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doc38)-咨询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约 5分钟。 艾维 利接着说: “ 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 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张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 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 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 然后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 直到你下班为止。 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情,那不要紧。 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 艾维 利又说: “ 每一天都要这样做。 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 这个实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 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钟头。 几个星期之后,舒瓦 普给艾维 利寄去一张 2 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 信上说从钱的观点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后来有人说,五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而其中,艾维 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这个方法还为舒瓦普赚得一亿美元。 2 把事情按先后顺序写下来,制定一个进度表 把一天的事情安排好,这对于你成就大事情是很关键的。 这样你可以每时每刻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 但把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时间安排好,也是同样重要的。 这样做给你一个整体方向,使你看到自己的宏图。 真正的高效能人士都 是明白轻重缓急的道理的,他们在处理一年或一个月、一天的事情之前,总是按分清主次的办法来安排自己的时间。 商业及电脑巨子罗斯 佩罗说: “ 凡是优秀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处在刀刃上,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刀刃的锋利。 ” 罗斯认识到,人们确定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不等于事情会自动办得好。 你或许要花大力气才能把这些重要的事情做好。 始终要把它们摆在第一位,你肯定要费很大的劲。 下面是有助于你做到这一点的三步计划: ( 1)估价。 首先,你要用目标、需要、回报和满足感这四项内容对将要做的事情做一个估价。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 2)去除。 第二是去除你不必要做的事情,把要做但不一定要你做的事情委托别人去做。 ( 3)估计。 记下你为目标所必须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谁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等资料。 第三章 关注大画面 在麦肯锡,当我们接手任务的时候,心里早就打定主意,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把任务完成,把问题解决。 这样促使着我们历经坎坷却从容不迫。 这也是麦肯锡公司取得今天声誉的重要原因。  最终目标 (1)  最终目标 (2)  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1)  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2) 在麦肯锡,当我们接手任务的时候,心里早就打定主意,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把任务完成,把问题解决。 这样促使着我们历经坎坷却从容不迫。 这也是麦肯锡公司取得今天声誉的重要原因。 但是,让人最为沮丧的并非是自己还没有达到最终的结果,而是意识到就手头的问题来说,自己所干的一 点意义都没有。 要关注大画面。 当你想方设法去解决一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时,如果同时盯着许多需求,就容易丧失目标。 当你感到完全被它包围时,就应该后退一步,琢磨琢磨你正在努力完成的内容。 问问自己,现在干的事情与大画面吻合得如何。 它是否引导团队向目标进军。 如果不是,那就是浪费时间,而时间实在是太宝贵了。 你要时不时地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抬起头来想一想。 问自己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你在做的事情对解决问题究竟如何。 它是如何推进你的思路的。 这是不是你现在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它没有多大的帮助,你为什么还要做呢。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当你正在想方设法为客户或自己的公司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时,如果你同时盯着许多要求,很容易就会失去目标。 