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物流现状透析与对策研究(doc20)-物流运作(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增长极、培养增长极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常的,增长极总是产生于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又可划分为硬性优势与软性优势两种。 硬性优势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运输成本等;而软性优势则包括地区人力资源禀赋、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需求规模、社会文化和政府政 策环境等方面。 在物流发展规划中,确定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就是确定区域增长极,而确定区域增长极就要增强这个中心城市对于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 对于一个地区或城市来说,除了自然资 中国最大的资 料库下载 源禀赋和地理区位是不可改变的外,其他都是可以通过政策支持与企业行为实现的。 下面,我们就以辽宁地区物流产业现状为背景,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对辽宁省甚至东北地区的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区位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选址必须首先考虑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城市的长足发展提供不竭 动力源泉,得天独厚的地理坐标能确保城市的不断开放和持续的作大作强。 无论从自然资源禀赋还是地理区位来说,沈阳都具备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沈阳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沈阳又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如果仅仅从传统的 “ 区位优势论 ” 判断,沈阳已经具备了作为地区增长极的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区位优势是难以真正建立起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的,可以说自然资源和交通在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中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同时软性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仍是现代物流的主 要功能,也是最主要的 “ 第三方利润 ” 的源泉。 所以,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传统的交通运输优势,或者是否具备开发运用新型交通工具和设施的潜力,将成为其能否成为一个战略性枢纽中心的必须标准。 沈阳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铁路与公路两方面,在这两方面,沈阳本身是辐射东三省,同时连接全国的,是当之无愧的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在海运方面,大连的优势则更加明显,东北地区近 90%的进出口集装箱业务集中在大连,大连在东北地区与区域外地区的连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高速公路,沈阳与大连之间只有 3个半小时的路程,以沈阳为主,大连为辅 便可以充分地发挥运输成本及运输可达性方面的优势。 另外,沈阳还需要加强的是航空运输的发展,因为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航空运输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尤其是对于食品或者高附加值的 IT产品,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主要选择的运输方式。 中国最大的资 料库下载 除了加强建设便利的交通条件外,物流基础设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现代物流的发展必然与 IT技术的应用紧密相连, GPRS、 EDI、 POS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物流产业快速的发展,因此,建设完善、顺畅的信息系统是建设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调整地区产业 结构,刺激物流需求 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发展;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制造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占优势比重发展 ⑨。 辽宁是我国的农业、工业大省,而沈阳也一直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沈阳迫切的需要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 对于沈阳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同时扶持第 三产业的发展。 因为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同时具有前向与后向两种巨大的带动作用,它们是大量原材料、燃料消费者,同时又是大量高价值产品的生产者,对第二、第三产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是现代物流需求的主要创造者,可以同时产生原材料、燃料的供应物流与产品分销物流两方面的需求,是物流产业的重要支持者。 而且,建设物流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正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因为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服务型产业来说,是基于市场需求的,而需求来自于第一、第二产业及部分第三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与加强工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 相辅相成的。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在增长极选择中,人力资源禀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倡导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的投入将是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因素。 人力资本投入包括对不同层次物流行业人员的投入,要使地区内的人力资源水平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一个是数量上的要求, 中国最大的资 料库下载 一个是质量上的要求,这就需要从上到下,各个层面都强化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不但要是物流基层操作人员素质达到要求,而且要注重物流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后者,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在这一方面,沈阳 大连地区集中了大量的 高校与科研机构,具备了一批从事物流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专业人员,因此,在人员素质的提高上,可以发挥高校与科研团体的 “ 知本优势 ” 与物流企业的 “ 资本优势 ” ,理论与实务结合,全面提高地区内人力资源水平。 政府创建良好的产业环境 一个地区是否具备良好的产业环境,是否能为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是企业进行区位决策时考虑的重点因素。 政府应当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高效、透明、平等的市场环境,推动物流产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促进本地资本与外来资本的融合,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在辽宁省,物流产业已被列为辽宁省重点发展产业,并 且辽宁省正在制定符合国家政策与产业发展方向的物流规划,其中必将给予物流行业企业大力的支持。 除此之外,完善工商、税务、融资、保险等等各种配套服务,也将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物流产业内、外部全方位地提高物流产业的运作效率。 键全区域物流产业政策 各部门间、系统间在物流概念理解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管理体制和条块分割所带来的各部门在发展物流产业指导思想上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严重阻碍着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对区域物流进行有效管理,还必须制定综合性的物流产业政策。 目前,很多经济发 达地区的现代物流已有一定规模,一些区域性的物流市场正在形成,实践的形势要求我们去把握市场特点,研究市场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市场行为,引导物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市场状况、企业素质和融资能力不同,物流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近期内难以建立起全国性的物流政策体 中国最大的资 料库下载 系。 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首先制定一些符合本地特色的区域物流政策。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理论界必须加大区域物流政策研究的内容。 只有做好了区域物流政策的研究,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物流政策体系,也才能为 全国性的宏观政策提供依据和经验,从而规范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培育健康活跃的物流市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区域物流平台的合理搭建和逐步完善 区域物流平台构成要素及构建原则 区域物流平台是物流的载体,是指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得以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其效用的基础环境和基本条件。 是一个包括诸多因素的复杂网络体系。 其建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首先是基础设施类,包括机场、铁路、道路与航路网络、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信息网络设施等。 其次是设备类,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