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oc35)-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 2 . 2 检 验幕 墙防火 构造 ,应在 幕墙与 楼板 、墙、 柱、 楼梯间 隔断处,采用观察的方法进行检查。 幕墙防火节点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节点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防火材料的品 种、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和标准的规定。 3 防火材料应安装牢固,无遗漏,并应严密无缝隙。 4 镀锌钢衬板不得与铝合金型材直接接触,衬板就位后, 应进行密封处理。 5 防火层与幕墙和主体结构间的缝隙必须用防火密封胶严 密封闭。 3 . 2 . 4 检 验幕 墙防火 节点 ,应在 幕墙与 楼板 、墙、 柱、 楼梯间 隔断处,采用观察、触摸的方法进行检查。 防火材料铺设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此资料来自企业 1 防 火 材 料 的 品 种 、 材 质 、 耐 火 等 级 和 铺 设 厚 度 , 必 须 符 合设计的规定。 2 搁置防火材料的 镀锌钢板厚度不宜小于。 3 防 火 材 料 铺 设 应 饱 满 、 均 匀 、 无 遗 漏 , 厚 度 不 宜 小 于 70mm。 4 防 火 材 料 不 得 与 幕 墙 玻 璃 直 接 接 触 , 防 火 材 料 朝 玻 璃 面 处宜采用装饰材料覆盖。 3 . 2 . 6 检 验防 火材料 的铺 设,应 在幕墙 与楼 板和主 体结 构之间 用观察和触摸方法进行,并采用分度值为 lmm的钢直尺和分辨 率为。 3. 3 质量保证资料 检验防火构造,应提供下列资料: l 设计文件、图纸资料。 2 防火材料产品合 格证或材料耐火检验报告。 3 防火构造节点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4 防雷检验 4. 1 一般规定 玻璃幕墙工程防雷措施的检验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 均压 环 的楼 层数 少于 3 层时 ,应 全 数检 查; 多于 3 层 时,抽查不得少于 3层,对有女儿墙盖顶的必须检查,每层至少 应查 3处。 2 无均压环的楼层抽查不得少于 2 层 , 每 层 至 少 应 查 3 处。 4 . 1 . 2 幕 墙防 雷除应 执行 本标准 的规定 外, 尚应遵 守国 家现行 标准《建 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范》 JGJ/T16的规定。 4. 2 检验项目 玻璃幕墙金属框架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幕墙所有金属框架应互相连接,形成导电通路。 2 连 接 材 料 的 材 质 、 截 面 尺 寸 、 连 接 长 度 必 须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3 连接接触面应紧密可靠,不松动。 检验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的连接,应采用下列方法: 1 用接地电阻仪或兆欧表测量检查。 2 观 察 、 手 动 试 验 , 并 用 分 度 值 为 l m m 的 钢 卷 尺 、 分 辨 率为。 4 . 2 . 3 玻 璃幕 墙与主 体结 构防雷 装置连 接的 检验指 标, 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连接材质、截面尺寸和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幕 墙 金 属 框 架 与 防 雷 装 置 的 连 接 应 紧 密 可 靠 , 应 采 用 焊 接或机械连接,形成导电通路。 连接点水平间距不应大于防雷引 下线的间距,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均压环的间距。 此资料来自企业 3 女 儿 墙 压 顶 罩 板 宜 与 女 儿 墙 部 位 幕 墙 构 架 连 接 , 女 儿 墙 部位幕墙构架与防雷装置的连接节点宜明露,其连接应符合设计 的规定。 4 . 2 . 4 检 验玻 璃幕墙 与主 体结构 防雷装 置的 连接, 应在 幕墙框 架与防雷装置连接部位,采用接地电阻仪或兆欧表测量和观察检 查。 4. 3 质量保证资料 防雷检验,应提供下列资料: 1 设计图纸资料。 2 防雷装置连接测试记录。 3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5 节点与连接检验 5. 1 一般规定 节点的检验抽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幅幕墙应按各类节点总数的 5 %抽样检验,且每 类节 点不应少于 3个;锚栓应按 5‟抽样检验,且每种锚性不得少于 5根。 2 对已完成的幕墙金属框架,应提供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 录。 当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不完整时,应对该幕墙工程的节点拆开 进行检验。 5. 2 检验项目 预埋件与幕墙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 接 件 、 绝 缘 片 、 紧 固 件 的 规 格 、 数 量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2 连接件应安装牢固。 螺栓应有防松脱措施。 3 连 接 件 的 可 调 节 构 造 应 用 螺 栓 牢 固 连 接 , 并 有 防 滑 动 措 施。 角 码调节范围应符合使用要求。 4 连 接 件 与 预 埋 件 之 间 的 位 置 偏 差 使 用 钢 板 或 型 钢 焊 接 调 整时,构造形式与焊缝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预埋件、连接件表面防腐层应完整、不破损。 