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电气设备运行规程(doc24)-设备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电压互感器一般不与空母线同时运行;同一电压等级的两组 二次 侧正常运行不允许并列 ,仅在切换时允许短时并列。 3) 母线 停用 ,将会引起由其供电的保护的拒动或误动 ,应根据调度命令 ,切换电压回路或解除有关保护。 母线、避雷器 母线正常运行中的巡视检查项目 : 1) 户外软母线及引线无断股、扭伤、发热发黑,母线构架无鸟窝无杂物悬挂,瓷瓶无裂纹、破损、放电及严重积灰。 10kV户内外母线排、穿墙套管及支持瓷瓶无裂纹、放电,接头无发热、变黑。 母线特殊情况下的巡视检查内容; 1) 短路故障后检查接头无烧伤,瓷瓶无放电; 2) 雷击后检 查瓷瓶无放电痕迹; 3) 天气冷热骤变时,支持瓷瓶有无因母线伸缩造成损伤; 4) 大风后检查户外母线有无杂物悬挂。 避雷器正常运行时的巡视检查项目 : 1) 套管无裂纹、破损和放电痕迹; 2) 内部无异常声响,外部接地良好; 3) 放电记录仪外观良好无进水、在线监测仪指示在正常范围内; 4) 发生雷击、接地或谐振后,应对避雷器重点检查,并记录动作次数; 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正常运行的巡视检查项目; 1) 户内外电缆头无发热放电、流胶,电缆温升正常; 2) 裸露的铅包 无损伤、龟裂; 3) 接地是否良好。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 电力电缆必须按照地调根据不同季节核定的工作电流运行,单人值班人员或巡检人员若发现负荷电流超载,必须及时汇报地调,设法减轻或转移负荷,并加强电流监视。 2)单人值班人员及巡检人员必须了解电力电缆的埋设走向,在此线路上未经许可,不得进行挖土、打桩等工作,确需此类工作,值班人员或巡检人员应做好安全措施并监护。 电力电容器 电容器运行中的巡视检查项目 : 1)箱体有无渗漏油、鼓肚、过热;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2) 顶部套管瓷瓶清洁 ,无裂纹及 放电现象,引线接头是否旋紧,有无发热; 3) 内部无异常声响; 4) 环境温度在许可范围内。 5) 放电 是否正常 直流系统 220V 直流母线电压应保持在 220V~ 222V 之间。 正常运行时,巡检人员应将可控硅装置投入在浮充电方式运行。 直流系统的巡视检查内容有: (1)母线电压是否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 (2)直流母线绝缘是否良好,在潮湿气候时,应加强对直流母线对地电压的监测; (3)直流屏上各回路开关投切位置是否正确; (4)充电装置的运行是否正确; (5)蓄电池组每 个单体是否有渗、漏液现象,是否有鼓肚现象,接头有无锈蚀; (6)蓄电池室温度是否正常,照明通风是否良好。 巡检站人员对直流系统清扫时,严禁使用有导电材料的清扫工具。 对蓄电池的外壳进行清洗,可采用肥皂水,但不能使用有机溶剂。 蓄电池的运行: 本站采用 GMF- 300 型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按照浮充电方式运行,正常运行时应处于充满电方式; 硅整流输出电流由下式决定: I= I0+ ( I0 为全站直流负载电流 A) GMF300 型蓄电池组的浮充使用: 1) 可控硅充电装置应调整在稳压输出状态下运行;保持在 220V~ 222V之间; 2) 环境温度高于 25℃时,浮充电压应相应减小,反之,则应适应地提高; (注意:环境温度每升高 1℃,每个单位电池浮充电压应减小 ,环境温度降低,则增高浮充电压,调节系数同温度升高。 ) 3) 在特殊情况下每个单体电池电压低于 时,则应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 4) 每周应对典型缸的电压进行测量,每隔一段时期应对各个单体电池进行全面检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 恒压法是 GMF300 型蓄电池唯一允许的充电方式,推荐浮充范围: ~ (对每一只单体电池)。 6) 检测蓄电池充电程度的方法: 测量标示电池的电压,若连续保持 64 小时的稳定,说明电池已充足,具备 100%的容电量。 (标示电池:指蓄电池中最能反映所有单体电池一般状态的代表性电池,通常是安装使用后第一次充电时,所有电池中电压最低的那个。 ) 7)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查找原因,必要时更换有故障的电池。 