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连锁经营(doc54)-超市连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众多同一连锁组织中的成员商店都能受益,所分组的费用也显然要低得多,新产品的开发也是如此。 连锁组织运用资金、人才技术优势可以很快开发出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同时由分散在各地的分店组织销售,加快推广速度,扩大影响,迅速占领市场,在这方面各加盟店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加盟店可以很快地从各分店获得市场需要的信息,及时对新产品进行外观、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改进,反过来再推向市场 ,使其尽快成熟起来。 因此,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周期,这对满足现代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极为重要的。 6.资本迅速集中,开拓新事业采用连锁经营把各店铺的经营利益联系在一路从而也就能够将众多单个资本及部分销售收入迅速集中起来,用于开拓新的经营项目,打入其他产业领域。 同时,各店铺还可以在总部指导下融通资金.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进行商业活动。 现代市场竞争,既是产品、价格和服务水平的竞争,也是资本实力的较量,没有一定的资金做后盾,往往会处于竞争的被动地位,丧失许多市场交易机会。 现代商业,尤其 是大型商业企业.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回避风险,多角化经营是一条被普通采用的原则。 实际上,世界许多大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型商业企业都把多角化经营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并取得了成功。 国外许多大型连锁店也都实行多角化经营战略,这也完全适合连锁店规模庞大,资本雄厚的特点。 日本大荣公司发展初期,利用进货后 3 个月支付贷款的时间差,迅速调集各连锁分店的销售收入,在开发地购置低价地产,兴建商业设施及其他不动产,待这一地区繁荣起来,地价升高,就卖掉了房地产,从中贼取了巨额利润。 因此,连锁经营有助于组织资本的迅速调动,集中起来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机 会,有效地开展多角化经营。 连锁经营除具有上述优势和特点外,从宏观方面看,还有助于提高流通企业的社会化程度,对于形成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政府实施间接调控创造了条件。 正因如此,过去几十年中不少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把鼓励发展连锁商业作为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水平,增强流通企业社会化程度,推动本国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并制定相应的法规给予积极的扶持。 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连锁经营形式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放眼今后几十年连锁业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流通产业及整个第三产业在 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会愈加突出,连锁经营将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普通采用的经营形式,其生命力和经营优势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第二章 美国的连锁业 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连锁商店最初产生于美国,随后便由零售业迅速向服务业、汽车经销业、房地产业等全面拓展和渗透,推动了流通结构的变革,带来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 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连锁业大国。 因此,用连锁业“鼻祖”来形容美国在世界连锁业发展中的地位,是毫不逊色的。 1859 年,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商店。 一百年后 ,这家取名为 A& P 的公司已有 4000 多个分店,年销售额达 50 多亿美元。 