5 . 2 . 2 检 验预 埋件与 幕墙 连接, 应在预 埋件 与幕墙 连接 节点处 观察,手 动检查,并应采用分度 值为 l m m 的钢直尺 和焊缝量规 测量。 锚栓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 用 锚 栓 进 行 锚 固 连 接 时 , 锚 栓 的 类 型 、 规 格 、 数 量 布置位置和锚固深度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锚栓的埋设应牢固、 可靠,不得露套管。 此资料来自企业 锚栓连接的检验,应采用下列方法: 1 用 精 度 不 大 于 全 量 程 的 2 % 的 锚 栓 拉 拔 仪 、 分 辨 率 为。 2 观察 检查 锚栓 埋设的 外观 质量 ,用 分辨率 为 0 . 0 5 m m 的 深度尺测量锚固深度。 幕墙顶部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女 儿 墙 压 顶 坡 度 正 确 , 罩 板 安 装 牢 固 , 不 松 动 、 不 渗 漏、无空隙。 女儿墙内侧罩板深度不应小于 1 5 0 m m ,罩板与女 儿墙之间的缝隙应使用密封胶密封。 2 密 封 胶 注 胶 应 严 密 平 顺 , 粘 结 牢 固 , 不 渗 漏 , 不 污 染 相 邻表面。 5 . 2 . 6 检 验幕 墙顶部 的连 接时, 应在幕 墙顶 部和女 儿墙 压顶部 位手动和观察检查,必要时也可进行淋水试验。 幕墙底部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镀锌钢材的连接件不得同铝合金立柱直接接触。 2 立 柱 、 底 部 横 梁 及 幕 墙 板 块 与 主 体 结 构 之 间 应 有 伸 缩 空 隙。 空隙宽度不应小于 1 5 m m ,并用弹性密封材料嵌填,不得用 水泥砂浆或其他硬质材料嵌填。 3 密封胶应平顺严密、粘结牢固。 5 . 2 . 8 幕墙底部连接的检验,应在幕墙底部采用分度值为 lmm 的钢 直尺测量和观察检查。 . 9 立柱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芯管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芯管插入上下立柱的长度均不得小于 200mm。 3 上下两立柱间的空隙不应小于 10mm。 4 立 柱 的 上 端 应 与 主 体 结 构 固 定 连 接 , 下 端 应 为 可 上 下 活 动的连接。 立柱连接的检验,应在立柱连接处观察检查,并应采用 分辨率为 1mm的钢直尺测量。 梁、柱连接节点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l 连 接 件 、 螺 栓 的 规 格 、 品 种 、 数 量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螺 栓应有防松脱的措施。 同一连接处的连接螺栓不应少于两个,且 不应采用自攻螺钉。 2 梁 、 柱 连 接 应 牢 固 不 松 动 , 两 端 连 接 处 应 设 弹 性 橡 胶 垫 片,或以密封胶密封。 3 与 铝 合 金 接 触 的 螺 钉 及 金 属 配 件 应 采 用 不 锈 钢 或 铝 制 品。 5 . 2 . 1 2 梁、柱连接节点的检验,应在梁、柱节点处观察和手动 检查,并应采用分度值为 l m m 的钢直尺和分辨率为 0 . 0 2 m m 的 塞尺测量。 变形缝节点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形缝构造、施工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罩面平整、宽窄一致,无凹瘪和变形。 3 变形缝罩面与两侧幕墙结合处不得渗漏。 5 . 2 . 1 4 变形缝节点连接的检验,应在变形缝处观察检查,并应 采用淋水试验检查其渗漏情况。 幕墙内排水构造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 水 孔 、 槽 应 畅 通 不 堵 塞 , 接 缝 严 密 , 设 置 应 符 合 设 计 要求。 2 排 水 管 及 附 件 应 与 水 平 构 件 预 留 孔 连 接 严 密 , 与 内 衬 板 此资料来自企业 出水孔连接处应设橡胶密封圈。 5 . 2 . 1 6 幕墙内排水构造的检验,应在设置内排水的部位观察检 查。 5 . 2 . 1 7 全玻幕墙玻璃与吊 夹具连接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 定: l 吊 夹 具 和 衬 垫 材 料 的 规 格 、 色 泽 和 外 观 应 符 合 设 计 和 标 准要求。 2 吊夹具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3 夹具不得与玻璃直接接触。 4 夹具衬垫材料与玻璃应平整结合、紧密牢固。 5 . 2 . 1 8 全玻幕墙玻璃与吊夹具连接的检验,应在玻璃的吊夹具 处观察检查,并应对夹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拉杆(索)结构接点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杆(索)受力状态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焊接节点焊缝应饱满、平整光滑。 3 节点应牢固,不得 松动。 紧固件应有防松脱措施。 5 . 2 . 2 0 拉杆(索)结构的检验,应在幕墙索杆部位观察检查, 也可采用应力测定仪对索杆的应力进行测试。 点支承装置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点 支 承 装 置 和 衬 垫 材 料 的 规 格 、 色 泽 和 外 观 应 符 合 设 计 和标准要求。 2 点支承装置不得与玻璃直接接触,衬垫材料的面积不应 小于点支承装置与玻璃的结合面。 3 点支承装置应安装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