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导则(doc29)-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来料验收、热处理前清理、预热、加热、保温、冷却、回火、清理、校正、检验、防 锈入库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控制点 通过热处理常见缺陷(变形、裂纹、白点、过热、过烧、脱碳、硬度不足、硬度不均、机械性能差等)的统计调查,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缺陷,进行工序质量因素分析。 在工艺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确定主要原因及其控制措施,设立控制点。 同时,对重要的关键件也应加强工序检查,细化工艺文件,进行重点控制。 前工序质量的影响 应重视热处理前工序质量对最终热处理质量的影响,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和前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例如,机械加工应尽量减少加工应力,注意过渡圆角, 防止应力集中,对长径比较大的轴类零件在粗加工或半精加工后,应安排消除内应力的退火,以减少淬火变形及开裂。 锻件应防止过热、过烧、终锻温度过低等造成的热处理缺陷。 工艺参数的监督 加强对工艺参数的检测和记录。 一般热处理时要控制加热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冷却介质及温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2 页 共 26 页 度、出炉温度等工艺参数。 化学热处理时对渗碳过程还应严格控制碳势,离子氮化时还应控制氮化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度等参数。 应严格按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对关键件应填写热处理技术记录卡片,记录主要工艺参数及有关的条 件,操作工人现场记录数据,检验人员现场核对并签字。 工序检验 加强工序过程中的质量抽检,实行工序流转的签卡制度,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转序。 研究代用质量特性值与质量特性的相关关系,用检测代用质量特性值来快速、准确评定工艺质量,以便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例如,高速钢的淬火可通过对试件(或试样)晶粒度的测定,控制晶粒度的波动范围来防止制件过热或硬度不足,减少热处理变形。 又如锻后热处理时,可通过控制含氢量来防止锻件出现白点。 工装与设备 关键或主要设备应备有温度指 示仪表及报警装置,并实行自动记录。 应合理、正确地设计与使用工装,加强对热处理工装、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关键的工装与设备应实行日点检。 各种热处理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 加热炉、渗碳炉、渗氮炉及感应加热设备等应定期进行工艺性能的检测,以保证炉温的均匀性、渗层均匀性及感应加热的要求,并保证各种冷却设备的冷却性能。 各类仪表要定期进行校对、修正与周检。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3 页 共 26 页 要不断提高各种热处理设备的完好率,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及控制仪表,实现对热处理质量的自动控制。 介质 加热介质(油、煤气、盐浴用盐等)和冷却介质(空气、水、盐水、淬火油、合成淬火剂等)以及保护气体(氩气、氨气等)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并能达到要求的热处理加热、冷却性能,不含有过量有害物质,对制件无腐蚀及其它有害影响。 使用中的各种介质必须按有关技术要求定期分析,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介质应进行调整或更换,不合格者不准用于生产。 焊接工序质量控制 全过程控制 应建立自材料供应、焊前准备(预处理、放样、下料、坡口加工、冷热成形等)、组焊(组对、焊接)、焊后处理(喷丸、热处理等)和 成品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焊缝等级 根据焊件的受力情况、重要程度、失效危害等因素,将焊缝划分为三个等级,并在设计、工艺文件中做出相应标志。 一级焊缝:承受很大的静载荷、动载荷或交变载荷的焊件,焊缝破坏会导致产品失效或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级焊缝:承受较大的静载荷、动载荷或交变载荷的焊件,焊缝破坏会降低产品的性能,但不会导致失效或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4 页 共 26 页 三级焊缝:承受较小的静载荷或动载荷的一般焊件。 控制点 一级焊缝必须重点控制;二级焊缝可根据企业工 艺质量稳定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重点控制。 企业也应根据焊接全过程中(焊前准备、组焊、焊后处理)的薄弱环节设立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压力容器还应按有关规定设立监督点(见证点和停止点)。 焊接工艺评定 改变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及首次列入工艺规程的一、二级焊缝的焊接工艺参数,必须先经焊接工艺评定。 应制订《焊接工艺评定管理办法》,对工艺评定的条件、目的、评定试验的内容、方法、责任部门、评定报告、工作程序等做出规定。 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将焊接方法 的重要参数计入工艺评定报告,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编号存档,作为制订工艺规程的依据。 严格执行经过评定的焊接规范。 焊材控制 加强对焊材的质量控制,焊材进厂必须按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使用。 焊材必须分类堆放,并按规定温度和保温时间进行烘干。 焊材库必须干燥通风,严格控制库内温度和湿度。 应建立严格的保管、清理、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人员资格 严格实行焊工的资格认证。 压力容器焊工资格评定应依据劳动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的要求进行,并报上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第 15 页 共 26 页 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审批。 焊接检验工必须具有连续五年以上焊接工作经验,经过焊接检验基础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 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按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试细则》的要求考试合格。 设备 焊接设备必须完整配套,并配有显示焊接工艺参数(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真空度等)的检测、计量仪器或仪表。 焊接一、二级焊缝的焊接设备,应根据产品需要,配备电参数自动记录仪,用于监督和记录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设备必须定期测试和检修。 工艺过程及监督 焊件、焊材在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预处理(表面清理、烘干等),并在规定时间内焊接。 一、二级焊缝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应设置焊接试板,焊接试板按产品试板检验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对产品施焊。 一、二级焊缝的产品应设立中间检验站,在下料、组对等分工序进行工序检验。 同时,对焊接成品进行最终检验。 以确保下料、组对的工序质量能满足焊接的质量要求,使最终成品质量合格。 加强焊接过程的质量监督,定期或巡回抽检焊件的焊接质量和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波 峰焊的焊药温度、焊锡比重等)。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部分版权归原作者 所有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