这就像你身陷泥沼时要沿着一条你看不见的泥泞通道摸索一样。 分析 A,接着分析 B,接下来分析 C又会紧接其后。 新的资料来了,然而这意味着又有更多的分析要充满你的每一天(每一夜)。 当你觉得完全被它包围时,就应该后退一步,琢磨琢磨你正在想完成的任务。 通过关注“ 大画面 ” —— 组成你的工作假设的一系列事物 —— 来做到这一点。 你正在干的事情与大画面吻合的如何。 一项特殊的分析也许在认识上是正确的,甚至很有意思,但如果与解决问 题相去甚远,那就是在浪费时间。 要找出你的优先顺序,你一天能干的事情就那么多。 正如一位前麦肯锡项目经理告诉我的: “ 也许在公司期间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从大的画面去思考问题:退后一步,琢磨琢磨要想达到的目标,然后看一看正在干的事情,再问问自己 ‘ 这真的很要紧吗。 ’” 对你来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行动之前清楚地决定自己的价值观并确立明确的终极目标。 那么什么是终极目标呢。 打个比方,你玩过 1000片拼图吗。 从开始做这个游戏的时候你的目标是什么呢。 是把这些凌乱的碎片组装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你的终 极目的。 你所贴上的每一个图片,都是为了这个终极目的服务的。 你走错了路子,马上推翻重来,也没有改变你这个目的。 我们所进行的工作像拼图游戏,总是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进行,行进中可以犯错误,但却不可以偏离方向。 确立这个终极目标,并不是说要确定以后每一天都做些什么,干什么职业,生活在哪个城市,或者决定和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这个终极目标指的是,把你的工作或是人生按照一个整体来考虑,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清楚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自己每一天每做一件事都不会偏离自己的目标,自己每迈出的一步始终 都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的。 尽管有些人生活得也许很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灿烂,忙忙碌碌,但是只有他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和他们心中最想要的偏离了很远很远。 从报纸等各种媒体对一些明星或者知名人士的采访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 我生活地很累呀,有时候静下来想一想,却发现很多时候自己越来越不像自己了,离自己想要的越来越远了,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 很多人认为这些名人说得不是真的,生活在万众瞩目之下,过着高档次的生活,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但是不要忘了,人在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 就像我们玩拼图 游戏,有时候是很明显地拼接错误了,看起来仍然是很美丽的画面,可是如果我们一直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那么我们永远也达不到最美丽、最辉煌的终点。 “ 时间就是效率 ” 这句话似乎已经被时代尊奉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但实际上, “ 效率 ” 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东西,一个速度的问题。 而更加重要的实质性问题是 “ 效果 ” 或效能,即我们匆匆忙忙、快马加鞭地干了以后,是不是能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 著名的时间管理大师肖恩 柯维说,各行各业的人 —— 医生、院士、演员、政治家、职业企业家、运动员和管子工 —— 都是常常为得 到更高的收入、更多的承认或者某种程度的专业能力而奋斗,陷入了事务性的圈子,为生活忙忙碌碌,在成功的阶梯上日益奋力地攀登,可到头来却发现梯子靠错了墙。 我们奋力争取的名望、成就、金钱或者其他一些什么东西可能甚至不是梯子该靠的墙的一部分,结果我们每走一步就向错误的地方接近一步。 我们可能很忙,可能 “ 效率 ” 很高,但是只有从一开始心中就有最终目标,我们才会有真正的 “ 效果 ”。 这一原则完全是人生自我领导的提纲挈领式的言论,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描述一下如何确立这个终极目标并最终把它实现的过程。 首先, 你要多问问自己, “ 你最钟爱的是什么。 充满了你的心灵,让你感到无比幸福的又是什么。 ” 你若以真诚的灵魂回顾过去,一定可以找出答案,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你可以把你自己所敬仰的人物列出来,并回想自己为何尊敬他们,从这些原因之中找出一项你认为自己之所以尊敬他们的共同原因。 当你经过认真思考后,发现这个的确是你最想达到的境界,或许你的人生价值观也就是终极目标就初步成型了。 今后,你只要以此为依据,努力去实行就可以了。 如果稍有成就,不妨再从这些偶像身上,选几项你认为值得学习的善行加以补充,最后你定可青出于蓝。 然 后再以他们作为你步向成功的标尺,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后你必然可以找到 “ 自我 ” ,实现你的终极价值。 这个终极价值并非隐藏在你的内心深处,而是在你无法想像的高处,至少是在比你平日所认识的 “ 理想 ” 更高的层次里。 