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doc17)-设备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试验。 产品的安装细节及受试状态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对产品水试验后的合格评定,宜按 GB/T 和 GB/T 的规定。 产品耐异常电源电压性能 耐电源极性反接性能 对于除电源系(含线束、开关及继电器)以外的产品,应能承受 lmin的电源极性反接试验而不损坏,试验后产 品的性能应符合 条规定。 反接电压值: 12V 电系为 14V177。 ; 24V 电系为 28V177。 耐电源过电压性能 产品应能承受一定值的电源过电压试验而下损坏,其过电压值、试验时间和合格判定应在产品技术标准中具体规定。 产品绝缘耐压性能 各互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之间及导电零部件对机壳之间应耐受 50Hz、550V(有效值)正弦波形电压历时 1min 的试验,绝缘不被击穿。 在大批连续生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QC/T4132020 7 产时,可用电压 660V,历时 1s的试验代替。 对于泄漏电流有要求的产品应在产品标 准中规定。 点火电器商压塑料件的绝缘耐电压值,宜按 QC/T 438 的规定。 产品的电磁兼容性 电磁抗扰性 产品的电磁辐射抗扰性应符合 GB/T 17619 的有关规定。 产品的电瞬变传导的抗扰性应符合 ISO 7637 的有关规定,具体脉冲种类、严酷等级和试验合格判定应按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或按与用户协商双方认可的规定。 对于不带电子器件(不含线束)的产品,其电磁抗扰性可以不做规定。 电磁骚扰性 产品的电磁骚扰 性应符合 GB 18655 的有关规定。 其他 当用户有区别于上述内容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时,宜由产品标准具体规定。 产品耐温度性能 耐低温性能 产品应按表 1规定所选的下限贮存温度进行 8h的低温试验。 产品恢复常温后,其性能应符合 规定。 耐高温性能 产品应按表 1 规定所选的上限贮存温度进行 8h 的高温试验。 产品恢复常温后,其性能应符合 规定。 耐温度变化性能 产品应按 GB/T 中试验 Na 的规定 进行温度变化试验。 试验时的低温和高温值为选定的表 1 中的下限和上限工作温度值;在每一种温度中的暴露时间取决于试验样品的热容量(即以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为准),由产品标准规定,建议采用 1h 或 2h;温度转换时间为 20s~ 30s;循环次数为 5次;产品一般在不工作状态下经受试验。 当产品标准要求时,试验产品可处于运行状态。 试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QC/T4132020 8 验结束后,产品仍应符合 条的规定。 对产品的初始检测、恢复和最后检测项目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 产品应按 GB/T 10℃ ~ 65℃ 之间进行 10个循环的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每个循环为 24h,其每个循环周期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 1所示。 低温段不工作,高温段是否工作应在产品标准中做出规定。 试验结束后,产品仍应符合 条的规定。 对产品的恢复条件和除去表面潮气的措施有要求时,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产品耐振动性能 产品应能经受 X、 Y、 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 根据产品的安装部位,其扫频振动试验的严酷度等级应符合表 3的规定。 产品通常在不工作及正常安装状态下经受试验,当需要在工作状态下试验时,应 在产品标准中做出规定。 产品经振动试验后,零部件应无损坏,紧固件应无松脱现象,性能应符合。 振动试验的检测点一般定为试验夹具与试验台的结合处,当检测点有特别要求时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表 3 扫频振动试验严酷度等级 产品安装部位 频率 Hz 振幅 mm 加速度 m/s2 扫频速率 oct/min 每一方向试验时间 h 发动机上 10~ 50 1 8 50~ 200 200~500 250 其它部位 10~ 25 1 8 25~ 500 30 注 1:表中的振幅和加速度适用于 “Z” 和 “Y” 方向,对于 “X”和 “Y” 方向其振幅和加速度值可以除以 2。 注 2:振动试验时的 “Z” 方向规定为: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产品为与发动机缸孔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安装在其他部位的产品则为与汽车的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向。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QC/T4132020 9 当对产 品振动试验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产品耐盐雾性能 产品应进行盐雾试验。 试验的持续时间宜为 256 h、 144 h、 96 h、 8h;产品在不工作状态下试验。 试验后,产品仍应符合 条的规定。 产品的安装细节、试验后的恢复条件和其他判定要求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产品耐工业溶剂性能 产品宜进行工业溶剂试验。 溶剂的种类、温度和浸渍持续时间应由产品标准规定。 推荐采用制动液、防冻液、发动机油、发动机用燃油(柴油或汽油)、室内清洁剂和玻璃清洗剂等溶剂中的 3种以上。 产品 在不工作状态下经受试验。 试验后的恢复条件和判定要求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产品表面防护性能 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产品金属零部件的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 QC/T 625 的规定。 油漆层 企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QC/T4132020 10 油漆层的外观:产品外部油漆层应均匀,无气泡、无空白、无堆积和流溢现象。 油漆层的附着力:产品油漆层应与被覆盖物的表面牢固结合,经栅格法试验后漆层应不脱落。 油漆层的耐温性:产品油漆层经受本标准 条规定 的高温试验后,应无皱缩或起层现象。 油漆层的耐腐蚀性:产品油漆层在经受 48 h 盐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