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市场每日监测报告20xx0818(doc20)-电子电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华为 3Com 成立于 2020年 11 月,主要销售企业网络产品。 近年来,该合资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 据财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 3月 31日,净亏损额已从 3410万美元降至 1410万美元。 销售额从 6150万美元增至。 3Com 全球销售主管 Jim Freeze表示,华为 3Com 合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 35%,该份额主要来自对思科市场份额的蚕食。 在未来两年内,争取超越思科,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 Freeze还表示,目前正与华为展开谈判,但不能保证达成一致。 最终,还需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 (编 自:赛迪网) 终端厂商 二十一、联想手机挫败 TCL夏新 国内 GSM 排名升至第二 外电消息,联想集团旗下的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表示,在今年第二季公司手机产品的出货量超过了 100万部,同比增长了 51%。 如智能手机、照相手机以及 MP3手机等高端产品一直是联想移动进行研发的焦点。 在从今年 4 月至 6 月的这一季度之内,联想移动获得的税前利润为 2500 万港币(约合 321万美元)。 据市场研究公司赛诺的调查结果显示,联想移动挫败了如 TCL和夏新等国内竞争对手,目前其在中国 GSM市场上的地位已跃居至第二,市占率由今 年 4月时的 %上升到了 7月时的 %。 联想移动表示,以往公司的手机产品主要销往中东及非洲地区,但从本月初开始,在泰国市场上也可看到联想手机的身影。 联想移动计划,在 2020 年年底前在泰国售出 40万至 50万部手机产品。 (编自:赛迪网) 二十二、中科健拒绝退市 总裁称拟分拆旗下公司抵债 针对前几天部分媒体报道 *ST科健将于 9月 1日退市的消息,中科健总裁王栋日前表示:“今年不可能退市,今年底,中科健还将取得盈利。 ”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由于今年 4 月没有按时披露 2020 年财务年报,中科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A股股票 被戴上 *ST帽子,遭遇退市风险特别处理。 在 8月 15日才迟迟发布的 2020年年报中,中科健去年巨亏近 15亿;同一天,中科健还发布公告,今上半年仍将预亏。 面对这样的经营业绩,王栋称:“今年上半年预亏仅仅是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从公司经营管理角度看,中科健永远也不会退市,今年年底,公司肯定将取得盈利。 ” 据介绍,银行已经同意在达成债务重组后,逐步解冻中科健旗下三星科健公司被冻结的资产和红利。 目前,三星科健 2020 年财务报告还没有出来,但王栋说,中科健此前每年可以从三星手里分红 5000 万 — 6000万人民币。 对于采取什么办法盈利,王栋表示目前不便对外详尽宣布。 但在 15日的公告中,中科健披露称,中科健已和国内 21家债权银行签订协议,中科健将不再为关联企业的银行贷款,承担担保和连带还款责任。 据悉,目前中科健的基本思路是,中科健和其 22家关联企业拆分,中科健只承担自身原有的银行负债,同时承担原有对关联企业以外的担保所获负债; 22家关联企业将被组建为深圳新智雄集团,统一对资产进行处置,并偿还原有 22家关联企业对银行的债务。 查询中科健年报显示,甩掉旗下关联企业的债务后,中科健总债务约为 ,相比重组前约 23 亿元的债务,减负超过 50%。 王栋透露,目前除阳光集团准备重组中科健外,有多家公司与中科健就债务重组有接触,但具体是哪些公司,还不方便公布。 对于阳光集团对重组科健萌生退意一事,王栋坚决否认,称公司仍在与阳光集团进行重组谈判,只是目前还没有定下任何具体的重组内容。 (编自:重庆商报) 市场信息 二十三、信产部专家:我国移动信息服务企业仅半数盈利 截至 2020 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超过 亿,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 %。 移动电话的普及,为以短信为代表的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 基础。 然而,在 2020 年中国移动增值产业高峰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咨询中心崔纪平教授表示,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移动信息服务企业中,仅有 51%的企业盈利,有 44%的企业为亏损,剩下的 5%属于盈亏平衡状态。 