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市场每日监测报告_20xx1214(doc15)-电子电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露,在 2020 年 初国家发改委发出了实现手机牌照许可制的相关文件后,惠普就正式向国家信产部、发改委提出手机准入许可申请。 方尧原当时表示,惠普有望在 2020 年 下半年正式拿到手机牌照,但是从近日的情况来看,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乐观。 不过,这并不意味 着惠普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道路已经彻底被堵上了,贴牌就是另一个选择。 事实上,多普达、神达、明基等品牌的高端智能手机当年也都是通过贴牌首先进入中国市场的,而近日另一大 PDA巨头 —— Palm 公司也通过贴牌在中国推出了其最新款的智能手机。 渠道拓展可能才是惠普要面临的最大麻烦。 据了解,此次惠普手机在中国的渠道总代理将有可能是神州数码,这也是其 IT 产品在国内销售的老伙伴了。 但所谓“隔行如隔山”,以 IT 渠道卖手机能否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神州数码是国内最大的 IT 产品渠道商之一,但在手机分销上却吃过大亏。 2020 年 ,神州数码高调进入手机渠道,并代理了科健、诺基亚等多个品牌的手机,但到 2020 年则因为出现巨额亏损而不得不暂时退出,教训相当深刻。 另一个信息是,惠普手机可能通过神州数码参股的中移鼎讯公司进入运营商渠道,争取成为中国移动的定制手机。 (编 自:南方日报 ) 市场信息 十七、 江苏三市与广东东莞固定电话号码升 8 位 12 月 10 日电 10 日零时起,我国又有 4 市固定电话号码 (含小灵通 )升至 8 位,这 4 个城市分别是:江苏省的无锡市、南通市、徐州市和广东省东莞市。 此次江苏三市固定电话号码升位办法是在原电话号码前加“ 8”, 而广东东莞升位方法则是在原首位为“ 2”的号码前冠“ 2”,在其他电话号码前冠“ 8”。 四市的特服号码及短号码均保持不变。 据了解,一市的电话号码由 7 位升至 8 位后,理论上,该市的电话号码资源将扩大 10 倍以上。 据信息产业部有关规定, 7 位编号本地网中交换机容量达 120 万门,局号 (1 万个号码为一个局号 )利用率达 35%的,即可提出升位计划。 此次电话号码升位的四市均已达到这一标准。 “电话号码升位是当地经济发展,电话用户数不断增加的必然选择。 ”据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 2020 年 3 季度,无锡、南通、徐州 的固定电话用户数分别为 297 万户、 264 万户和 279 万户。 而自2020 年以来,广东东莞每年的固定电话用户增长量更达到 60 万门以上,目前东莞共有固定电话用户 万户。 据了解,无锡、南通和徐州是继苏州、南京之后,江苏省第三批本地网电话号码升至 8 位的城市,江苏省也因此成为全国拥有 8 位固定电话号码城市最多的省份。 (编自: 新华网 ) 十八、 长城宽带和解广州代理商 结束割据掌控全国 12 月 9 日,长城宽带 (下称“长宽” )与其广州最大运营代理商长鸿公司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纠纷,双方和解、共同成立广州海珠区联合经营部,统一使用“长城宽带”品牌联合经营。 此举意味着,长城宽带将结束诸侯割据状态、首次掌控全国经营权。 广州长鸿公司总经理陈志刚对双方此次和解表示满意,“长宽还给了我们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开展增值业务。 ”据悉联合经营部今后将以长鸿公司人员为主。 据了解,因拖欠代理商工程款,长宽各地代理商长期各自为王、甚至与其分公司大打出手,这让长宽的经营在 2020 年一度陷入瘫痪。 目前,长宽采取合作经营 方式逐步将地方经营权收归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厦门 5 个城市已实现盈利,清产核资工作也已大部分完成。 该公司总经理韩锋估计,广州和成都等地的资产清算工作将在2020 年 春节前结束。 而从长宽内部传出的消息表明,已有多家外国投资商与其接洽,不少于四家的投资谈判已进入实质阶段。 目前,长宽用户在 50 万左右,公司正与上海方面合作 IPTV(网络电视 )、与中国电信和网通合作 VoIP(网络电话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厦门试点 IPTV,其中北京开通了 4 个频道。 12 月 20 日,长城宽带将在上海召开 2020 年度工作总结会和 2020 年的经营计划会,到时其 IPTV和 VOIP战略发展计划可能会同时出台。 (编 自:第一财经日报 ) 十九、 台湾无线设备商收入继续下滑 面临巨头威胁 根据台湾的宽带网络设备生产商的消息,超过三分之一的生产商预期在 2020 年的收入将继续下降,由于缺乏新的受欢迎的产品投放市场,同时现在的产品价格下跌迅速。 而卡米尔电讯公司则成为了逆市增长的公司之一,公司收入在 2020 年增长超过 100%。 其原因是它收购了无线设备生产商阳庆电子。 而其他的仍然保持增长的公司,其增长率要比上一年低得多。 市场消息同时指出,由于对 网络电话设备、内置的无线局域网模块的需求的增长,同时新的无线局域网标准的颁布, 2020 年对于无线设备生产商来说,应该是充满希望的。 但是,来自电子产品业的巨头,如富士康电子和华硕电子等的介入,将影响纯无线设备生产商的收入增长。 (编 自:太平洋电脑网 ) 二十、 IDC 称 2020 年中国手机市场稳中求变 根据 IDC《中国手机市场 20202020 年预测与分析》对 2020 年前三个季度的回顾,国内手机市场热点频涌:彩屏手机、拍照手机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高像素照相手机、音乐手机、运营商定制手机开始纷纷登台亮相并且成为热点。 