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ppt41)-心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 诫子书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岭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劝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走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君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清 宋湘 (茶楼对联) 4. 宽容心理 子贡问曰: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论语 卫灵公篇 》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 “ 絜矩之道 ” . 中庸 5, 内省心理 曾子曰 : 同游而不见爱者 ,吾必不仁也。 交而不见敬者 ,吾必不长也。 临财而不见信者 ,吾必不信也 . 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 《 荀子 • 法行篇 》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向)则不若,背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 ,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 171。 荀子 •非相 187。 6 .慎独心理 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 大学 》 7 责任心理 子夏曰: “ 小人之过也必文(纹). ” 论语.子张篇 子曰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 论语.卫灵公篇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 左传 .宣公二年 子曰 :“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 讼者也. ” 论语 .公冶长篇 子贡曰: “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 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 之. ” 论语 .子张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