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的宏观政策及管理状况研究报告(ppt46)-haccp(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ealed Containers(密封容器内低酸性食品的热杀菌 )》 正式颁布 , 并于 1973年 3月正式实施后 , 1998年 , 美国FDA/CFSAN植物和乳制品及饮料办公室食品安全官员在评价该法规的执行时说 :“自 1973年以来 , 一直没有在有关 21CFR Part 113法规管理下加工的食品中发生肉毒中毒的报告 , 而该法规正是以 HACCP原理为基础的 [ 16]。 ” 1998年 7月 1日 ,FDA/CFSAN发布了对进口酸化和低酸性罐头食品符合该法规的评估分析报告 [ 17]。 报告从 FDA/CFSAN的角度 , 以中国对美出口蘑菇罐头自动扣留为突出案例 , 评价了美方运用21CFR Part 113法规对进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着的控制: (3) 以 HACCP体系为基础推进新的进口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3)2 “1989年 2月 13日至 1989年 4月 22日期间所发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SET)中毒事件同中国的蘑菇罐头有关联。 FDA对相涉中毒案中的蘑菇样品所作的测试发现了 SET。 为防止 SET中毒的进一步发生 , 1989年 5月 10日 , FDA启动了对所有 10罐型的中国蘑菇罐头以及被检出 SET阳性的中国工厂所有罐型的蘑菇罐头的自动扣留。 1989年 10月 17日 , 自动扣留的范围扩大到对所有中国蘑菇工厂的所有罐型的蘑菇罐头。 在此情况下 , FDA确定通常采用的进口逐批检验 (lotbylot testing), 已不足以保证问题已经获得纠正。 蘑菇罐装前的任何时间内的加工不卫生是产生 SET问题的原因。 此外 , SET的发生 , 在同批蘑菇罐头内 , 也是不均匀的。 (3) 以 HACCP体系为基础推进新的进口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3)3 “FDA在自动扣留的规定下 , 制定了允许中国蘑菇进入美国的逐批放行计划 (lotlot release program), 计划要求中国蘑菇罐头厂在美国第三方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制订包括从农场到成品全过程蘑菇作业的 HACCP计划。 计划必须提交 FDA供预通关使用。 咨询公司必须逐批对进口美国的罐头蘑菇的所有生产记录进行审核 , 确定其是否达到了商业无菌的要求。 该逐批放行计划己经有效地防止了进入美国的罐头蘑菇中 SET的发生。 ” 随着中国蘑菇加工业 HACCP体系的进步 , 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努力下 , FDA于 2020年 3月 1日全面解除了对中国罐头蘑菇的自动扣留 [ 18]。 HACCP, 正是这一艺术级的方法 , 使 FDA保持了长达近 15年对中国罐头蘑菇的进口限制 ,给中国的蘑菇养殖和加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3) 以 HACCP体系为基础推进新的进口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3)4 该实例清晰表明 , 在进口食品安全控制实践中 , FDA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思路业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采取 “ 顺藤摸瓜 ” 方法 , 从进口检验或食品不安全事件中寻找和发现问题线索 , 追溯到出口国的食品生产过程 , 再通过 HACCP体系法规的管理模式来决定食品进口的处理方式 , 正在使美国摆脱着传统的 , 经验的 ,被动性的进口检验控制程序 , 实现着向现代的 , 科学的 , 主动的 HACCP体系的控制措施转化。 (4)把生产企业作为 HACCP体系管理的重点对象 (4)1 美国 FDA认为, HACCP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把确保食品安全的责任放在食品生产者或销售者身上,而确定生产企业是否有效地实施了 HACCP体系的最好方法是对企业现场真实状况进行检查,评估体系运作是否适宜以及生产环境是否合适。 审查 HACCP体系作业下产生的监控和其他记录是 FDA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官方检查员对工厂现场与记录进行比对。 记录能反映所有生产日全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的情况。 因此, FDA通常把对生产企业的 HACCP计划和记录的审查作为对企业整个 HACCP体系检查的一部分。 而美国本土或出口国工厂不愿接受 FDA的现 场检查或记录审查,给政府管理机构执行 HACCP法规造成了困难。 (4)把生产企业作为 HACCP体系管理的重点对象 (4)2 2020年 9月 19日 , 美国 FDA发布 《 对拒绝接受水产品安全和加工卫生的检查或提供记录的处理 》 的规定 [ 8]。 规定从法律角度明确了处置办法。 1999年期间 , FDA对 4个国家的 38家对美出口的水产企业进行了检查。 在东道国的协调下 , 这些检查的目的是确定 HACCP法规的符合性 , 为所在国企业和东道国政府提供如何达到美国要求和有效运作 HACCP体系的反馈和帮助。 