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监理细则样本-it(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计说明 „„ 10. 用户手册基本格式: (一 ) 引言 (1) 编写目的 (2) 背景 (3) 定义 (4) 参考资料: (二 ) 用途 (1) 功能 (2) 性能 A. 精度 B. 时间特性 C. 灵活性 (3) 安全保密 (三 ) 运行环境 (1) 硬设备 (2) 支持软件 (3) 数据结构 (四 ) 使用过程 (1) 安装与初始化 (2) 输入 A. 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B. 输入格式 C. 输入举例 (3) 输出 A. 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B. 输出格式 C. 输出举例 (4) 文卷查询 (5) 出错处理与恢复 (6) 终端操作 11. 操作手册基本格式: (一 ) 引言 (1) 编写目的 (2) 背景 (3) 定义 (4) 参考资料: (二 ) 软件概述 (1) 软件的结构 (2) 程序表 (3) 文卷表 (三 ) 安装与初始化 (四 ) 运行说明 (1) 运行表 (2) 运行步骤 (3) 运行 1(标识符 )说明 A. 运行控制 B. 操作信息 C. 输入-输出文卷 D. 输出文段 E. 输出文段的复制 F. 启动恢复过程 (4) 运行 2(标识符 )说明 „„ (五 ) 非常规过程 (六 ) 远程操作 六、 软件编码: 1. 开发方应当进行下述开发并建立文档: (1) 开发每个软件单元和数据库; (2) 为测试每个软件单元和数据库而开发的测试过程和数据; (3) 为进行软件集成而开发的测试过程和数据; 2. 开发方应当测试每个软件单元和数据库,以保证它们符合需求;测试结果应当写成文档; 3. 必要时,开发方应当更新软件的用户手册; 4. 开发方应当评价软件的代码和测试结果,并使其包括下面的准则: (1) 对 SCI 需求和设计的可跟踪性; (2) 与 SCI 需求和设计的外部一致性; (3) 各单元需求之间的内部一致性; (4) 各单元的测试范围; (5) 使用的编码方法和标准是否恰当; (6) 集成、操作和维护的可行性; 5.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基本格式: (一 ) 引言 (1) 编写目的 (2) 背景 (3) 定义 (4) 参考资料: (二 ) 外部设计 (1) 标识符和状态 (2) 使用它的程序 (3) 约定 (4) 专门指导 (5) 支持软件 (三 ) 结构设计 (1) 概念结构设计 (2) 逻辑结构设计 (3) 物理结构设计 (四 ) 运用设计 (1) 数据字典设计 (2) 安全保密设计 七、 软件集成: 1. 开发方应当制订计划把各个软件单元和软部件集成为 SCI;该计划应当包括测试要求、步骤、数据、责任和时间表;该集成计划应当写成文档; 2. 在依据集成计划开发集合体时,开发方应当集成软件的单元、部件和进行测试;应当 保证每个集合体都能满足 SCI 的需求,并且在集成活动结束时形成完全集成的 SCI;集成和测试的结果应当写成文档; 3. 必要时,开发方应当更新用户手册; 4. 为了进行软件的鉴定测试,开发方应当为每个 SCI 开发写出一个完整的测试集、测试用例(输入、输出、测试准则)和测试步骤;开发方应当保证集成后的 SCI 可以进行软件鉴定测试; 5. 开发方应当对集成计划、设计、代码、测试、测试结果和用户手册进行评价,使其包括下面的准则: (1) 对 SCI 需求的可跟踪性; (2) 与 SCI 需求的外部一致性; (3) 内部一致性; (4) SCI 需求的测试范围; (5) 使用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是否恰当; (6) 是否符合预期的结果; (7) 鉴定测试、操作和维护的可行性; 6. 开发方应当依据合同要求进行评审,以确定测试过程的完善和恰当,并确定已经做好软件鉴定测试的准备; 7. 在模块开发过程中,开发方应当编制《模块开发卷宗》,每完成一个模块或一组密切相关的模块的复审时编写一份,并把所有的模块开发卷宗汇集在一起;目的是记录和汇总低层次开发的进度和结果,以便于对整个模块开发工作的管理和复审,并为将来的维护提供非常有用的技术信息;基本格式 如下: (一 ) 标题 (二 ) 模块开发情况表 (1) 模块标识符 (2) 模块的描述性名称 (3) 代码设计 A. 计划开始日期 B. 实际开始日期 C. 计划完成日期 D. 实际完成日期 (4) 模块测试 A. 计划开始日期 B. 实际开始日期 C. 计划完成日期 D. 实际完成日期 (5) 组装测试 A. 计划开始日期 B. 实际开始日期 C. 计划完成日期 D. 实际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