A& P 公司的发展只是美国连锁店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连锁店作为一种零售形式自本世纪 20 年代以来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以“经济商店”的形象在美国零售业、服务业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据美国商务部的调查, 1988 年美国共有零售店 190 万个,其中正规的连锁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店有 40 万个,占 20%多,年销售额占零售总额的 38%;特许连锁府有 70 万个,占 30%多;自由连锁店有 40 万久占 20%多。 如果所有的零售店分成两类,即独立的和连锁的,那么独立的零售店只占 20%的比例。 不少连锁店的年销售额相当可观。 1985 年,美国有 64 家连锁店销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 最大的 15 家连锁店年销售总额超过 1820 亿美元。 最大的 100 家连锁店年销售总额超过 3250 亿美元。 80 年代以来,美国的连锁业仍在继续发展之小,其中特许连锁方式的发展势头更是令人瞩目,对美国市场、消费、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已经并正在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探究美国连锁业的起源,必须去了解其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美国连锁业的产生背景: 19 世纪初叶到 60 年代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市场形成了一个“三角贸易”形态的国内商品流 通系统。 所谓“三角贸易”,就是以大西拌沿岸、五大湖相密西西比河为三边,以纽约、新奥尔良和芝加哥作为三个顶点而形成的贸易系统,实际上也就是北部、南部和西部之间的“区际贸易”。 “区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美国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地区间产品的交流,把以往殖民地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转到商品化和专业化生产的轨道上来,促成了美国工业革命决定性阶段的到来,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其产品逐步取代了国内市场上的欧洲产品,并最终导致美国国内市场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 国内贸易额第一次超过了对外贸易额。 国内贸易量的迅速 增加及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对美国的流通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规模上讲,国内制造业 的发展使产品数量大增,成本降低,消费量也相应上九这就要求作为连结生产和消费,同时又对生产和消费发生重要的反作用的中介环节 —— 商业的规模亦相应扩九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同时,从商业的组织形式来说,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的急速扩大等,都提出了对专业营销人员的需要,要求通过专业管理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美国的连锁商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产生和发展的。 南北战争 (186I 一 1865 年 )以后,铁路网在全国范围内的 建立推动了美国统一的国内市场的最后形成。 在 1860 年,美国铁路行车线仅 3 万英里;到 1916年,便迅速增至 25 万英里。 统一市场的形成使美国国内商业空前活跃,零售贸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易方面也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多种零售商业的新形式。 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苦、国内市场的形成,又为美国连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环境。 1859 年创立的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成为后来美国法律所规定的正规连锁的鼻祖。 1865 年,又成立了美国策一个特许加盟连锁店—— 胜家缝纫机公司。 当时胜家缝纫机公司为了扩大其级纫机销售,在全美各地设 置拥有销售权的特约经销店,从而形成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家连锁加盟店。 正规连锁的发展使众多独立零售商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于是 1887年,由 130 多家美国食品零售商共同投资兴办了一家联合批发公司,为出资的成员企业服务。 在保持各成员企业资本独立性的前提下,实行联购分销,统一管理,这就是后来美国自由连锁的雏形。 第二节 美国连锁业的发展状况 美国连锁商业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从共发展过程反映出来。 