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市场每日监测报告_20xx1220(doc13)-电子电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观察中国电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距离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提出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已经一年的时间。 谈及一年来的转型工作,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杰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来形容。 他认为,“这种成效尤其体现在互联网和增值业务方面”。 据 了解,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国电信收入中的非话音收入比重正逐步提高,其中仅今年上半年,互联网接入与增值业务的收入比重即较年初提高了 ,达到 %。 增值业务更保持了 50%以上的增长速度。 由于起点较低,今年上半年,小灵通短信和彩铃业务收入甚至实现了同比近 20倍的增长。 按照中国电信有关人士的说法,在转型战略初步实施后,中国电信的“增长点正在发生转变,收入结构趋好”。 从做什么到怎么做 近几年,中国电信已经在局部的不同层面推进转型。 如通过 BPR 推进企业内部运营模式的转型,通过 MR推进营销模型的转型,通过建设 SHLR、 NGN等推进网络资源转型等等。 有中国电信内部人士表示,王晓初关于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说法,使中国电信对转型的方向有了总体把握,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整合原有创新成果,进而将改革全面拓展到各个领域,以实现企业整体转型的战略目标。 明确 “做什么”之后,今年以来,中国电信内部很快就掀起了关于如何由传统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讨论热潮。 按照该人士的说法,战略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企业使命和发展目标、产品战略、服务战略、企业运营和管理战略、竞争和合作策略、人力资源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等诸多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实现相应转变,都必然阻碍整体转型的推进。 因此,在 2020 年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战略转型应如何实施都是中国电信员工最关心的问题。 知情人士 表示 ,这一问题在中 国电信 2020 年中工作会议上一定程度得到了解答。 在那次会议上,中国电信出台了“关于企业战略转型的初步意见”。 意见对企业转型的内涵和目标、业务与服务转型、网络转型、组织与人力资源转型以及推进企业转型的支撑措施等方面都做出了细致的规定。 以机构调整起步 在目标和方法明确后,如何在内外部矛盾交错的复杂情况下,迈出转型的第一步。 中国电信的选择是调整机构。 分析人士表示,转型前,在集团公司层面,中国电信多个产品部门分立,不仅难以提高信息的综合化程度,在增值业务的开发与管理中也往往令出多头。 今年来,为增 强业务开发能力、改善与用户的交互,中国电信在集团公司层面减少了前端部门的数量,由原有的客户营销部、互联星空事业部以及固网、互联网、无线、电话卡等产品部调整为互联网与增值业务事业部。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王育民表示,这些运营管理方面的转变是转型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阶段,运营商应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价值链,从大众化营销转向精细化目标营销,从以网络为中心转向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 ” 临近年底时,机构调整带来的优势资源整合也成效初显。 据中国电信互联网与增值业务事业部合作营销副经理戎国强介绍,在 将增值业务部门和互联星空部门重组后,互联星空与小灵通、数据中心、七彩铃音等实现了业务融合。 此外,现在除了靠宽带支付互联星空业务账单外,还可以通过传统的电话、小灵通等手段进行支付。 电信内部人士表示,相对于浩大的战略转型工程,中国电信今年工作的主基调仍是打基础,主要从加快观念转变、加强精细化营销、推进固网智能化、改善人员与组织结构等方面,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事实上,按照中国电信的转型意见,今后两三年内,都将是其转型的过渡期,这一过渡将在 2020 年,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 35%左右最终完成。 整合各种资源成创新关键 不过,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决策研究部主任陈仕俊认为,如果将转型比做一次企业的自我疗治,那么内部的管理调整只是“中药”,起到调理的作用,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则必须依靠业务创新这剂“西药”。 分析人士指出,在业务创新上,中国电信的基本思路就是将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整合到自身的信息平台上来。 在整合自身资源方面,中国电信主要加强了原有固话网络、 PHS 网络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步伐。 今年 1月,固网和小灵通融合业务“灵通无绳”在广东惠州电信率先推出,此后中国电信先后在佛山、上海、温州、漳 州、西安等地开展试点。 而中国电信的提出“语音 Google”,事实上是将互联网的信息内容与商业模式拓展到传统“ 114”台,将其由单一信息查询和号码查询转变为一个综合的便利信息平台。 而在推动宽带与宽带应用方面,中国电信重点加强了与 SP的合作,“整合资源统一合作,更加开放客户资源,提供更完善的支付渠道,共享客户群体,加强组合营销”。 今年以来,与互联星空合作的 SP 数量大幅增长,现已超过 500 家,互联星空的业务量和交易量也呈现 30%的高速增长。 发展 ICT业务、通过“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则 是中国电信整合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社会资源的一次尝试。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在“商务领航”客户品牌推出之际,王晓初将其形容为中国电信向综合信息运营商转型的关键一步。 近日在上海正式推出 IPTV业务,则体现了中国电信整合广电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客户资源的努力。 而经过一年的试验后,这些业务明年都有望大规模推广。 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监张新近日即表示,将于今年年底在全国铺开“商务领航”。 中国电信发展战略部部长肖金学也表示,明年元旦后,中国电信将在互联网和通信网融合方面推出一系列新的举措。 原有 优势不足恃 谈到中国电信应如何继续走好“综合信息服务”之路时,王育民认为,中国电信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首先立足于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上。 他表示,作为老牌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在网络资源、客户资源、行业资源、内容资源、市场运营经验上都存在一定优势。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所谓“优势资源”的概念也正在发生改变。 中国电信的传统运营模式是“以技术为导向、以网络为中心、以规模为目标”,提供的是基础设施通信能力,企业发展主要靠企业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客户规模优势,强调的是技术和资金。 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模式应是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的是最终信息产品,推进转型需要依靠信息产品在客户体验、产品提供和价值实现等方面的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电信还需不断摸索。 链接:王晓初的变通之道 在 2020年 12月 22日召开的中国电信集团工作会议上,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只是粗略地将中国电信的各种业务按照市场特点划分为扩张型、巩固型和内涵型三种。 扩张型业务有宽带业务、农村电话业务以及争取开展的 IPTV 业务,巩固型业务有小灵通、公用电话以及商客业务,内涵型业务则包括了互联星空、灵通短信以及七彩铃音等业务等。 而到了今 年 11 月,王晓初在重庆和四川调研期间再次提到业务转型目标时,其对业务的清晰分析显示,中国电信对于转型的具体行动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思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