一个国家可能会因为它的公司能获得先发优势而在该行业的某些产品的出口中处于主导地位  在某些情况下,各国之所以专门生产和出口某些产品并不是因为要素禀赋的不同,而是因为在某些行业,世界市场只能支持数量有限的公司的存在(如商用飞机行业)。 在这些行业里,首先进入市场的公司会建立起一种后来者难以动摇的竞争优势,即先发优势( Firstmover advantages)  先发优势指能最终促使一个公司成为某个行业先行者的经济和战略优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