能够成为你自己本身的导师与典范的,惟有发自你的天性。 惟有自己认识到了,你才能倾注全力去关注它,去实现它。 因此,在每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随时怀有这个终极目标,随时关注着人生这个大画面,随时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很高的效能,获得自己想要 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在工 作生活中,我们都见过许多这样的人,他们虽然怀有大干一番事业、做出辉煌成绩的想法,可是总不见行动,只是把这些想法挂在嘴边,每天都踏步不前。 因此,为了避免成为一个空谈主义者,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该做的就是必须将我们的终极目标化为明确的具体目标,化为实际可行的目标,并且立即朝着这个目标彻底行动起来。 当你在人生阅历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成熟,终极目标也基本定型的时候,你就要尽早脱 离出年轻时那种探寻人生价值观的状态,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终极目标行进。 但是任何大的目标的实现,都是依托在一个个小的阶段上的,要想实 现你的想法,你就要安排好最眼前的生活,设定出一个个比较具体的按照你的思想行动的目标。 这些具体目标的设立原则就是 “ 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说过: “ 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 ” 因此你必须在你的终极目标的指引下,列出你近一个阶段的目标,这个阶段可以是 10年,也可以是 6个月。 也许过了这段时间后你的人生阶段会到达另一个层次,比如你大学毕业了,或许你在一个公司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等等。 你的目标必须不能是空泛的。 你不能喊诸如 “ 我就是要享受生活,战胜自卑 ” 等口号,你要写下具 体的目标,比如,大学毕业后你一定要考上研究生, 30岁之前要拥有自己的汽车,你要完成多少文字的稿件等等。 你所开列的这些近期计划对你的终极目标实现或许会很有帮助,既然写下了它们,就不能当作幻想,想了就一定要去做,去争取,去完成。 为了不使自己所列的这些目标成为空谈,我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你在做计划的时候,参照一下,时时追问一下自己,把所有的想法都实实在在地思考清楚。 ( 1)我订下的这套远期、中期与近期目标是不是明确,是不是可行。 ( 2)对于下星期所想从事的工作,我是不是已有清晰的概念。 ( 3) 在一个工作日开始之前,我是不是已考虑妥当这一天的工作次序。 ( 4)我是不是以事实之重要性而非以其紧迫性作为确定行事优先次序的依据。 ( 5)我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而非集中于过程,又是不是以绩效而非以活动量作为自我考核之依据。 ( 6)我是不是能在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内做重要的事。 ( 7)我今天能否为达成远期、中期或近期目标做某些事。 ( 8)我是不是每天都保留少量的时间做计划,并思考与我的工作有关的问题。 ( 9)我是不是善用上下班的时间。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 10)我是不是故意减少中午的饭量,以免在下 午打瞌睡。 ( 11)我是不是对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松驰的安排,以令自己拥有时间应付突发的危机及意外事件。 ( 12)我是不是尽量将工作授权他人处理呢。 ( 13)我是不是将挑战性的工作以及例行性工作都授权他人处理呢。 ( 14)我是不是根据 “ 权责相称 ” 的原则将工作授权给他人呢。 ( 15)我是不是努力组织下属对他们感到困难或不耐烦的工作进行 “ 反授权 ” 呢。 ( 16)我是不是有效地利用下级的协助让自己能比较轻松地调度自己的时间,同时又避免成为浪费部属时间的根源呢。 ( 17)我是不是采取了某些措施 ,防止一些无用的资料及刊物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并且占用我的时间呢。 ( 18)当我与客户进行沟通时,我是不是能尝试以电话或亲身到访的形式去处理事情,而只有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才利用书面的形式沟通呢。 ( 19)除了在例外情况下,我是不是尝试在下班后把工作抛到脑后呢。 ( 20)倘若需要加班,而且可自由选择加班时间,我是不是宁可提前上班而不延迟下班。 ( 21)我是不是能促使自己迅速地作出一些微小的决策。 ( 22)我是不是在获得关键性资料的第一时间就马上制定决策。 ( 23)对经常会出现的工作或者精 神危机,我是不是时时保持警觉性,并采取预防措施呢。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 24)我是不是经常为自己及他人定下工作完成的截止时间呢。 ( 25)最近我是不是可以拒绝任何毫无益处的例行工作或例行活动呢。 ( 26)我是不是在口袋中或书包中,携带一些文件材料,如在排队时,在等候室中、在火车上,或在飞机上的空闲时间里拿出来进行处理呢。 ( 27)当我面对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我是不是应用 “80/20 原则 ” (即帕累托原则,指只集中精力处理 20%的重要问题,而不受 80%的不重要的问题所困扰)来对付呢。 ( 28)我是不是真正能 够控制自己的时间。 我的行动是不是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取决于环境,或按照他人的优先次序来进行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