A、电压异常 B、物理性损伤 C、电能液泄漏 D、温度异常 直流系统寻找失地时,应采用瞬停法、顺序依 次是: 事故照明; 断路器合闸电源回路;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蓄电池回路; 可控硅回路; 控制、保护回路。 保护回路存在失地时,应征得调度同意,依次取下各安装单位的操作熔丝。 二次回路失地时,应通知继保人员处理。 正负直流母线对地电压超过 65V时,应视为直流失地,其持续运行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 蓄电池室的环境温度过高时,应加强通风,并按照 条执行,调整浮充电压,避免蓄电池过充渗漏,同时还应保持母线电压合格范围内。 直流系统出现“过压”信号时,应检查电压表的指导是否准确;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长期处于均充状态而不能切换回浮充状态)确认蓄电池的电压过高,可减少浮充电流或暂时退出充电机,并及时通知检修部处理。 7 设备的异常及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的主要任务 ( 1) 尽速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 ( 2) 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正常供电。 ( 3) 尽速对停电设备恢复供电。 ( 4) 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 变电 站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巡检值班人员应尽快赶往现场。 处理事故时,对系统运行有重大影响的操作,必须依照值班调度员的命令或经其同意后进行。 如果值班调度员的命令直接威胁人身或设备的安全,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执行。 当值班长接到此类命令时,应该把拒绝的理由报告值班调度员和本单位的总工程师,并记载在操作记录本上,然后按本单位元的总工程师的指示行动。 事故时巡检人员应向值班调度员报告如下内容: ( 1) 事故现象; ( 2) 继电保护、重合闸及其它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 ( 3) 开关跳闸次数及跳闸状态 ; ( 4) 重合闸动作后的高压开关的外观情况; ( 5) 出力、潮流、频率、电压的变化。 事故时值班人员应按照下列顺序消除事故: ( 1) 根据表计的指示和设备的外部征象,判断事故的全面情况。 ( 2) 如果对人身和设备有威胁,应尽力设法解除这种威胁,并在必要时停止设备的运行。 如果对人身和设备没有威胁,则应尽力设法保持或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该特别注意对未直接受到损害的设备进行隔离,保证完好设备的正常运行。 ( 3) 迅速进行检查和试验,在判明故障的性质后,进行必要的处理。 如果巡检人员自己的力量不能处理 损坏的设备时,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前来修理。 在检修人员到达之前,值班人员应把工作现场的准备工作做好(例如切断电源、安装接地线、悬挂警告牌等等。 ); ( 4) 为了防止事故扩大,必须主动将事故处理的每一阶段迅速地报告调度及直接的上级领导。 事故发生时,值班调度员是处理事故的指挥人。 处理事故时,必须迅速正确,不应慌乱。 在接到处理事故的命令时,必须向发令人重复一次;若命令不清楚或对它不了解,应再问明白。 命令执行以后,要立即报告发令人。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发生事故时,应仔细注视表计和信号的指示,在主控室的值班人员中,务必有 人记录各项操作的执行时间(特别是先后顺序)和与事故有关的现象。 事故处理期间,巡检人员应服从值班调度员的指挥。 凡涉及系统的操作,均应得到值班调度员的指令或许可。 但下列操作无须等待调度员的指令,可以执行后再详细报告: ( 1)将直接对人身安全有威胁的设备停电; ( 2)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 ( 3)双电源的线路开关跳闸后,开关两侧有电压时恢复同期并列; ( 4)电压互感器保险熔丝熔断时将有关保护停用; ( 5)已知线路故障而开关拒动时,可将开关断开; ( 6)站用电消失,恢复站用电的操作 事故处理过程 中,不得进行交接班,只有到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接班人员能够工作时,才允许交接班。 