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建立的步骤(doc)-其他认证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安全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 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 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 5.技术、管理 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 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 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五)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 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职能部门。 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职能部门,两 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职能部门来负责。 目前我国企业现有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 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二、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内容和要求,从质量体系的建设角度讲,应强调几个问题: 1.体系文件一般应在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后才正式制订,必要时也可交叉进行。 如果前期工作不做,直接编制体系文件就容易产生系 统性、整体性不强,以及脱离实际等弊病。 2.除质量手册需统一组织制订外,其它体系文件应按分工由归口职能部门分别制订,失提出草案,再组织审核,这样做有利于今后文。质量体系建立的步骤(doc)-其他认证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品质技术部根据验收结果进行确认。 、对直接影响顾客要求的产品,可按影响程度决定选择供方的方法,对采购物资分类,即: A 类:为关键控制产品,包括脱水蔬菜原料和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等; B 类:为一般控制产品,包括化学药品、劳保用品和办公用品等。 、综合业务部根据采购 A 类物资的技术要求和生产需要与供方联系,选择合适的供方。 、向合格供方采购 A 类物资时,必要情
; “禁 用”--红色。 “限用证”--蓝色 控制原则。 无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的,按本办法。 ,视为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用于生产、经营管理。 100%。 100%, 一次合格率为 98%。 10%的计量器具进行重新检定 ,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中的。 首次检定或校准 ,应携带计量器具入库合格证送计量室检定组进行投用前的检定或校准。 检定或校准合格后
程序;( )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程序;( ) 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借阅、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程序;( )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 培训程序;( ) 服务程序;( ) 统计技术实施和控制程序。 ( ) 3. 程序文件格式及基本内容 (1). 程序文件格式通常包括:封面 刊头 刊尾 修改控制页 正文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2).
证的要求 对外证实工厂的质量体系 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时 , 质量计划是证实工厂质量体系存在的证据之一 顾客要求时 , 质量计划可以向顾客证实工厂已建立了规范的质量体系 17 编制质量计划 ISO9000的工厂 a)质量计划不是孤立的文件 , 应与现行的质量体系文件 、 技术文件密切相关 b)编制质量计划前 , 认真分析现有的质量体系文件 、 技术文件 、 产品认证要求 ,
) 31 第三章 :審核的實施 依據檢查表並考慮靈活性 按照檢查表提問 觀察實際情況 按照規定的程序或要求檢查執行情況 遵循審核的三角關系 問題 觀察 檢查 現場審核: 不必過多地受檢查表約束,但若要偏離 時,必須小心謹慎 2020/9/19 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培訓 (吳道生 ) 32 第三章 :審核的實施 詢問適當的問題 從問題的各種表現形式去尋找客觀證據
引起的质量事故,由该岗位工人负直接责任,该岗位工人的直接上级负管理责任。 对于测试结果不准确或测试结果误报、错报、信息反馈不及时引起的质量事故,由质检员负直接责任,事故发生车间的车间主任或品质管理部经理负管理责任。 下列情况均属检测事故: (1)未对产品测试,随意填写测试结果; (2)抽样操作错误,造成样品差错或结果错误; (3)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不符合公司《质量手册》规定; (4)检验数据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