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经济性-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件邮件送错 每 天 15 分钟供水不安全 每 7 个月 有 1 次供水不安全 每 周 5000 个不正确的手术 每 周 每 月 7 小时停电 每 34 年 有 1 小时停电 每 年 20 万次错误处方 每 年 68 次错误处方 [表1] 但是,对 6σ ( SIGMA)质量的理解仅仅就是 ,会产生偏差,许多组织和质量专家认为,似乎 6SIMGA 管理更适合于大批量,大规模产品的行业,适合于管理有相当基础的企业和组织。 因此,不妨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经济性角度,用财务语言,可以表明推行 6SIGMA 管理的重要性(见表 2) 4σ 水平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 15%~25% 5σ 水平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 5%~15% 6σ 水平 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 1% [表2] 每个组织和企业都有成本核算,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想改进业绩,不断减少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率, 6SIGMA 管理就是一个务实、有效的途径。 因此,6SIMGA 质量从经济意义上讲,对每一个欲改进其业绩的企业都适用。 四、 6SIGMA 管理原则 自 20 世纪 30 年代在贝尔试验室诞生 SPC(统计过程控制)等质量方法以来,美国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二战后帮助日本恢复了经济,并在 20 世纪 80 年代质量危机 时帮助美国工业从日本那里赢回了部分市场份额。 虽然有这些成功的案例,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在质量和财务业绩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虽然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了各种质量方法,但却极少有公司报告其对利润方面有明显影响。 美国《质量进展》杂志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传统的质量活动对 财务业绩的影响并不象想象中那样明显,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得主并不比其他的一些公司业绩好。 有些质量改进方面做得好的公司,其关键的财务指标并不一定能获得改进。 这使得许多公司的高层们开始怀疑他们推进质量活动的动力了,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目前的经营环境要求我们改进对质量的理解,需要一个更明确的定义。 这个定义能使企业的质量活动同时为顾客、员工、所有者和整个公司创造价值和经济利益。 6SIGMA 正是这样一种质量实践,它注重质量的经济性,当我们投资改进有缺陷的过程,原先质量低下时的高成本下降,上升的顾客满意度又挽回部分原 来失望的顾客。 同样,它又会促进顾客对其产品的购买,从而带来年收入的增加。 因此, 6SIGMA 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 在任何时候,顾客满意的情况对组织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着组织的市场份额,因此也可以说决定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组织要取悦于它的顾客,可能需要很大的投入。 换句话说,对顾客有益的不一定会对组织有益。 但大部分组织毕竟是以赢利为目的,通常管理层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这个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