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ppt80)-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合格品 不合格品。 二、检验状态的标识与管理 根据检验的四种状态 , 划出四个区域 ,分别存放不同检验状态的物品 检验状态的标识总是与物品在一起 , 可采用标记 、 标签 、 印章 、 合格证等方式。 标识中明确:物品名称 、 型号规格 、 生产日期 、 人厂入库日期和数量 、 检验人员姓名及编号 、 检验时间 、 检验结论等 三、不合格品管理 1. 不合格品的分类 : 废品 次品 返修品 2. 不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 3. 不合格品的隔离 4. 不合格品的处理 Part 5 抽样检验方法 • 一、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 二、批质量和抽样方案 • 三、抽样方案的分类 • 四、随机抽样方法 • 五、接收概率 • 六、抽样特性曲线 • 七、抽样方案的风险及抽样方案的确定 全数检验 1. 定义 —— 又称为 100%检验,它是对一批产品逐个进行的检验 2. 目的 —— 将产品区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两大类,确保不合格品不出厂或不转序,但检验的花费很大 批质量 一批产品的质量以不合格品率 (或缺陷数 )来衡量 式中: P为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D为批产品中不合格品个数 N为批产品的总数 %100 NDP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 —— 在抽样检验时,合理确定样本容量和有关接受准则的一组规则 抽样方案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 样本容量 n和合格判定数 (即判定标准 )C 如果一批产品的合格性判定标准用不合格品率 P0来表示,则 C和 P0的关系为: C=n P0。 如果全检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大于 C,则可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三、抽样方案的分类 • 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 : 计数抽检方案 计量抽样方案 • 按抽样方案制定原理分 : 标准型抽样方案 挑选型抽样方案 调整型抽样方案 连续生产型抽检方案 • 按检验次数分: 一次抽样方案 二次抽样方案 多次抽检方案 挑选型抽样方案 对被判为不合格的批进行全数检验,将其中的不合格品换成合格品后再出厂 适用于不能选择供货单位时的收货检验、工序间的半成品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 如果不合格批可以废弃、退货或降价接受,不宜应用这种抽样方案 破坏性检验不能应用该方案 调整型抽样方案 根据产质量量的好坏来调整检验的宽严程度:  在产质量量正常时,采用正常抽检方案  产品质量变坏或生产不稳定时,采用加严抽检方案,以保证产质量量  当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时,换用放宽抽检方案,以鼓励供货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检验费用 在连续购进同一供货者的产品时,如果选用这种抽样方案,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连续生产型抽检方案 受检对象不要求形成批,而是逐个从检验点顺序通过。 检验先从逐个全检开始,当合格品连续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转入每隔一定数量产品的抽检;如果出现不合格品,就再恢复连续全检 适用于连续流水线型生产中的检验 可以保证产品不合格品率达到一定要求 一次抽样方案 从待检批 (数量为 N)中抽取一个样本 (容量为 n),并对样本进行全检;将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 d与规定的判定数 C进行比较;如果 d≤C,则判定待检批合格;如果 dC,则判定待检批不合格 通常,采用记号 (N, n, C)或 (n, C)来表示一次抽样方案 二次抽样方案 从待检批 (数量为 N)中最多抽取两个样本 (容量分别为n1和 n2),据此做出批质量合格与否的判断 抽检程序:首先从批量 N中抽取样本 n1,并进行全检。 如果样本 n1中的不合格品数 d不超过第一合格判断数 C 1,则可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如果 d 1不仅大于 C 1,而且还大于第二合格判定数 C 12,则可以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如果 d 1大于 C 1,但小于 C 2,则进行第二次抽样,样本含量为 n12,设全检后的不合格品数为 d12。 如果 d1十 d2≤C2,则可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如果 d1十 d2 C2,则可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二次抽检方案常用记号 (N, n1, n2, C 1, C 2)来表示 多次抽检方案 二次抽检方案的扩展 例如,对于三次抽检方案,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