从长期角度而言 , 某些检查的意图是帮助东道国政府达到同美国体系的等同性。 FDA指出 : “作为某些误解的结果 , 某国家的某些企业拒绝安排 FDA的检查。 相应地 , FDA确定有必要说明在水产品 HACCP法规之下 , 外国企业拒绝 FDA的检查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 如果加工企业没有或不实施 HACCP计划或达不到法规的任何其他要求 , 包括在检查时不允许官方审查记录时 , FDA的水产品 HACCP法规将视水产品为不卫生 、 不安全的。 ” (4)把生产企业作为 HACCP体系管理的重点对象 (4)3 FDA的这一规定明确地反映了 FDA在水产品 HACCP法规执行上的严肃性 , 同时反映了 FDA如何将 HACCP的原理之七 《 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程序 》 变换为具体的管理行动。 FDA对加工企业检查的具体做法体现了 “ 三合一 ” 的原则 ,即将对生产的现场检查 , HACCP的计划审查和 HACCP的记录审查密切结合在一起 , 整体评价生产企业的 HACCP体系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 FDA重视对自身检查官员的业务培训 , 在水产品 HACCP法规生效前 , 1997年 3月 FDA编写了 《 Seafood HACCP Regulator Training Program(水产品 HACCP管理官员培训教材 )》 [ 19] , 并对系统内的官员进行全面培训 , 讲授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方法 , 尤其是识别虚假记录的技巧 , 从而为官员们统一对国内外生产企业的 HACCP体系的检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5) 利用政府信息平台确保政策和实施的透明度 (5)1 美国 HACCP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宏观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利用政府信息平台在保护商业机密和未解密文件的前提下 , 尽可能地确保实施政策和政策实施的最大程度上的透明度。 HACCP体系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实施是一个将食品安全的科学方法转变为政策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的过程 , 需要政府部门 、 工业界和贸易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 美国 FDA和 FSIS充分理解扩大 HACCP体系在政策上和技术上的透明度 , 对成功实施国产食品和进口食品的安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 20]。 1999年 9月美国 FDA/CFSAN的信息中心 (Outreach and Information Center )对外开放。 Oamp。 IC建立的目的是提高 FDA及时地向公众提供准确的 、 有价值的食品安全信息的能力 [ 21]。 美国 FDA CFSAN的现有的信息网站 ( vm. cfsan. ), 集中地反映了 FDA实施 HACCP体系的工作意图 ,法规实施的现状和途径。 例如 , 在 HACCP信息相关专栏中列出的重要内容有 : ( 5) 利用政府信息平台确保政策和实施的透明度 (5)2 概况 叙述了 HACCP的背景;列出了 NACMCF发布的 《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System(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及应用准则 ) 》 [ 3] : 水产品 HACCP列出了 FDA水产品 HACCP法规[ 6]; FDA实施法规的技术性规范化文件 《 Fish and Fisheries Products Hazards and Control Guidance (水产品危害分析和控制指南 ) Third Edition; June 2020》 ;问题和回答; FDA19981999/20202020年度水产品 HACCP实施评估报告; FDA对国内水产企业进行 HACCP体系检查的专用表格 (FDA Form 3501);水产品 HACCP的信息库; 果蔬汁 HACCP列出了 FDA果蔬汁 HACCP法规[ 9]; FDA实施法规的技术性规范化文件 《 果蔬汁危害分析和控制指南 》 [ 22]; 《 果蔬加工企业 HACCP原理应用的标准化培训教程 》 [ 23]; 问题和回答; 奶制品 HACCP志愿计划 列出了 NCIMS(美国奶类州际运输会议 )HACCP试点计划;问题和回答; HACCP的其他活动 列出了其他食品 HACCP试点计划; HACCP教育和培训 HACCP相关信息 列出了美国食品安全动议。 HACCP的其他信息。 ( 5) 利用政府信息平台确保政策和实施的透明度 (5)3 显然 , 这些内容反映了 FDA的法规专家 、 技术专家和管理官员在实施 HACCP过程中所做出的共同努力。 尤其重要的是在法规制定后 , FDA的食品安全专家在 HACCP控制中对致病菌的生长和产毒条件 、 食品的加热杀菌等食品安全关键领域方面 , 确定了 FDA的统一的控制标准 , 为。美国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的宏观政策及管理状况研究报告(ppt46)-haccp(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