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开发的关系发展(doc35)-采购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9 页 共 34 页 以上单价含税 %。 5. 3 任何价格变化须经双方同意,确定生效日期,有关的订单或销售通知 (如有的话 ),应与最新的双方同意的价格一致。 5. 4 付款条件:在收到卖方开具的正本发票后 天内用电汇或信汇的方式付款。 此条件等同于 天结算。 6.支持与合作 6. 1 买卖双方确认依照采购商的采购方针,通过共同努力,向合作伙伴的方向发展目前的 型关系。 6. 2 卖方确认配合买方通过执行由买方 发起的供应商考核、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及供应商改进会议等不断保持进步,达到有关质量、企划及价格等目标。 6. 3 买方将每季度评估一次供应商的表现,更新其认可供应商名册及供应商关系 (商业型、优先型、合作伙伴型 ),如卖方表现不符合要求,买方将会反馈结卖方督促其改进。 6. 4 为发展新业务,买方鼓励合作伙伴型供应商早期介入买方的产品开发过程,卖方不得因此合作而收取费用。 6. 5 如买方提供了有关的设备、工具、测试仪器、模具等给卖方,卖方应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及维护,如有任何严重损坏应在 24小时内用传真或电子邮件正式知会买方,并经买方同意立即采取正确措施予以修复。 7.包装 7. 1 所有货品应按标准或买方认可的包装规格,用强度足够的卡通箍、塑料袋或桶、瓶等容器包 装,适应长途海运、邮寄、空运或汽车运输以及气候变化的要求,防潮、防震。 7. 2 包装说明: 代码说明 每件数量 包装方法 7. 3 交运货品 时应同时随货提供一份完整的装箱单或发货票,标明订单号、 品代码、数量及货品说明等。 7. 4 货品说明、代码及数量应清楚地标注在每件外包装及必须的内包装外面。 8. 发运及交货 8. 1 所有货品发运应严格符合买方发出的订单中明确的要求。 8. 2 交货条款: 8. 3 卖方必须在装船远完毕后 24小时内,以电报或传真向买方通知货物名称、数量、毛重、船名航班号及起运日期、预计到达时间等。 8. 4 对于工厂交货的情况,买方应通过定单提前知会卖方提货时间等,卖方报要求做好发货准备。 8. 5 对于买方提供的需循环使用的包装、运输材料、工具或设备等,卖方应予妥善保管,正确使用与维 修。 9.保险 9. 2 在 FOB或 C& F条件下,货品装运后由买方投保。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0 页 共 34 页 9. 2 在 CIF条件下,由卖方出资按 110%发票金额投保。 10.检验 10. 1 卖方应随货或提前将有关的出货检验报告或证明提供买方备查。 10. 2 买方按上面所述各方同意的质量、技术规格、订货及包装要求等进行收货并做来货检验。 10. 3 若来料不符合要求并确定退货,退货需按要求由卖方拉走或买方退出,本地货品一周内、国外货品一个月内退定。 10. 4 符来料不符合要求,使用紧急而被确定挑选,则卖方应立即组织挑选或由买方赶接组织挑选,因此发生的费用由卖方承担。 11.索赔 11. 1 除应由保险公司或船运公司承担的赔偿外,对任何涉及质量、技术规格或数量等方面不符合经双方同意的有关条款要求的情况,买方有权索赔予与补偿。 因此而发生的费用如检验、退货运输、补货费用、保险、仓储、装卸等应由卖方负担。 11. 2 一旦不符合的情况发生,买方将书面通知卖方,卖方有责任立即采取改进行动,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12.不可抗力 12. 1 若卖方因不可抗力,包括罢工、火灾、水灾、政府行动或禁令、或其它任何不可合理控制的理由,不能按商定要求按时供货,卖方应在事先两天内知会买方,并在事发 14天内邮寄由当地政府签发的事发证明给买方。 12. 2 即使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卖方仍有责任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恢复供货。 若卖方在事发后两周内仍不能履行合同责任。 买方有权按合同弃权处理。 13.违约或取消会员 13. 1 若卖方未能履行合同所定的任何重要条款,如无合理解释,买方有权终止合同或拒收货品。 13. 2 若买方要取消或终止合同或订单,而其理由超出卖方所能接受的范围,卖方有权要求予与赔偿因此而发生的损失。 14.份争解决 14. 1 本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发生的一切争议均应通过友好协商解 决,如不能解决,双方当事人可选择仲裁或法院诉讼方式解决。 14. 2 双方选择仲裁时,应另行达成仲裁协议,并确定仲裁机构。 14. 3 如果选择诉讼,应按中国法律的规定确定受理案件的诉讼法院。 15.其他 15. 1 未经允许,任何一方不得将对方的商业秘密或其他情报以口头、书面、出示或其他任何方式借用、转让或泄漏给第三方。 对于 OEM及分包产品,如有必要,双方可另立知识产权协议。 本合同中英文一式两份,由双方在原件上签字,各执一份。 授权签字: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1 页 共 34 页 (买方 ) (卖方 ) 日期: 日期: 第三章 采购的职能与机构的重组与完善 采购的基本使命是以尽可能便宜的价格取得完全符合企业需要 (包括质量、交货等 )的产品。 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对采购活动所采取的措施称为采购管理。 本章从采购的基本任务和职责出发,划分了采购的工作范围。 提出了采购机构的设置 原则及方法。 第一节 采购工作概述  采购机构的设计原则 性质和规模相适应 采购机构的设置同企业的性质、产品、规模等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化工企业的原材料通常需要一些专业人员采购,而且往往直接向最高层领导汇报;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能只设置一个简单的供应部门负责原材料及设备的采购,而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则常设有集团采购部或中央采购处及其分支机构。 目标及采购方针、目标及采购的职权范围相适应 采购机构设置的第二个原则是。 比如说企业产品质量不好,而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而改进供应 商原材料质量的责任完全在采购部门。 那么采购部门就应配备相应的品质工程师,或者赋予采购部门以相应的职能使其能协调指挥相关部门的人员参与供应商质量改进。 的管理水平相适应 如果一个企业导入了 MRP系统 (Material Requirement P1anning, 而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1aning通常称作 MRP Ⅱ ), 那么采购的需求计划、订单开具、收货跟单均可通过计算机按 MRP系统的要求进行操作控制 , 其采购机构的设置显然有别于手工作坊式的企业。 “ 因人设事 ” 与 “ 因事设人 ” 的原则结合起来 重点着眼于 “ 因事设人 ” ,同时考虑主要人员的实际水平等因素适当进行平衡,以利于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资源效益,取得最好的采购绩效。  影响采购机构设置的主要因素 影响采购机构设置的因素 采购的上级主管 最高管理层 生产 /制造部门 企划部门 财务部门 采购的价值及比重 高 ▲ ▲ 低 ▲ ▲ 技术水平 (复杂性 ) 高 ▲ ▲ 低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