开关跳闸后,巡检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报告值班调度员,并提出观察后意见。 ( 1) 开关跳闸次数已达到规定次数; ( 2) 开关 SF6 气压降低闭锁; ( 3) 油开关液压机构压力闭锁 ( 4) 真空开关出现异常声响或灭弧室内出现放电的痕迹。 母线故障和母线电源消失的事故处理 母线失压时,巡检人员应根据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况,开关的跳闸情况、现场发现故障的声、光等信号,判断是否母线故障。 并将情况立即报告值班调度员。 母线故障后,现场巡检人员或值班人员应对停电母线和故障母线上的各组件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查明情况后立即报告值班调度员。 母线事故处理原则 1) 找到故障点并尽快隔离,对停电母线恢复送电; 2) 经检查找不到故障时,若要试送电,应尽可能用外来电源。 当使用本站电源试送电时,应首先使用带充电保护的母联,也可使用主变开关,但应改变主变定值,提高灵敏度及缩短动作时限; 母线电源消失是指母线本身无故障而失去电源,一般是由于系统故障或组件开关拒动,引起越级跳闸所致。 判断的依据是: ( 1) 该母 线电压表指示消失; ( 2) 该母线各组件负荷、电流指示为零; ( 3) 由该母线供电的站用电消失; 多电源变电站母线电压消失,在确定非本母线故障时,为防止各电源突然来电引起的非同期并列,现场值班人员应按下述方法区别处理: ( 1) 拉开查明是拒动的开关。 ( 2) 单母线仅保留一路电源开关,拉开所有其它电源开关。 ( 3) 双母线应先拉开母联开关,每一组母线保留一路开关,拉开所有其它电源开关(包括主变开关)。 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 无人值守变电站发生单相接地时,巡检人员接调度通知后,应立即赶 赴发生故障的变电站进行处理。 带接地故障的线路运行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 寻找接地故障的一般方法: 若线路装有接地信号装置,应检查信号继电器是否掉牌。 若无接地信号装置,应按以下方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法查找: ( 1)检查本站内母线系统及设备是否接地, PT 熔丝是否熔断; ( 2)确定接地馈线后,应立即报告调度员,由调度员组织有关人员处理。 通讯中断时的事故处理 变电站的通讯完全与调度失去联系后,巡检人员应主动采取措施,尽快恢复通讯联系。 若此时发生事故,巡检人员应按事故处理原则和现场规程 进行事故处理。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和事故处理 巡检人员在变压器运行中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应设法尽快消除,并报告上级和做好记录。 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运。 若有运用中的备用变压器,应尽可能先将其投入运行。 ( A) 变压器声响明显增大,很不正常,内部有爆裂声; ( B) 严重漏油或喷油,使油面下降到低于油位计的指示限度; ( C) 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 ( D) 变压器冒烟着火; ( E) 当发生危及变压器安全的故障,而变压器的有关保护装置拒动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将变压器停运 ; ( F) 当变压器附近的设备着火、爆炸或发生其它情况,对变压器构成严重威胁时,巡检人员应立即将变压器停运。 变压器油温升高超过制造厂规定或表 1 规定值时,巡检人员应按以下步骤检查处理: A) 检查变压器的负载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并与在同一负载的冷却介质温度下正常的温度核对; B) 核对温度测量装置; C) 检查变压器冷却装置或变压器的通风情况。 若温度升高的原因是由于冷却系统的故障,且在运行中无法修理者,应将变压器停运修理;若不能立即停运修理,则值班员应按现场规程的规定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