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安全保障法律制度(69页)-法律法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范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与信息安全有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 (一 ): • 国务院令 147号: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 国务院令 195号: 《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 • 国务院令 273号: 《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 》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与信息安全有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二) : • 国务院令 291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 • 国务院令 292号:《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 国务院令 339号:《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 国务院令 468号: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等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 1994年 2月 18日) 这是我国第一部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政法规。 《 条例 》 赋予 “ 公安部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 的职能(包括监督、检查、指导权;计算机违法犯罪案件查处权;其他监督职权; 《 条例 》 要求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有关工作。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国际联网的原则: • 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 • 接入网络必须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国际联网。 • 用户的计算机或计算机信息网络必须通过接入网络进行国际联网。 • 《 规定 》 对互联网接入单位实行国际联网经营许可证制度(经营性)和审批制度(非经营性),限定了接入单位的资质条件、服务能力及其法律责任。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 主要修订之处 :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由过去的 25年提高到 50年; 增加出租权; 增加网络传播侵权的行为的认定; 明确并加大了对侵权的法定赔偿的数额; 完善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 界定了用户使用未经允许的软件的法律性质问题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 主要修订之处 : • 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由过去的 25年提高到 50年; • 增加出租权; • 增加网络传播侵权的行为的认定; • 明确并加大了对侵权的法定赔偿的数额; • 完善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 • 界定了用户使用未经允许的软件的法律性质问题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 2020年 7月 1日起施行 •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 《 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 • 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 《 著作权法 》 ; • 2020年,国务院颁布了 《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 ; •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修订了 《 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 • 2020年,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 《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 等。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 保护措施 • 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 • 保护为保护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采取的技术措施 • 保护用来说明作品权利归属或者使用条件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 • 建立处理侵权纠纷的 “ 通知与删除 ” 简便程序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四种免除赔偿责任的情形 • 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自动接入服务、自动传输服务,只按照服务对象的指令提供服务,不对传输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进行修改,不向规定对象以外的人传输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了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自动存储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获得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根据技术安排自动向服务对象提供,不作任何改变,不影响提供该作品的网站对使用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监控,并根据该网站对作品的处置而做相应的处置。 • 向互联网内容提供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只要标明是提供服务,不改变存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没有从侵权行为中直接获得利益,接到著作权人通知书后立即删除侵权作品。 • 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搜索、链接服务的,在接到著作权人通知书后立即断开与侵权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 但是,如果明知或者应知作品侵权仍链接的,应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行 政 法 规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框架 条例没有区分网络内容提供者 (ICP)与单纯网络服务提供者 (ISP)。 严格来说,除条例另有规定外,只有网络内容提供者向公众提供网络内容,才需要经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条例第 20条、第 21条、第 22条、第 23条提到的四种网络服务提供者,通常只提供网络技术服务,不提供网络内容服务,所以不因网络内容提供者侵权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