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doc30)-经济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个省市管理效率指数》排名中,环境指标均排在100 名以后,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城市价值和生活质量的不断下降。 050000100000150000202000250000300000350000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283 2931 8768 3042 2712 6872 2958 5303 7450 15403 11243 4812 6053 3495 15490 8815 6309 5612 16039 3320 769 2665 6556 1591 2959 211 2883 1558 465 460 2200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万吨) 12813 30081 124533 32099 24967 105072 41189 45158 51097 296318 192426 63487 130939 53972 139071 123476 92432 122440 231568 145609 7428 84885 122590 14850 32928 991 42819 16798 7619 21411 20202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内蒙古辽宁 吉林黑龙江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图 3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同步 资料来源: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2020 年第 1 期, 第 83 页。 《 2020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414 页。 2020 年数据。 实践表明,工业经济结构和高速经济增长与资源经济 消耗是同步的,工业经济结构和高速经济增长的态势不变,短期内要求降低资源环境消耗是不可能的。 在错误的工业化理论政策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进入工业化进程,中国正在全面落入工业化的“路径陷阱”和工业经济的“结构陷阱”。 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是破坏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按照目前资源环境破坏速度,发达地区这种高速经济增长不会超过 10 年,将因为资源环境约束而停滞下来。 落后地区则在经济刚刚起飞之时,便因为资源环境恶化而夭折。 五 、中国社会经济政策哪个有效。 在中国特有社会经济结构下,不同政策工具的效应 存在显著差别。 2020 年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证明了这一点。 税收政策效应负面 数据表明, 中国 的 税收政策 效应基本是负面的。 在经济结构和税收结构不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的情况下, 2020 年中国税收收入增长 %, 是经济增长速度 %的 2 倍多。 19902020 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税收弹性是 ,即经济增长 1个百分点,税收增长 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弹性 只有 ,即经济增长 1 个百分点,消费增长 个百分点 (见图 4)。 现有税收政策在增加税收收入的同时,削弱了企业的发展能力和 群众的消费能力,导致经济增长结构劣化 —— 企业投资增长变为政府投资增长,消费扩张增长变为投资扩张增长。 不仅如此,政府税收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导致社会分配不公。 对低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9 收入人群征税,加剧了社会贫困,税收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051015202530经济增长( % ) 14 10 10 财政收入增长( % ) 20 17 居民消费水平变化( % )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图 4 中国税收增长过快削弱了消费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2020 年第 1 期, 第 44 页, 111 月数据。 《 2020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5 74 页。 税收弹性以财政收入增长 /GDP 增长计算。 2020 年中国经济增长应当由目 前财政货币扩张为主转向减税政策扩张为主,通过减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经济增长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转向市场投资和消费增长的轨道上来,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同时,按家庭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也有利于在增加税收的同时,保障低收入家庭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财政政策结构偏差 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财政政策推动的,财政支出政策效应显著,但政策效率不高(见图 5)。 19902020 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弹性是 ,即财政支出增长1%, 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弹性明显不足。 由于财政支出的增 长弹性不足,必须投入更多的财政支出才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形成财政支出推动型的经济增长。 051015202530经济增长( % ) 财政支出增长( % )经济增长 ( % ) 3 . 8 9 . 2 1 4 . 2 14 1 3 . 1 1 0 . 9 10 9 . 3 7 . 8 7 . 6 8 . 4 1 0 . 3 9 . 1 10 1 0 . 1 1 0 . 2 1 0 . 7财政支出增长 ( % ) 9 . 2 9 . 8 1 0 . 5 2 4 . 1 2 4 . 8 1 7 . 8 1 6 . 3 1 6 . 3 1 6 . 9 2 2 . 1 2 0 . 5 19 1 6 . 7 1 1 . 8 1 5 . 6 1 9 . 1 1 6 . 9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图 5 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同步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2020 年第 1 期, 第 44 页, 111 月数据。 《 2020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59 页。 财政支出弹性以财政支出增长 /GDP 增长计算。 由于财政支出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财政政策往往成为政府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首选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由财政支出扩张支撑的经济增长质量低下,因为财政支出扩张形成的经济增长中只有 很小一部分转化为居民消费,难以转变为实际的消费增长,更多的是 GDP 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0 转换。 政府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对市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大量财政补贴、出口退税也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资金长期不足,导致结构性资金短缺。 2020 年中国扩张性财政政策仍将是主调。 