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ppt50)-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3) 放射事故报告要求:最迟不得超过二小时。 《 放射事故报告卡 》 由事故单位在 24小时内 报出。 严重事故或者重大事故应当在 24小时 内逐级上报到卫生部 、 公安部。 报告内容 ( 1) 事故发生地点 ( 2) 事故发生时间 ( 3) 发病情况 ( 4) 死亡人数 ( 5) 可能发生原因 ( 6) 已采取措施 ( 7) 发展趋势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 用人单位应采取的紧急措施 ( 1) 停止导致事故的作业 , 控制事故现场 , 防止事态扩大 , 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 2) 疏通应急撤离通道 , 撤离作业人员 , 组织泄险; ( 3) 保护事故现场 , 保留导致事故的材料 、 设备和工具等; ( 4) 组织救治 、 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 5) 按规定进行事故报告; ( 6) 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 ,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 要求如实提供事故发生情况 、 有关材料和样品; ( 7) 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 1) 责令暂停导致事故的作业; ( 2) 组织控制事故现场; ( 3) 封存造成事故的材料 、 设备和工具等; ( 4) 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救治。 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事故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 1) 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 , 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迅速开展检测 , 严防对食物 、 畜禽及水源的污染; ( 2) 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放射损伤的人员 , 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 , 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 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 , 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学救治及处理措施; ( 3) 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 、 活度 、 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 4) 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 , 不得解除封锁。 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 1) 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赶赴 事故现场 , 核实事故情况; ( 2) 估算受照剂量; ( 3) 判定事故类型级别; ( 4) 提出控制措施及救治方案; ( 5) 迅速进行立案调查。 公安机关应采取的措施: ( 1) 负责事故现场的勘查 、 收集证据; ( 2) 现场保护; ( 3) 立案调查 ,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 的扩大。 组成事故调查组 , 进行事故调查 组成人员:用人单位 ( 事故发生单位 ) 主管部门 公安 安全生产部门 工会 调查组成员条件: 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调查组职责 : ( 1) 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取证 , 查明事 故发生的经过 、 原因 、 人员伤亡情况及危 害程度; ( 2) 分析事故责任; ( 3) 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意见; ( 4) 提出防范 、 改进措施的意见; ( 5) 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事故 调查原则: 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违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