同时,国外品牌厂商低端手机带来的冲击,国产手机厂商在技术上、市场上的努力都为市场注入了活力。 同 2020 年前三季度相比, 2020 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手机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GSM/GPRS 手机仍然占主流;部分厂商如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 NEC 已经推出 WCDMA手机。 其他主要市场热点如下: 运营商定制在 2020 年成为热点,对传统手机销售渠道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将手机定制作为掌握移动产业链的重要战略。 中国市场的运营商手机定制在 2020 年总体销售规模达到 500 万部,占 2020 年中国移动终端市场 总体销量的 7%。 其定制品牌、数量和规模均在不断扩大。 IDC 预计 2020 年移动运营商手机定制市场将增长 40%。 运营商手机定制不仅对移动运营商及移动终端厂商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到渠道商、增值服务提供商、内容二次开发商、第三方平台提供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 而由于移动终端厂商的优胜劣汰导致的上游关键零部件提供、 OEM等环节的利益及产能的重构,将导致整个移动终端产业链发生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在彩屏手机大行其道的情况下,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分别推出了新款的黑白屏手机。 这种现象在功能、性能日益丰富的市场呼 声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在手机众多功能、性能的冲击中渐渐恢复冷静,部分用户从更加实际的角度作出选择的特点。 伴随着多功能手机在市场上的推广,音乐手机应运而生,成为成熟市场的新生产物以及市场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继百万像素手机后的市场新宠。 对音乐手机市场的看好以及较大的市场利润空间使得诸多手机厂商在此领域展开角逐;而消费者对音乐手机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音乐手机在市场上的繁荣。 根据IDC 统计, 2020 年前三季度音乐手机的销量占市场总量的 15%。 在未来的 2020 年里,国内手机市场 将如何在稳定中求得发展呢。 产品功能升级速度继续加快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上有 600 多款产品,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手机厂商应该通过产品配置的升级和应用功能的丰富,一方面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抗衡竞争对手,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手机渠道继续整合和拓展 手机产品差异化趋势愈加明显的同时,同类手机在技术方面的差异却越来越小,这使手机营销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这就导致渠道争夺对于手机市场的重要性日渐显现。 专业连锁店、运营商营业厅和家电连锁店将成为左右未来手机市场格局的三股力量。 专业连锁店、家电连锁店由于其 专业化和品牌优势,也会出现一定的增幅,但与运营商渠道模式相比,增速相对较缓。 随着 3G市场的启动和运营商对市场控制能力的加强,在未来五年内,运营商销售渠道将成为增速最为迅猛的渠道形式,其所占比例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专业连锁店、家电连锁店由于其专业化和品牌优势,也会出现一定的增幅, IDC 预计在 2020 年将占市场份额的 25%以上。 因此, IDC 建议手机厂商重视运营商定制这个市场,推出针对运营商业务发展的产品。 厂商 3G 产品策略 目前,中国 3G 运营还没有进入正式商用阶段, 3G 网络技术标准也没有确定。 有研发实力的手 机厂商认为推广 3G 终端时机未到,总体上采取观望的态度,其主要工作集中在设计研发层次。 IDC 中国电信研究部经理级分析师王彦认为, 2020 年中国将会逐步展开 3G网络运营,与 3G 终端相关的核心芯片、零部件以及应用业务等方面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2020 年中国 3G手机市场的竞争将进入实质阶段,因此,手机厂商应该掌握中国 3G 的发展趋势,布局产品策略。 (编自: ZDNet) 专家观点 二十一、 宋俊德:融合将创造固话新价值空间 从全球电信业发展趋势看,融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包括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通信网和互联网、广电网的融 合,以及下一代网的产业融合。 这种融合给面临困境的固网带来了机遇。 作者: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 宋俊德教授。 目前“三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此前业界提出了固话与移动电话的融合,近期国内 IPTV 的大规模试验进一步验证“三网合。中国通信市场每日监测报告_20xx1214(doc15)-电子电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