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ppt80)-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合格品 不合格品。 二、检验状态的标识与管理 根据检验的四种状态 , 划出四个区域 ,分别存放不同检验状态的物品 检验状态的标识总是与物品在一起 , 可采用标记 、 标签 、 印章 、 合格证等方式。 标识中明确:物品名称 、 型号规格 、 生产日期 、 人厂入库日期和数量 、 检验人员姓名及编号 、 检验时间 、 检验结论等 三、不合格品管理 1. 不合格品的分类 : 废品 次品 返修品 2. 不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 3. 不合格品的隔离 4. 不合格品的处理 Part 5 抽样检验方法 • 一、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 二、批质量和抽样方案 • 三、抽样方案的分类 • 四、随机抽样方法 • 五、接收概率 • 六、抽样特性曲线 • 七、抽样方案的风险及抽样方案的确定 全数检验 1. 定义 —— 又称为 100%检验,它是对一批产品逐个进行的检验 2. 目的 —— 将产品区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两大类,确保不合格品不出厂或不转序,但检验的花费很大 批质量 一批产品的质量以不合格品率 (或缺陷数 )来衡量 式中: P为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D为批产品中不合格品个数 N为批产品的总数 %100 NDP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 —— 在抽样检验时,合理确定样本容量和有关接受准则的一组规则 抽样方案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 样本容量 n和合格判定数 (即判定标准 )C 如果一批产品的合格性判定标准用不合格品率 P0来表示,则 C和 P0的关系为: C=n P0。 如果全检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大于 C,则可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三、抽样方案的分类 • 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分 : 计数抽检方案 计量抽样方案 • 按抽样方案制定原理分 : 标准型抽样方案 挑选型抽样方案 调整型抽样方案 连续生产型抽检方案 • 按检验次数分: 一次抽样方案 二次抽样方案 多次抽检方案 挑选型抽样方案 对被判为不合格的批进行全数检验,将其中的不合格品换成合格品后再出厂 适用于不能选择供货单位时的收货检验、工序间的半成品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 如果不合格批可以废弃、退货或降价接受,不宜应用这种抽样方案 破坏性检验不能应用该方案 调整型抽样方案 根据产质量量的好坏来调整检验的宽严程度: 在产质量量正常时,采用正常抽检方案 产品质量变坏或生产不稳定时,采用加严抽检方案,以保证产质量量 当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时,换用放宽抽检方案,以鼓励供货者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检验费用 在连续购进同一供货者的产品时,如果选用这种抽样方案,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连续生产型抽检方案 受检对象不要求形成批,而是逐个从检验点顺序通过。 检验先从逐个全检开始,当合格品连续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转入每隔一定数量产品的抽检;如果出现不合格品,就再恢复连续全检 适用于连续流水线型生产中的检验 可以保证产品不合格品率达到一定要求 一次抽样方案 从待检批 (数量为 N)中抽取一个样本 (容量为 n),并对样本进行全检;将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 d与规定的判定数 C进行比较;如果 d≤C,则判定待检批合格;如果 dC,则判定待检批不合格 通常,采用记号 (N, n, C)或 (n, C)来表示一次抽样方案 二次抽样方案 从待检批 (数量为 N)中最多抽取两个样本 (容量分别为n1和 n2),据此做出批质量合格与否的判断 抽检程序:首先从批量 N中抽取样本 n1,并进行全检。 如果样本 n1中的不合格品数 d不超过第一合格判断数 C 1,则可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如果 d 1不仅大于 C 1,而且还大于第二合格判定数 C 12,则可以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如果 d 1大于 C 1,但小于 C 2,则进行第二次抽样,样本含量为 n12,设全检后的不合格品数为 d12。 如果 d1十 d2≤C2,则可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如果 d1十 d2 C2,则可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二次抽检方案常用记号 (N, n1, n2, C 1, C 2)来表示 多次抽检方案 二次抽检方案的扩展 例如,对于三次抽检方案,可。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ppt80)-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验文件中应有详细的论述和明确的规定,对检验人员,需做的是抽样、检查、比较和判断。 如图 23 所示。 抽样 全检 比较 判断 检查批 样本 不合格数 批合格判断 Ac, Re 图 2 – 3 抽样检验 逐批检查后的处置:判为合格的该整批接收。 若为不合格批,一般采取拒收。 拒收的不合格批可以进行全检,将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再次提交检查。 再次提交的检查批,是使用正常还是加严,视情况而定。
工的责任,包括制造、研发、服务、销售等各部门以及企业的领导,全体员工都应被要求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质量成本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质量的提高往往要以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管理等成本的追加为代价,这最终会抵消质量提高所带来的利润优势。 特别是当产品质量普遍得到提高,使竞争者处于大致相同的质量水平时,如何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质量成本 一方面
优越 —— 企业文化重组 • 每一员工都在寻求提高质量的途径。 • 始终如一地面向客户并最大限度地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这一流程中所有重要程序。 • 产品的 35%都优于竞争要求。 • 次品率低于 100ppm, 废品率返工率都低于 %。 • 生产过程极为稳定, Cpk通常为 2。 只有约 13%的企业 处于这一层次 SAIC 序号: ZB06 页次: 24 日期: 质量理念培训 产品质量保证手段废
(引出 ) 到 2020年底出厂合格率达 100% 系统管理 (引出 ) 2020年底通过 ISO9000族审核认证 顾客满意 (引出 ) 顾客投诉率低到1% 2. 组织的现状及未来的需求。 (不能高不能低 ) 3. 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需要。 (协调、引导、相适应 ) 4. 管理评审的结果。 考虑其结果针对问题点制定质量目标,就能使质量目标更有针对性,其实现后也就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更好的改进
可 调任其他工作 ; 5.经常 总结与推广 检验工作 经验 ,提高检验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如对典型错检、漏检,组织检验人员讨论分析,找出原因,提出防止再发生的措施等。 对检验员的要求 14 ( 三 ) 粗心大意性误差的防止措施 粗心大意性误差产生原因是: 1. 检验项目 精度要求高 , 精神 过于 紧张 ; 2. 生产 任务重 、 时间紧 、 车间急催检验 ,责任心不强或经验不足 ; 3.
检验 (FQC) 1 、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最终检验指导书、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反馈 . 注 :只有质量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都完成且合格之后 ,产品才能转序或入库 . 25 七 、 出货检验 (OQC) 1 、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