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培训讲义第六章检验数据处理-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 调任其他工作 ; 5.经常 总结与推广 检验工作 经验 ,提高检验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如对典型错检、漏检,组织检验人员讨论分析,找出原因,提出防止再发生的措施等。 对检验员的要求 14 ( 三 ) 粗心大意性误差的防止措施 粗心大意性误差产生原因是: 1. 检验项目 精度要求高 , 精神 过于 紧张 ; 2. 生产 任务重 、 时间紧 、 车间急催检验 ,责任心不强或经验不足 ; 3. 在检验工作中 , 情绪不好或抱着满不在乎的态度。 对检验员的要求 15 防止粗心大意性误差的措施有: 1. 把 复杂 的检验 项目 内容, 分解 成若干个简单的检验内容; 2. 采用不易出错 的检验 方法 ; 3.采用 自动化检验装置 ; 4.采用 感官放大器。 如放大镜、扩音器或其他检测放大器或装置; 5. 建立标准样品或标准件 ; 6. 采用通用或专用量、器具 ; 7. 合理安排 检验员的 工作时间 ; 8.保持检验 工作场所的良好工作秩序。 对检验员的要求 16 对检验员的要求 ( 四 ) 程序性误差的防止措施 程序性误差 是指生产不均衡 、 管理混乱造成的检验误差 , 如生产安排在月初松 , 月末突击 、 被检产品过于集中 , 待检产品和已检产品放置混乱 , 标志不清 , 造成混淆。 17 防止程序性误差的措施有: 1. 加强企业管理 , 实现均衡生产; 2. 分区堆放 , 将已检 、 待检产品按指定区域堆放 , 有明显界限 、 标志 , 防止误用; 3. 将不合格品 、 返修品等分别明显标识 , 以示区别 , 防止调度错误; 4. 按照产品质量水平 , 实行发放合格证 . 优质品证的办法; 5.建立调度人员责任制,严格执行调运手续 对检验员的要求 18 第四节 如何处理检验数据 在对产品某些特性进行了多次测量的一批数据中 , 有时个别明显地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值的范围 , 即异常值 . 判别异常值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 物理判别法 在测量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发现因疏忽失误造成的可疑数据 , 应当时就剔除。 但要在原始数据上注明剔除的原因。 2. 统计判别法 统计判别法有多种,基本方法是给定一个置信水平,找出相应的区间,凡在这个区间外的数据,就判定为异常值,予以剔除。 统计判别法有拉依达准则,尚维纳准则,格拉布斯准则,狄可逊准则等。 19 有效位数应由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确定。 在计算算术平均值时 , 若四个以上数相平均 , 则平均值的有效位数可增加一位。 对于测量结果和评定测量结果精确度的不确定度值的两个数的末位应取得一致。 如: , 应写成 177。质量检验培训讲义第六章检验数据处理-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引出 ) 到 2020年底出厂合格率达 100% 系统管理 (引出 ) 2020年底通过 ISO9000族审核认证 顾客满意 (引出 ) 顾客投诉率低到1% 2. 组织的现状及未来的需求。 (不能高不能低 ) 3. 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需要。 (协调、引导、相适应 ) 4. 管理评审的结果。 考虑其结果针对问题点制定质量目标,就能使质量目标更有针对性,其实现后也就可以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更好的改进
合格品 不合格品。 二、检验状态的标识与管理 根据检验的四种状态 , 划出四个区域 ,分别存放不同检验状态的物品 检验状态的标识总是与物品在一起 , 可采用标记 、 标签 、 印章 、 合格证等方式。 标识中明确:物品名称 、 型号规格 、 生产日期 、 人厂入库日期和数量 、 检验人员姓名及编号 、 检验时间 、 检验结论等 三、不合格品管理 1. 不合格品的分类 : 废品 次品 返修品
验文件中应有详细的论述和明确的规定,对检验人员,需做的是抽样、检查、比较和判断。 如图 23 所示。 抽样 全检 比较 判断 检查批 样本 不合格数 批合格判断 Ac, Re 图 2 – 3 抽样检验 逐批检查后的处置:判为合格的该整批接收。 若为不合格批,一般采取拒收。 拒收的不合格批可以进行全检,将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再次提交检查。 再次提交的检查批,是使用正常还是加严,视情况而定。
检验 (FQC) 1 、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最终检验指导书、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反馈 . 注 :只有质量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都完成且合格之后 ,产品才能转序或入库 . 25 七 、 出货检验 (OQC) 1 、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
告质量体系活动和有效性,管理者收到所有部门用通用的业务语言表达的结果。 (1)总则 一些组织发现用系统的质量财务报告程序来报告财务收益是有用的。 特定组织选择和使用的财务报告方法将取决于其自身结构、活动及质量体系完善的程度。 (2)方法 有各种收集、提供和分析财务数据要素的不同方法。 a)到 c)所给的方法是有用的,但并不排除其他方法,或这些方法的组合。 ① 质量成本方法
“ 不 ” 原则 : 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生产不合格品。 不流转不合格品 . 25 六 、 最终检验 (FQC) 1 、 主要职责 :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 (如质量计划、最终检验指导书、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反馈 . 注 :只有质量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都完成且合格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