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概论(ppt23)-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式从事生产,达到“高质量、低成本”的经营 目标;质量要讲效益,要创造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质量 管理不仅是一种职能,一种方法,而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根本内容 ● 日本人早已将 TQC同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日本金田数正教授在 《 现代管理科学丛书 》 著作中,把质量管理称为是“经营技术基础之一”;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 在其 《 质量管理入门 》 中高度概括地指出: TQC是经营的一种思想革命,是新的经营 哲学。 他们认为: TQC是一门在经营诸要素中,特别重视质量的管理学说;是即使企 业赢利也必须以造福社会(用户满意)为前提的新的经营哲学。 因此,强调 TQC的整体性、全面性,他们不是把 TQC看作一项专业管理,而是看 作紧密围绕经营目标(质量、利润、产量、交货期、售后服务)以及企业和社会效益 等进行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模式。 11 五 ISO9000现象的出现 1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及 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2 ISO9000的产生与发展 3 ISO9000现象 4 ISO9000浪潮对企业的益处 12 1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及 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 成立于 1947年 ● 由 90多个国家级团体参加的国际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性质的标准化机构(非政 府组织),我国于 1978年成为 ISO正式成员 ● 宗旨: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便于国际物资的交流与互助,并扩 大在文化、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 主要活动:与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紧密配合制定全球协调一致的 ISO国际标准 协调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 报导国际标准化的交流情况,同其它国际性组织合作研究标准化有关问题 ● 组织: ISO按专业性质设定技术委员会( TC)负责起草各种标准 各 TC又根据工作需要设若干分技术委员会( SC)和工作组( WG) TC和 SC的成员分类 ● ISO/TC176——1979年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称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 组织: 42个 p成员, 21个 O成员 下设 3个分技术委员会 SC和 10个 WG ﹡ 工作范围:覆盖了国际贸易中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质保要求的 80%——90% ﹡ 在 ISO发布的 7000多个国际标准中仅 88年一年。 TC176制定 ISO9000族系列标准占全 年标准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P成员 ——参加成员(参与技术工作) O成员 ——观察成员(不参与技术工作但可了解作情况和获取有关信息资料) 13 2 ISO9000的产生与发展  产生:为了满足商业和工业的使用要求以及国防工业 的需求,世界上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分别在质 量体系领域制定了国家标准或多国标准。 这些 标准尽管在传统上有某些历史性的共同点,但 在细节上存在许多差异。 在名词术语方面也存 在不一致甚至混乱的现象,不能广泛的应用于 国际贸易。 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不得不付出巨 大的努力去满足合同中形形色色的质量体系要 求。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国际化成为各国的 迫切要求  1987版 ISO9000系列标准  1994版 ISO9000系列标准  2020版 ISO9000系列标准 14 1987版 ISO9000族标准  ISO——TC176先后用了五年时间在总结各国质量保证经验的基础上, ISO8402〈 质量 ——术语 〉 国际标准; ISO9000、 900 900900 9004五个国际标准,统称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