美国连锁业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 50 年代。 自“大西洋与太 平洋茶叶公司”于 1859 年在纽约创立后, 1866 年,美国的第二家连锁商店“派克与田西福特”也成立。 此后,“约翰兄弟茶号”、“伍尔沃兹公司”、“克罗格公司”等连锁商店亦相继开业。 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连锁商店的发展并不迅猛。 到 1914 年,全美约有连锁商店 2020 家左右,其支店也不过 2 万家,营业额近 10 亿美元。 到 20 世纪 20 年代,连锁商店组织开始成为美国零售商业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并掀起了一个发展热潮。 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占整个零售业销售额的比重从 1916 年的 4%上升到 1929 年的 25%。 1925年,彭尼公司 开了 100 个商店,使公司共有 676 个机构。 同一年,以蒙哥马利瓦尔德和西 尔斯罗巴尔为首的几个大型邮购机构也组织了零售连锁。 到 1930 年,已有 11%的零售机构与连锁组织有联系, 32%的食品零售额是由连锁商店经营的。 美国的连锁商业在 30年代的发展很快进入了成熟期,在后来的 20年里 (1930— 1950 年 )进入 T 一个回落期。 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受 3D 年代世界性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是由于在 20 年代中,连锁商店特别是与食品有关的连锁店铺扩张过度,甚至出现了大量不进行核算的商店。 因此,在其后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对 此类商店进行整顿的过程中,连锁商店的数量呈现出削减的趋势;三是由于政府立法上的限制和强有力的“反连锁商店运动”的兴起。 形成了对连锁商店不利的局面。 1936 年通过的“鲁宾逊帕得曼法”订立了一些保护独立商店的条文,以对抗连锁商店的某些做法。 部份消费者也开始责备一些连锁商店做特价供应广告,但实际上存货很少的行为,以及商店经理相互调换,不利于处理经理、职工以及消费者之间关系等多种问题。 50 年代,随着战后经济的重建和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人口向郊区的迁移,又结连锁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说来,在 50 年代以前,美国连锁商业以“商标商品连锁”为主要方式,也就是说,连锁店主要借用总公司的商品及商标名,而在营业管理制度方面,则统一性较小。 这一阶段可浓为美国传统连锁时代或第一代连锁店。 第二阶段是从本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 这一阶段可称为连锁商业的高速发展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策一个国内高速公路网的形成,货运方式逐步转向了以汽车运输为主。 在 1950 一 1973 年间,此行业的从业人员增长了 65%。 与此同时,铁路运输的作用逐步减小,就业人员同时减少了一半多,到 1967 年,美国载重汽车有 12% (约 200 万辆 )集中在批零商业。 70 年代以后,随着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高速公路的普及,高速集装箱汽车已成为美国的主要运载力量。 汽车运输的迅猛发展为美国连锁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在高速公路网建成后,从纽约到洛杉矾横贯美国本土的运程大约只需 3. 5 天就可跑完。 此外,先进的电子技术在销售活动和商业管理上的大量运用,也为对规模巨大但布局分散的连锁商店实施高效、统一管理提供了可能。 各大型连锁商店纷纷装上扫描系统,用以检验商品陈列和价格变动的效果,以及解决诸如货架空间分配等问题,以获得商品的高速周陆取得较高 盈利。 其结果,靠扫描终端设备降低劳动成本可提高 1. 5%左右的销售总额。 另外,将自动出纳机装入所属商店,通过转换网络与银行或信用组织联成一体。 将非现金支付的金融业务引入零售商店的举措,既方便了持有信用卡的消费者,同时又可提高销售总额。 到 1977 年,美国 90%左右的零售商店在财务核算方面都使用了电子出纳设备。 70 年代中期,小型计算机将零售店的销售、仓储和核算等经营活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动连结成独立的电子计算系统。 70 年代后期,大型计算机在大零售商业企业的使用,进一步将各分店的独立计算机系统联成网络,实现了统一的电子系统管理。 双向电 子系统的建立保证了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为连锁商店的“统一进货、统一库存、统一组织物流、统一核算、统一经营”等原则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销售技术的发展更新也给连锁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超级市场是零售商业中的一种新形式,它于 20 年代产生于美国南部的加利福尼亚, 30 年代发展到东海岸地区。 