政策设计应当向社会领域 ——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倾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加速经济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变,促进经济与社会同步和谐发展。 货币供应政策好用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 M2)增长 具 有明显的同步 性 (见图 6) ,货币供应 的 经济增长弹性是 ,即货币供应增长 1 个 百分点,经济增长 百分点。 比较而言,货币政策效率不如财政政策。 然而,货币供应增长比财政支出政策更加容易,是最容易操控且低成本 0510152025303540经济增长 (% ) 9 . 2 1 4 . 2 14 1 3 . 1 1 0 . 9 10 9 . 3 7 . 8 7 . 6 8 . 4 1 0 . 3 9 . 1 10 1 0 . 1 1 0 . 2 1 0 . 7货币和准货币 (M 2 ) 增长 2 6 . 5 3 1 . 3 3 4 . 5 2 9 . 5 2 5 . 3 1 9 . 6 1 4 . 8 1 4 . 7 1 2 . 3 1 7 . 6 1 6 . 8 1 9 . 6 1 4 . 7 1 7 . 6 1 8 . 2利率变化 (% ) 8 . 6 4 6 . 3 9 5 . 8 5 5 . 3 1 5 . 5 8 6 . 1 2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图 6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同步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2020 年第 1 期, 第 48 页。 《 2020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78 786 页。 货币增长弹性以货币供应( M2)增长 /GDP 增长计算。 的政策手段。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相当快,与财政支出增长大体相同。 在目前中国通货膨胀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货币供应政 策甚至超过财政支出政策,成为首选政策。 2020 年中国货币供应政策仍将是扩张性的。 无论是源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或是外汇储备增长及财政资金透支需要,都是如此。 不过,货币供应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降低资金效率。 更多货币涌入市场会导致利率降低,投资泛滥,加剧经济过剩。 政府应当改变货币政策指向,将一部分资金直接用于社会保障,另一部分替换外汇储备间接转换为社会保障资金,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利率政策悖论 经济学中,利率政策与经济增长反方向运动。 然而,中国似乎出现利率政策悖论 — — 利率政策与经济增长同步(见图 6)。 数据表明, 中国金融主管机构的利率政策几乎没有市场响应和政策效率。 同时,也表明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是结构性的,而非市场性的。 利率政策与其说是政策工具,不如说是信号工具 —— 表明政府意愿。 2020 年中国利率政策的重点是及时给出市场和政策信号,而不是调整经济增长。 鉴于中国利率政策信号的滞后性,利率信号应当提前给出,而不是事后认证。 价格政策与市场冲突 2020 年中国物价仍保持较低水平,居民消费物价上涨 %。 这种价格水平与其说是价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11 格政策的效率,不如说是经济结构和市场过剩的必然 结果。 生产过剩、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以及教育、医疗费用上涨和社会保障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更多转化为储蓄,而不是消费,使有效需求显得更加不足。 实践表明,政府控制价格的政策大多是无效的,尤其是房价政策,政府连续多次出台限制房价政策,但在市场力量的阻击下,无果而终。 首先,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来自国家,资金大多来自国有银行贷款,全部投资风险最终几乎全部由国家承担。 在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期望开发商降低房价几乎是与虎谋皮。 其次,地方政府目前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土地转让和土地开发收入,房 地产价格下降将阻断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而房价上涨则可以使地方政府得到土地转让价格、房地产税收、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社会就业等多重收益,要其放弃房价上涨是不可能的。 第三,银行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资金来源,房价下跌意味着银行贷款可能变为坏账,银行必然要以金融支持保持房价。 第四,房地产和银行之间的金融风险最终要由国家承担。 房地产是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需求最为强烈且乘数效应最显著的产业,房地产价格下跌和产业萎缩意味着国家要承担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税收减少和银行坏账等多种后果。 连那些房地产投资的老百姓也希望涨价,惟一真正希 望房价下降的是买房自己居住的老百姓。 价格政策与市场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制订者对中国经济形态和市场结构缺乏的深刻了解和把握,大多是一厢情愿。 2020 年中国经济短缺性过剩的经济形态不会改变,市场结构供给总体大于需求的态势也不会改变。 因此,价格态势继续走低,不必担心通货膨胀。 只有住房价格的基本走势是继续上涨。 应当进一步放开市场,减少垄断,促进竞争,改善增长结构,促进消费增长。 对于住房价格,政府可以采取增加房地产商自己投资资金比例、限期销售等方式,加大其经营成本与风险,促进市场竞争,压迫价格下降。 人民币汇率升值 悖论 2020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缓慢上升。 从 1美元兑换 元人民币变为 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 %。 然而,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出现经典经济学的一般结论,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上升;进口没有增加,反而减少。 出现“ 人民币汇升值悖论 ”(见图 7)。 导致 051015202530人民币 /1 美元 8. 06 8. 05 8. 03 8. 01 8. 01 8 7. 99 7. 97 7. 93 7. 9 7. 86 7. 82出口总值增长( % ) 25. 4 26. 6 25. 8 25. 7 25. 2 24. 8 25. 9 26. 5 26. 8 27. 5 27. 2进口总值增长( % ) 27. 3 24. 8 22. 1 22 21. 3 21. 1 21. 6 21. 7 20. 9 20. 6 20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图 7 2020年中国人民币升值悖论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 2020 年第 1 期, 第 3 49 页。 人民币汇率政策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民币升值政策与“ GDP 崇拜”和“顺差崇拜”理念相冲突。 因此,人民币升 值没有纳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其次,中国现有工业经济和开放结构也决定中国经济增长、出口增长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放慢或改变。 第三,在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下,出口不会减少;在国内需求相对饱和贸易壁垒不变的情。20xx-20xx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doc30)-经济分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