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研究中的典型问题案例(ppt36)-其他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究的参考。 18 写作阶段-文献引用  案例( 2020年完成的论文):  “乡镇企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贡献率由 70年代的30%上升到了 1997年的 75%( XXX, 1999)。 ”  作者自己未动手去找已有的统计资料,而是采用直接引用较早研究的做法,给人以偷懒的感觉。 19 分析阶段-概念定义  案例:  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时不交待所用的是名义价值指标还是实际价值指标;  或只在文章中提到将名义指标转换成实际指标 ,但未交待处理方法。  由于作者未提供这类重要信息 , 因而评审者难以对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做出评价。 05001000150020202500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名义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的纯收入20 分析阶段-资料验证和处理  分析前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核对,数据存在诸多异常而不知道原因。  数据处理方法缺乏严谨性。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产出 物质投入 劳动投入 土地投入 表: 1000调查农户的户均投入产出 单位:百元、百工、亩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该期间产出年增长率为 %;物质投入年增长率为%,投入产出弹性为 ;劳动投入年增长率为 %,投入产出弹性为 ;土地年增长率为 %,投入产出弹性为。 利用索洛余值法,可以计算得出农户技术进步率为 %。 如果农户投入产出弹性改用绝对值,那么劳动和土地的变化分别使技术进步率增加了 %和 %,农户技术进步率上升到 %。 21 分析阶段-资料验证和处理  案例: 根据调查农户物质投入与产量做散点图后 , 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低 , 据此得出 “ 农户物质投入水平的差异并不是造成粮食单产差异的主要原因 ”。  结论是否成立取决于能否保证其他因素相同 , 如土地肥力 、 灌溉条件等。 较严谨的方法是利用生产函数建立单产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22 分析阶段-观点表述  案例:  “ 中国人自己基本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 对世界只有好处 , 没有坏处。 这不仅对缺粮国是这样 , 而且对粮食出口国也是这样 , 因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把粮食供求平衡的一个相当的缺口放在国际市场上去弥补 , 其结果正如国际上许多预测者所认为的那样 ,肯定会造成国际粮食市场与价格的剧烈波动 , 这对粮食输出国国内的生产者和财政未必就是好事。 应该说 , 中国如果真正能够长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 这对国际社会应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 同时也是中国对世界农业的重大贡献。 ”  这里表述的是个人的主观见解 , 而非经过检验的事实。 作者并未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23 分析阶段-论证  表述:  “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养活中国。 ”  “ 沿海地区一个省数千万人口 , 不能依靠其它地区吃饭。 ”  “ 粮食进口消耗大量宝贵的外汇。 ”  “ 中国港口设施处理能力和国内运输能力不足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