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意识教育(ppt96)-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三) TQM内容  具体内容包括 :① 所有部门都参加的质量管理,即企业所有部门的人员都学习、参与质量管理。 为此,要对各部门人员进行教育,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②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即企业的经理、董事、部课长、职能人员、工班长、操作人员、推销人员等全体人员都参加质量管理,并进而扩展到外协、流通机构、系列公司。 ③综合性质量管理,即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同时推进成本管理 (利润、价格管理 )、数量管理 (产量、销量、存量 )、交货期管理。 (四)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1)强调一个组织要以质量为中心 ● 管理范围由单纯产品质量扩展为工作质量 ● 强调企业的一切经营工作都要以质量为中心 ( 2)强调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 3)强调全员的教育与培训 ● 重在工作质量 ● 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质量 ● 通过全员培训 \教育提高人的素质 全企业各部门的(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4)科学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专业技术,组织管理和统计方法的结合。 数理统计方 法的运用是现代质量管理是区别于传统质量管理的最明显标志之一,运 用统计等数学方法揭示质量形成和运动的客观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 描述,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最新成果来解决质量问题 ( 5)强调最高管理者的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 ( 6)强调谋求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 质量的竞争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 ● 特别是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和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当前,各国许多主 要公司和企业,都在使自己的产品达到第一流质量而采取有效的对策 ● 质量不仅是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手段,而且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安全和 生存环境的防御力量。 质量改进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减少损失、 增加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 ( 五) 质量管理发展趋势 ● 现代经济使开放性的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世界性的经济合作,是每个国 家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条件。 国家间的相互 依 赖更加紧密。 技术、物资、人才、信息间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通 有 无 是 现代经济的重要特点。 质量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 ● 当今时代是一个质量竞争的时代,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预言: 21世 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决定竞争力的高低, 成为和平占领市场的最有力武器 ● 美国的专家提出了“质量要革命”的口号,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用枪炮,不流血的商业战,其主要武器就是产品质量 二) 质量是全球追求的目标 1日本 ●日本的经济振兴就是从抓质量开始的 ●日本社会已形成重视质量,为生产世界上第一流的产品而努力的风 尚。 同时,也引起日本整个社会服务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变化。 质量 使日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能力,给日本的国民经济 带来极大的利益,也是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从美国学习了质量管理,但青出于蓝而胜于兰,在某些方面超 过了美国。 美国质量控制学会顾问爱德华 施劳克说:“日本之所以 能将其以生产劣货而著称的形象,改变为一个以致力于优质产品而 闻名的民族,其主要原因是最高管理机构的人们,抱定决心要学会 质量控制到底是什么,还要学会被一般人认为是复杂而深奥的技 术。 ”朱兰博士说:“日本的经济振兴,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 美 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工人的智慧组织起来,而日本做到了” 2 美国 提出了“质量要革命”的口号,认为美国要重振经济,靠贸易保护不行,关键在于提高产品质量 3 英国 内阁协商委员会建立了全国性的质量信息中心;确定了国家对优质产品的奖励措施;加强了标准化工作;建立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加强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4 德国 特别重视产品质量,质量管理非常严格,在一定条件下宁肯牺牲一定产量,也决不放松质量,以确保用户对产品的质量信誉 5 中国 提出:“质量兴国”方针,并把提高质量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总之,全球已形成一个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浪潮。 许多国家政府和政治领 导人已经发动和实施国家质量政策,以提高本国生产力和经济活动,甚至在一 些非竞争领域,如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也推行质量政策,而使人民满意 三) “用户满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  满足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的产品并不一定是用户满意的产品。 日本人提出“用户是帝王”就是强调企业必须把满足用户需求作为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  不满意的顾客将会给企业带来麻烦。 英国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不满意的顾客中只有 4%的人会抱怨, 96%的顾客不提意见,但其中有 91%的人不会再 光 顾 你 的公司;一位不满意的顾客平均会向 9个人诉说其不满意; 13%不满意的顾客会向 20个人诉说不满意;寻找一个新顾客要比保留一个老顾客多开支 5倍的费用,才能使新顾客确信产品(服务)是符合其期望的。  美国企业家赖利 弗瑞尔( )在其新著“重寻企业精神”中讲,企业的使命是“制造使人们愉悦的产品”。 四 ) 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根本内容 ● “质量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不断开 拓质量方面的新领域和潜在方向,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质量中求生存,求 发展已成为企业正确的经营之道 ● 低劣质量不仅会给顾客带来不良反应,也给产品的生产者增加开支(生产成本和销售、 服务成本) ● 在美国提出“以顾客为目标全面质量经营”的概念 ﹡ 制定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战略 ﹡ 全面质量经营: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从事生产,达到“高质量、低成本”的经营 目标;质量要讲效益,要创造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质量 管理不仅是一种职能,一种方法,而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根本内容 ● 日本人早已将 TQC同企业经营联系在一起,日本金田数正教授在 《 现代管理科学丛书 》 著作中,把质量管理称为是“经营技术基础之一”;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 在其 《 质量管理入门 》 中高度概括地指出: TQC是经营的一种思想革命,是新的经营 哲学。 他们认为: TQC是一门在经营诸要素中,特别重视质量的管理学说;是即使企 业赢利也必须以造福社会(用户满意)为前提的新的经营哲学。 因此,强调 TQC的整体性、全面性,他们不是把 TQC看作一项专业管理,而是看 作紧密围绕经营目标(质量、利润、产量、交货期、售后服务)以及企业和社会效益 等进行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模式。 四、质量改进意识 (一)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 调查表 亲和图 水平对比 头脑风暴 因果图 流程图 树图 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