2930 年 8 月,迈克尔库伦在纽约州长岛的牙买加开设了一个经营食品杂货的金库伦联合商店 01932 年,美国的越级市场已发展到 300 个,以后逐年迅速发展,直至 60 年代中期进入成熟朔后,速度才有所放慢。 超 级市场除了采取大批量进货的策略外,还简化商品陈列、降低设备费用、实行自我服务等,因此价格低廉到了极富竞争力的程度。 针对超级市场的这些优势,连锁商店很快有所借鉴,把自我服务的销售技术引入连锁商店中,建立了一系列超级市场连锁店,从 而又为连锁商店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 50 年代郊区购物中心兴起,连锁商店也积极抓住机遇,打人购物中心。 某些实力雄厚的超级市场连锁店甚至自己建立了大型购物中心,形成了购物中心与连锁店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当折扣商店于 60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并通过高达 15— 25%的折扣串来吸引大量顾客时,一些大型连锁店又毅然加入折扣商店的行业,进而加强了折扣商店在美国零售业中的地位。 总而言之,高速公路网的建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自我服务的销售方式的引入以及多种营消策略的效容并菩,都促成丁美国连锁商业在这一时期的高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销售困难的增加,出现了商业联合和集中的趋势。 在 1950— 1969 年间,美国共发生了 17000 多起企业合并事件在商业久比较显著的是西尔斯公司,其消售额高达 100 亿美元,而同时期,工业大公司销售额在 10 亿美元以上的也不过 129 家。 这种集中的结果,因其规模实在太大,已有破坏市场竞争之嫌。 但是,在这场联合与兼并的飓风中,连锁商店以其雄厚的实力优势为后盾,不仅面临的威胁不大,甚至反而成为主动出击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的扩张者。 事实上,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和研究表明,就零售业而言,其集中程度的提高,正是由于零售业中的不少行业如饮食业、食品业、百货业等大力发展连锁商店所至。 而造成这种集中的基础是规模经济的提高,达又使零售业中 1— 4 人的最小企业在竞争中大量倒闭、歇业或被兼并。 但是,总体而言,由于企业合并和兼并主要发生在制造业和矿业.因而美国的小型商业企 业仍占商业企业总数的很大比例,其雇佣人员和销售额也占。什么是连锁经营(doc54)-超市连锁(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逐个做说明、举例子,但对于初次接触者难免有混淆之感,为了让读者有更明晰的概念,最后仅以最直接方式的比较,就直营店 RC、加盟店 FC 及加入店 VC之决策经营、资金、市场、价格、开店速度、合同、培训、与总公司的关系 、 店面及外观形象等十多项目,参照日本连锁加盟协会之比较做成连锁经营形态比较表格。 如图: 连锁形态 项目 直营店 RC 加盟店 FC (自助加盟 ) 加入店 VC 决策 总公司
集中火力。 一是反应迅速,时间上与对 手一致,尤其在周末、节假日的“对抗促销”必须全力进行;二是集中人员,除保证足够的导购、礼仪人员外,经理、品牌负责人要亲自到场,并统一着装;三要集中丰富、新颖的赠品,保证“火力强大”。 多场出击。 要选择当地洗发水销售前 3~ 5 位的卖场同时进行对抗性促销。 宣传突出。 一是酬宾信息内容要清楚明了,要有“由头”性标题(如夏日送开心,舒蕾豪华赠)
广告词借用刘欢那首脍炙人口的《从头再来》的曲调,伴着激昂向上的旋律,为逆境中人间歇的心跳注入一 种生命的冲动,电视画面上一组组再就业典型,强化着生命再生的内存,产生了与社会共振的效果。 也为雕牌洗衣粉展现新生活的形象,并摆脱长久以来的 “悲情 ”角色。 所以我们看到,雕牌靠广告起飞,却并非毫无目的的狂轰乱炸,每一个产品的广告都针对了不同的消费群体,力求深入人心
好喝(有甜味) Act:表现 具有保健功能的矿泉饮料 Benefit:利益 核心利益:舒爽咽喉 延伸利益:使人轻松自在 碳酸饮料 含汽生机 矿泉 差异化 矿泉饮料 生机饮料 综合优点 润喉产品 保 健 食 品 润 喉 糖 良 咽 亮 嗓 荷 氏 宝 路 …… …… 休 闲 食 品 润喉功能饮料 未开发 巨大市场空间 咽喉保健市场现状-产品分类: 功能表现: 产品定位: 含汽生机矿泉 市场定位:
大亿佳能的知名度和产品独特优势的宣传,并为其中高档的定位提供支持。 因此,消费者对亿佳能的认知度低,造成亿佳能传递给消费者的是太阳热水器的共性,没有传递出亿佳能差异化特点,也就无法使消费者对其定位有一个认同,所以,亿佳能为建设品牌形象,必须集中资源去打造自己差异点,方能形成品牌个性 三、亿佳能产品检测新分析 黑马系列 市场定位: 2020年的旧产品,低档市场定位,由于同档次品牌众多,所以竞争激烈
高级专务研修班 成功的销售计划 14 讲师操作手册 的人的有效沟通。 这种类型的人具有协作精 神,支持他人,喜欢与人合作并常常助人为乐;他们富有同情心,擅长外交,对人真诚,对公司或顾客忠诚,为了搞好人际关系,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珍视已拥有的东西。 这种类型的人做事非常有耐心,肢体语言比较克制,面部表情单纯,但是往往愿意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对于涉及到销售中敏感的问题,往往会采取回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