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考研西医综合新增点详解(doc14)-考试学习(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常产生症状。 约半数肿瘤表面伴有深浅不 等的溃疡,可引起严重出血或长期粪便隐血阳性。 肿瘤组织由分化良好相互交织的平滑肌束构成,瘤细胞呈梭形,无或极少核分裂。 胞浆透明呈空泡状者为平滑肌母 细胞瘤,是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有潜在恶性,常可发生变性、坏死、出血、囊性变及肉瘤变。 恶变率约为 2%。 胃肠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 内 镜所见有两个特点:一是肿瘤呈基底宽 的半球形隆起;另一是粘膜下肿瘤将粘膜顶起形成桥形皱襞。 CT 可清楚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单发的、瘤体直径< 1cm 的胃平滑肌瘤毋需手术治疗,可通过胃镜电切;多发的、无蒂的、直径> 2cm的、有溃疡或细胞学检查有恶变可疑者,应予手术切除。 手术以肿瘤局部切除或胃部分切除为宜。 因故暂不能手术者,应定期作胃镜复查。 肿瘤切除后预后良好。 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乳头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儿童型息肉、炎性息肉、息肉病等。 息肉可有蒂(图 2113),也 可无蒂。 一、分类 (一)新生物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容易癌变。 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 (二)错构瘤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如幼年息肉,黑斑息肉综合征等,极少癌变。 (三)炎性息肉也叫假息肉,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引起,一般不发生癌变。 (四)无分类 有化生息肉、 Gardner 综合症等。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便血出鲜血、量不多,常染在粪便表面,当炎症时,有粘液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症状。 (二)直肠肿块位于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 鲜红、园、樱桃状,便后可自行复回。 无蒂息肉需经肛指和肛门镜检查才能发现。 (三)肛指与内镜检查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带蒂息肉或广基息肉,前者活动度大,后者较固定,息肉园形,柔软,若息肉变硬,表面高低不平,固定肠壁,可能有癌变。 为明确性质,取活体组织。 (四)钡灌肠 有助于了解息肉分布情况。 三、治疗 (一)息肉摘除术适用于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切除息肉。 (二)电凝切除术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视下,用圈套器套住蒂部以电灼切除。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7 页 共 14 页 (三)套扎冷冻术 经乙状结肠镜下,先用负压套扎器,将胶圈套扎在息肉基底部,取活检定性,根据瘤体大小,选择相应冷冻探头,接触法冷冻 2~ 3 分钟,使瘤体发生凝固性坏死脱落,达到 “ 切除 ” 目的。 (四)结肠直肠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病,由于癌变可能性大,应广泛切除受累的结肠,作回肠直肠吻合术,对遗留在直肠的多发息肉,可分期作电凝或冷冻切除。 若癌变者,应按癌肿处理。 策巴子 查看公开信息 发送悄悄话给策巴子 查找策巴子发表的所有帖子 添加 策巴子 到好友列表 今天 , 18:45 PM 资料 搜索 引用 策巴子 头衔 :注册用户 发帖 : 14 荣誉积分 : 1 来自 : 沙市 第 11 楼 《病理学》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一、慢性子宫颈炎( chronic cervicitis) 为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 1. 子宫颈糜烂:鳞状上皮坏死脱落 → 表浅缺损 → 柱状上皮覆盖 →→ 鳞化 (真性糜烂)(假性糜烂)(愈复) 2. 子宫颈腺体囊肿( Nabothian cyst):粘液储留,腺体扩张呈囊。 3. 子宫颈息肉:粘膜上皮、腺 体、间质 ↑ →→ 息肉状 二、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新近的分类将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称为子宫颈上皮内肿瘤。 (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CIN: Ⅰ 级(轻度非典型增生)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4 页 Ⅱ 级 (中度非典型增生) Ⅲ 级(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 醋酸涂抹 CIN 病变区呈白色斑片状,碘液试验病变区不着色。 子宫颈原位癌 ( carcinoma in situ) 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子宫颈粘膜上皮全层,但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 原位癌的癌细胞可由表面沿基 底膜通过宫颈腺口蔓延进入子宫颈腺体内,取代腺上皮的部分或全部,但仍未突破腺体的基底膜,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 三、子宫颈癌 (cervical carcinoma) 概述 子宫颈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 1- 2 位,通过普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子宫颈癌,生存率治愈率 ↑ ,多见于 40- 60 岁,平均年龄 54岁。 病因 相关因素: ① 早婚、多产,宫颈裂伤,局部卫生不良,流行病学调查:性生活过早、紊乱是宫颈癌主要原因。 ② HPV 病毒感染: 高危型( HPV1 1 3 33) 危险型( HPV 1 4 43) → 尖锐湿疣。 ③ 机体免疫状态, p53 突变。 (一)病理变化 1. 肉眼所见 ( 1)好发部位,子宫颈管口,尤以前壁与后壁多见 ( 2)肉眼 ① 糜烂型 :子宫颈部的粘膜潮红,颗粒状,质脆,易出血。 原位 or 早浸,活检非常必要。 ② 外生菜花型:主要向外增殖,呈乳头状或菜花状,表面浅表溃疡。 ③ 内生浸润型:主要向深部浸润,切面见子宫颈前后唇增厚变硬,表面常较光滑,易漏诊。 ④ 溃疡型:向内浸润生长,表面坏死脱落 → 火山口状溃疡。 2. 镜下 ( 1)鳞状细胞癌:约占 90%。 来源于移 行带或宫颈内膜化生的鳞状上皮。 鳞化 →→ 上皮非典型增生(轻、中、重) →→ 原位癌 →→ 浸润癌 ① 早期浸润癌或微小浸润癌:癌细胞突破 BM 向间质内浸润,深度 BM 下 5mm。 肉眼见不到肿物,镜下可见间质内小巢状 or 条索状。 ② 浸润癌:癌组织向间质浸润深度 BM 下 5mm。 按分化程度:高分化约占 20%;中分化约占 60%;低分化约占 20%。 ( 2)腺癌:约占 10%,发病年龄较鳞癌高,平均 56岁。 多数来源于鳞柱移行带,少数来自宫颈管粘膜的柱状上皮,腺上皮及上皮下的储备细胞。 放化疗不敏感,预后较差。 分高 分化(似正常宫颈 腺体)、中分化(最多见,腺管样结构)、低分化(无腺体结构,实体癌巢)。 (四)扩散及转移 1. 直接蔓延:子宫体、阴道、宫旁及宫壁组织、膀胱、直肠。 2. 淋巴道转移:最多见 宫旁 LN → 闭孔 LN → 髂外 LN → 腹股沟、骶前 LN → 锁骨上 LN 3. 血道转移: 晚期发生肺、骨、肝转移。 (五)临床病理联系 症状: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出血,下腹部、腰骶部疼痛。 晚期出现冰冻骨盆,子宫膀胱瘘、子宫直肠瘘。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14 页 分期: 0:原位癌 Ⅰ :局限于宫颈 Ⅱ :超出宫颈,未累及盆壁,侵及阴 道未及下 1/3 Ⅲ :侵及盆壁及阴道下 1/3 Ⅳ :超出骨盆或累及膀胱、直肠 结局: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Ⅰ 期癌术后五年生存率达 90%。 Ⅳ 期癌五年生存率仅 10%左右。 第二节 子宫体疾病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于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 子宫腺肌症( adenomyosis):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于子宫肌层中 内膜基底层 3mm。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 80%在卵巢。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内、外源性雌激素 ↑ →→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 ,临床表现为功血。 1. 单纯性增生:轻度或。20xx年考研西医综合新增点详解(doc14)-考试学习(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