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ppt3521世纪的新质量观念-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效。 质量的统计控制方法成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 统计质量统计强调对生产制造过程的预防性控制 ,使质量管理由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 , 发展到突出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工序管理 , 成为进行生产过程控制强有力的工具。  但由于统计质量管理过分强调统计方法,忽视组织管理和生产者能动性,致使人们误认为 “ 质量管理好象就是数理统计方法 ” 、 “ 质量管理是少数数学家和学者的事情 ”。 影响质量管理方法的普及,限制了它的发展。 三、全面质量管理  进入 20世纪 50年代之后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 工业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 , 工业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  美国的 “ 阿波罗 ” 飞船零件 560万个,如果零件的可靠性只有 %,则飞行中就可能有 5600个机件要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全套装置的可靠性要求在 %,在 100万次动作中,只允许失灵一次,连续安全工作时间要在 1亿到 10亿小时。  如此要求,单靠统计方法控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要对设计、准备、制造销售和使用等环节都进行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工具。 这样,新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形势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质量管理从 SQC向便高级的全面质量管理发展。 促使全面质量管理出现的直接原因 (1). 产品性能的高级化 、 结构的复杂化和品种规格的多样化 , 对产品质量 , 尤其是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单纯依靠统计方法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控制难以解决。 (2). 自泰勒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管理科学出现了各种学派。 其中梅约的 “ 行为科学 ” 和西蒙的 “ 决策理论 ” ,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较大。 它们都强调企业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张实现 “ 工业民主 ” 促使全面质量管理出现的直接原因  质量管理出现了: “ 依靠工人 ” 、 “ 自主控制 ”的 “ 无缺陷运动 (Zero Defects, ZD) ”和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QC小组活动 ) ”等,这些活动促使质量管理逐渐成为一项大家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 (3). 50年代未开始,由于 “ 保护消费者利益 ” 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迫使政府制定法律,制止企业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的劣质品。 制造企业不但要提供性能符合质量 标准规定的产品,而且要保证售后 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等。 质量保证成了质量管理中的一 促使全面质量管理出现的直接原因 167。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内容 一 、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以用户为中心 , 坚持 “ 用户至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