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统计方法(ppt82)-质量工具(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项目有气孔、未充满、偏心、形状不佳、裂纹、其它等项。 记录一周内某班所生产的产品不良情况数据,并分别将不良项目归结为表 排列图:例 2 某部门将上月生产的产品作出统计,总不良数409个,其中不良项目依次为: 排列图:例 2 排列图:练习 序号 产品 不良品 占不良总数比率(%) 累积比率(%)1 A 1302 B 353 C 104 D 85 其他 12合计 195上例中主要不良品为破损,此破损为当月份生产许多产品的破损总和,再将产品类别用柏拉图法分析如下: 排列图:练习 序号 产品 不良品 占不良总数比率(%) 累积比率(%)1 A 130 2 B 35 3 C 10 4 D 8 5 其他 12 100合计 195 100 排列图:练习 不良数 50 100 150 200 比率 % % % % % % 20 40 60 80 100 A B C D 其他 排列图的应用 利用排列图寻找产品质量的改善重点; 利用排列图验证改善产品质量的效果; 之前 100% 之后 100% 实现的改善 排列图的应用 利用排列图对产品质量进行分层研究; A B C 因果图 因果图 A causeandeffect(Camp。 E) diagram is a picture posed of lines and symbols designed to represent a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effect and its causes. It was developed by Dr. Kaoru Ishikawa(石川磬) in 1943 and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an Ishikawa diagram or fishbone diagram because of its shape. 某项结果之形成,必定有其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原因来。 因果图 Quality Characteristic people materials Work methods environment Equipment Measurement 因果图 运用因果图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质量问题。 因果图再质量管理活动中,尤其是在 QC小组、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外观 不良 人员 技术不佳 粗心 缺乏培训 无品质观念 因果图(练习) 粗糙度低 人 料 法 环 机 技术不熟练 未按规定磨刀 原料混杂 原料太硬 进刀量规定不合理 车间地面振动大 照明不好 机床导轨松动 机床轴承磨损 因果图(练习) 粗糙度低 人 料 法 环 机 技术不熟练 未按规定磨刀 原料混杂 原料太硬 进刀量规定不合理 车间地面振动大 照明不好 机床导轨松动 机床轴承磨损 对策表 对策表 当利用鱼刺图确定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后,有必要采取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以达到质量改进的目的。 这时,可以采用对策表的方法。 用以针对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对策或措施,作为实施时的依据。 对策表的目的 对策表的格式 序号 主要原因 对策 执行人 验证人 期限 要求1 操作者不能掌握 □组织学习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理论和公差原理;□ 厖.2 设备精度偏低 □ 做好日常维护□ 点检3 测量误差较大 □ 及时将量具送计量室检定 、校准;□ 统一并选定正确的测量方法, 减少测量误差;4 切削余热影响尺寸精确度 □ 加工时注意工件温度,最后 一刀加工在工件温度正常时 进行。 计量值数据的处理 由抽样或试验收集得到的计量值数据中,蕴存着产品质量特性的大量信息,但未经处理和归纳时,是分散而不规则的。 只有经过处理和归纳后,信息才能显示出来。 处理计量值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列表和作图,通过这些表和图就能够大体看出数据所代表的产品质量特性。 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是一种把分散和不规则的数据,整理成一个能顺着其度量的尺度,清楚地显示出该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 频数分布表 测定 100只螺栓的外径所得到的 100个计量值数据(略)。 组号 下界限 ~ 上界限 组中值 频数符号 频数1 ~ 12 ~ 23 ~ 74 ~ 135 ~ 246 ~ 257 ~ 168 ~ 109 ~ 110 ~ 1∑ 100频数分布表。质量统计方法(ppt82)-质量工具(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t variable, 因变量 Depth, 深度 Derivative matrix, 导数矩阵 Derivativefree methods, 无导数方法 Design, 设计 Determinacy, 确定性 Determinant, 行列式 第 12 页 共 41 页 此资料来自 Determinant, 决定因素 Deviation, 离差 Deviation from average
连续更改( ) 70 有效图纸 () 71 风险控制计划 () 72 质量一览表 () 73 主要技术和功能特性 () 74 原型检查报告 () 75 校正测试报告 () 76 检查成套工具零件的报告( ) 77 汽车综合开发 () Q/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第 5 页 共 10 页 序号 程序文件 表单名称 保存单位 保存期 78 《项目策划管理程序》 发展开发计划 () 项目组和 技术管理部
品的使用保管) 1. 乙方应在富有责任心的管理者的管理下 ,在甲方同意的场所和指定用途使用供给品和出借品,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将这些物品转为他用,或向第三者出借及自行处理。 2. 对供给品和出借品,乙方必须对进出余额进行记录,在每月甲方规定的日期,对供给品和出借品进行盘点,并报告甲方。 3. 与乙方协商后,甲方有权进入乙方的事业所,检查供给品和出借品的保管情况,并对其进行盘点。 4.
和考虑的方面; 产品质量必须考虑到企业的所有受益者的期望和需要; 企业内的所有部门都有一定的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是消费者定义的,并非技术标准越高越好,而应保持适宜性和较高的使用价值,即充分恰当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各种明确或隐含的需求
条件下,显然仅仅依赖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也不能满足社会进步要求。 1961 年,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的概念。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上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日本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引进了美国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有所发展。 最突出的是他们强调从总经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工人
对一次性购买或当购买量很小时,买主应在批准产 品投入使用前对其做详细的检查和检验。 □ 能力评价方法 既然能力评价是一种采购功能,采购部门要对这一活动负总的责任。 通常,由公司的专家访问分供方或卖主的工厂。 在组织这一访问之前,应要求分供方或卖主提供关于其生产设施、组织、人员和财政等方 对供应商的评定需要有不同领域,如加工工程、质量控制和财政方面的专家参加,在采购部门可能缺少一些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