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砂糖的制作(doc16)-作业指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7 页 共 15 页 e) 化工工业:生产合成树脂、塑料、油漆、涂料、表面活性剂(蔗糖脂)等; f) 日常食品:直接食用或饮料中添加。 5 产品典型流程 我国生产白砂糖的企业,除少数碳酸法制糖外,几乎都是亚硫酸法制糖。 典型的亚硫酸法制糖流程(见附图一)。 6 关键质量活动 硫熏中和 在蔗汁中加入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的操作称为硫熏,在加入了二氧化硫的蔗汁中再加入石灰乳,使蔗汁中的亚硫酸与氢氧化钙作 用而使蔗汁接近中性的操作称为中和。 硫熏中和的作用在于改变蔗汁的氢离子浓度,使它达到某些非糖分的凝聚点,生成沉淀。 同时亚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会生成大量亚硫酸钙沉淀,这些新生成的沉淀能够吸附蔗汁中的胶体和色素一起沉降而除去,使蔗汁得以清净。 硫熏中和工序主要应控制 :石灰乳浓度、二氧化硫含量、混合汁加热温度、加入的辅助澄清剂(絮凝剂、磷酸、蔗糖脂等)量和混合汁量均衡稳定。 各控制点控制要求 : 石灰乳浓度 10— 15 O BX。 二氧化硫含量通过测定,硫熏强度 16— 22MI。 混合汁加热温 度 55— 65 O C。 磷酸总值 350— 400ppm。 中和汁 PH 值(以清汁计 — ); 二次加热温度 (中和汁 ) 100— 104 C,加絮凝剂量 1— 2 ppm。 煮糖 煮糖是把各种物料,如糖浆、种子(糖糊)、甲原、甲洗、乙原等,通过配料逐步浓缩把糖浆中的蔗糖以结晶形态提取出来,最大限度地把糖分收回,达到高回收、多产糖、产好糖的目的。 煮糖一般采用三次煮糖制度 ,需煮制甲糖膏、乙糖膏、丙糖膏、种子。 在煮制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5 页 过程中应控制煮糖罐的真空度、汽压、罐内温度、各种物料的入 罐温度、浓度。 甲糖膏以种子(糖糊)为底料,用糖浆、甲洗煮制而成;乙膏以种子(糖糊)为底料,用甲原蜜、甲洗蜜煮制而成;丙膏以种子为底料,用乙原蜜煮制而成;种子以糖浆或甲洗蜜为底料,用糖浆、甲洗蜜煮制而成。 各控制点的控制要求 : a) 煮糖罐真空度 ≥。 b) 罐内温度≤ 70O C。 c) 用汽压力 —。 d) 糖膏煮制过程:先入高纯度物料,后入低纯度物料,并且逐步浓缩,真空稳定; e) 放糖指标:甲膏纯度 81— 85%, 锤度 92— 95%;乙膏纯度 64— 72%,锤度94— 97%; 丙膏纯度 46— 52%, 锤度 98— 104%; f) 在煮制过程中要控制好过饱和度,即罐内糖膏浓度,使糖膏晶粒逐渐长大,不产生伪晶、姑晶等,使晶体均匀一致。 分蜜 经煮糖和助晶后的糖膏,仍然是蔗糖晶体和母体的混合物。 为了将蔗糖晶体从糖膏中分离出来,必须进行分蜜操作。 分蜜是利用分蜜机(离心机)把糖膏中的晶体和糖蜜分开 ,得到产品 (白砂糖、糖糊 ),原蜜和洗蜜再进行回煮。 分蜜必须要有足够的水、汽量进行洗糖、且喷洗均匀。 分蜜工艺的控制要求 : a) 分蜜用汽压力 —。 b) 用汽温度 160— 180O C; c) 用水清洗器温度 80— 85O C; d) 糖层厚薄要一致,分蜜量均匀,喷水喷的均匀,原蜜洗净,汽洗到无水滴即可。 7 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15 页 序号 主要过程的关键 质量活动 对应标准条款 通常涉及的职能部门 /单位 审核要点和取证方法 1 质量方针的制定 最高管理层 ●应对白砂糖的卫生质量作出承诺。 ●取证方法 :查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 外包过程的识别 最高管理层 生产管理部门 ●查企业存在哪些外包过程 ? ●通常的外包过程有委托检验产品 (如检验卫生指标等 );外委校验监测 和测量设备;外委检修大型设备;外包运输甘蔗或白砂糖等。 ●有的企业直接管理甘蔗地,有的外包给蔗农,应有不同的控制方法。 ●取证的方法:查外包过程的识别资料及控制方法。 3 有重要能力要求的 岗位 人事部门 ●查人事部门是否确定需要有学历、经历、专业能力、经验等要求的岗位。 ●重点查农务科人员具备判断甘蔗成熟度、新鲜度、糖分含量等的能力。 ●重点查关键工序(如硫熏中和、煮糖、分蜜等)等操作人员的能力。 ●重点查检验人员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分析能力。 ●查需要凭经验的操作(如煮糖)人员 的能力。 ●取证方法:查资料,并到现场按要求查各类人员是否达到能力要求。 4 5 资源的提供 工作环境的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砂糖的制作(doc16)-作业指导(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