据介绍,进入移动增值服务,最低门槛为“ 1000 万注册资本”,因此,移动信息服务企业的运营投入大部分集中在 1000万到 5000万之间,约占总企业数的 90% ,而投入为 500万- 1亿的企业占 5%,投资一亿以上的企业占 4%。 崔纪平认为,“随着业务的发展和业务种类的开发,移动信息服务企业还会有更大的投 入。 ” 根据信产部的统计,由于电信业务的开放,民营企业对通信企业的暧昧,目前,民营企业占整个移动信息服务市场比例的 70%左右,国营企业占 5%,纯国有企业占 %,而外资的投资比例则不是很大。 (编自:硅谷动力)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二十四、信产部报告显示移动增值业务七成投资为民资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国内从事移动增值业务的企业中,有 %的投资来自民营资本,纯国有资本只占 %。 电信研究院咨询中心高级工程师崔纪平在 16日举行的 2020年中国移动增值产业高峰会上说,由于投资少、周期短、增长快,移 动增值业务成为民营资本和外资企业十分看好的电信业投资领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年来,已有多家外资企业进入国内移动增值服务市场。 截至今年 4 月份,共有 22 家企业向信息通信主管部门提出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申请,所申请的业务都是增值电信服务。 目前,韩国 SK与联通合资的联通时科和中信 21世纪旗下的鸿联九五已经获得在中国经营移动增值业务的许可。 (编自:东方早报) 二十五、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增长迅猛 信息服务为重中之重 8月 16日在京召开的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支持、电信研究院主办的“ 2020中国移动增值产业高峰会”透 露,近年来我国电信增值服务业务增长迅猛,业务收入总量已达 600 亿元,其中信息服务业务是电信增值业务的重中之重,占据 60%的业务收入份额。 电信研究院咨询中心崔纪平高工介绍,信息产业部是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颁发各类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中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国内多方视频通信服务业务、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尚在商用试验过程中,而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存储转发类业务、呼叫中心、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已经获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务增长迅猛。 截至 2020 年一季度,全国经营增值电信业务 的许可证共有 14209 个,其中 %是经营信息服务业务的许可证;跨地区的增值电信许可证为 808个,其中 %是信息服务业务的许可证,单从许可证的数量看,信息服务业务已经成为电信增值业务的重中之重。 我国从 1987 年开始提供电话信息服务业务、 1995 年开始提供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 2020 年开始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现在全国信息服务业务市场已经达到了 ,从业人数约 20 万人。 从信息服务业务总体市场情况来看,存在明显的“二八”现象。 崔纪平介绍,根据 2020年年检数据统计,前 100家信息 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 75%,前 10家则占 45%,前 18家企业收入均超亿元。 从业务分布来看,移动信息服务收入所占比重达到了 63%,共计 249亿元,成为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电信增值业务。 由于移动信息服务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目前 44%的服务提供商尚处在亏损状态, 51%的公司实现了盈利,另外 5%的公司持平。 目前移动信息服务业在整体上呈现出整合与联盟的趋势,中小信息服务提供商由于新业务开发能力有限、管理不善或推广无力等缘故,只能在很小的空间中生存,并面临被兼并或者自行消亡的结局。 (编自:中国信息产业网) 二十六 、美学者称 IPv6生不逢时 在美采用率基本为零 日前,美国《 Network World》专栏作家 Johna Till Johnson表示, IPv6问世已经 10多年了,但它在美国企业以及服务提供商中间的采用率依然是基本为零,尽管美国政府预算管理局最近宣布要在 2020 年之前在政府各机构内部普及 IPv6。 IPv6背后的现实情况是,尽管它自我标榜为“下一代” IP,据说能够增强安全性和 QoS,但实际上它对现有的 IP 性能的改善所做的贡献并不多。 IPv6 的安全性以及 QoS 性能其实和这些年来 IPv4 所获得的改进完全一样。 实际上, IPv6所能实现的就是增加了互联网的直接可寻址端点的数量(大约增加了 340万亿个地址)。 这个数量可能是有用的,比如说它可以给这世界上的每一听饮料、每一台自动售货机都分配一个 IP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地址。 然而,要实现这种局面并不是免费的。 地址空间猛增 4倍意味着传输数据包的带宽也得相应增加。 举例说,发送一个 64 字节的消息, IPv6所需的带宽就要比 IPv4所需的带宽多出 250%。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下一代路由架构。 最后,网络管理者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他们有什么理由需要可直接寻址的端点呢。 大多数公司都有防火墙,带有网 络地址变换 (NAT)功能,可以安全地掩藏企业内部的端点地址。 而且,利用NAT功能可以极大地增加 NAT设备后面的可寻址端点的数量,从而也减弱了对 IPv6的一个明显的需求驱动。 那么 IPv6的驱动主要会来自哪里呢。 有两处地方:其一,美国以外的大型机构和服务提供商由于网址的匮乏而不得不采用 IPv6。 其二,已如上述,是美国政府的推动。 但要说 IPv6 的快速部署即将开始还为时过早。 政府在推动技术部署的平民化方面可以说是瑕瑜互见的(还有人记得 GOSIP 吗。 还有 ISDN。 )。 很显然,从政府已宣布的内容来看,他们对于从 IPv4 向 IPv6过渡的困难程度也是认识不足的,这个时间表很有可能会超出 2020 年。 (编自:计世网) 专家观点 二十七、阚凯力:我为何坚决反对取消固定电话月租费 日前,针对两部委同意两固话运营商实行价格套餐,固话有可能开始价格战,尤其是不少人呼吁取消月租费,著名电信专家阚凯力又放出惊人之语:“我坚决反对取消月租费”。 他表示,其观点完整的是:固话可以包月,但不能免月租费;移动电话则相反,绝对不能包月,但可以取消月租费。 阚凯力说,在两部委出台相关政策之前的两个月,我就说了固话应该实行包月,美国都是包月制。 对于 其中的原因,他表示,市话网终端局以下的网络设备基本上属于用户独占资源,该用户不用,别人就用不了,因此,固定市话网的成本主要由用户数量决定,而与业务量的关系较小;市话网中单位业务量的平均成本主要取决于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的业务量大,每分钟的通话成本就低;用户的业务量小,每分钟的通话成本就高;在极端的情况下,如果网内都是“零次户”,其业务量为零,则每分钟的通话成本就趋近于无穷大。 难怪全世界至今都没有令人信服地计算出市话网每分钟的平均通话成本(包括对市话网的每分钟网间结算成本),因为这种计算的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对 于市话网,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平均每用户的网络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取消月租费等于不去回收每个用户的网络成本,这是不现实的。 阚凯力说,移动通信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完全可以用一定的套餐免去月租费。 移动用户只有在通话时才占用网络资源,在不通话时基本上不占用网络资源,对移动网基本上不构成成本,在用户关机时尤其如此;移动网的全网中基本上不存在用户独占资源,所有设备基本上都属于用户共享资源,其成本基本上只与业务量有关而与用户数量无关。 这样,按照用户数量所收取的固定费用(月租费等)是次要的,可以完全按照使用量收费(例 如现在的预付费业务)。 为了促进用户的使用,采用含一定通话量的“套餐”方式,实际上是免去了月租费,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编自:新浪科技) 特别报道 二十八、 TDSCDMA是中国 3G 最难走的一步棋 2020年一度被业界认为是我国 3G牌照颁发的临界点,但是由于 TD 的相关测试一直没有完整的结论,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从而让业界的讨论又一次聚焦到了 TD 上。 这是因为 TD 作为后发标准,又是举国上下一致关注的国标,其中牵扯的环节太复杂,因此让主管部门不敢轻易下决定。 企业 (),大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