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班组长(doc62)-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遵照规章制度来办事。 【案例】 西方有个马戏团有一个绝活 ——— 跳蚤笔直地跳一尺高,绝不往旁边的地方跳,也不超过一尺高。 马戏团是怎么训练跳蚤的呢。 原来马戏团把跳蚤抓来以后,刚开始时跳蚤也乱蹦,为了防止跳蚤乱蹦,马戏团找了一根一尺高的笔直的玻璃管,把跳蚤罩住,跳蚤看不见,它只要跳高了就把它弹回来,往旁边跳了也把它弹回来 ,跳蚤虽然没有大脑,但也知道疼,一段时间之后,跳蚤逐渐养成习惯,后来把玻璃管撤掉,跳蚤也习惯成自然地、仍然非常规矩地、笔直地跳一尺高。 这种现象在行为学中称为强化理论,反复多次,就养成了一种习惯。 ◆ 对事不对人 企业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某个员工触犯了规章制度,但是由于触犯规章制度的是个劳模,为了维护他的威信,就免于处罚。 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规章制度就失去了权威性,不能服众。 要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就要一视同仁,使其产生 “ 炉火效应 ” ,即谁摸它都烫手,老总也不例外。 流程再造 随着改革的发展,组织机构的变 更,很多机构的硬件变了,软件也发生了变化,作为班组长应做到与时俱进,对生产流程进行再造。 流程再造分为四个方面: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 表 4- 1 流程再造 ◆ 清除 等待时间,由于上一个环节总是不到位,出现虚耗,这就是一种浪费,必须清除。 缺陷 /失误,由于失误,在工作中产生了残次品,而每生 产一个残次品就是对成本的提高,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必须清除。 重复性劳动,单位中有时会存在因人设事或重复性的劳动,这些都是要坚决清除的。 ◆ 简化 某些表格很繁琐,为了拿一只灯泡,要经过好几个部门签字,而这些部门还振振有词地问,你怎么连表都不会填,像这些就需要简化。 问题区域也需要简化。 某个环节经常出现问题,称之为问题区域。 问题区域往往是因工作水平问题或用人不当造成的,这是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 ◆ 整合 对工作进行整合有这样一个原则,凡是一个人能干的活就不要安排两个人干,安排两个人干,多一次交接就多一次掉棒的概率 ,就多一次失误的机会,所以一个人能干的活安排两个人,不仅造成了人员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了失误概率的增加。 对顾客进行整合,例如现在吃自助餐,不用服务员递菜,把顾客进行整合,顾客自己执行了服务员递菜的功能,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劳动力。 ◆ 自动化 表 4- 1 罗列了六七种脏活,难活、险活、乏味的工作,这些工作能用自动化方式的尽量用自动化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自检】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组织机构的变更频繁发生,很多机构的硬件变了,软件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作为班组长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适时地对流程进行再 造。 仔细填写下表,认真思考你的班组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本讲小结】 在生产管理中,班组长组织水平的高低,关键体现在如何协调各岗位之间、工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体现在多岗一事和交接班的接口中。 如果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较大的问题。 在接口处理上,应该明确谁负主要责任,谁负次要责任, 做到分工明确。 如果分工模糊,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导致不良的后果。 如果将岗位责任明确地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规章制度的执行就是计算机的软件。 试想一台计算机只有硬件,没有软件将会怎样。 为了保证班组高效、稳定的运行,班组长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第 5 讲 如何组织生产(中) 【本讲重点】 如何决断 如何用人 如何决断 1.决断的特点 作为一名班组长,每天都会遇到大量需要决断的事情。 班组长的决断与高层领导对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不同,高层领导的决策一般都有严格的论证程序,而且高层领导的决 策大部分都属于战略性的决策。 班组长遇到的很多问题大都是瞬间发生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应有的回答,常常来不及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证(有时也没有必要进行论证),而且决断对于班组长而言往往都是战术性的,所以班组长在做决断时,通常脑子里没有严格的逻辑思考和推理,有时完全凭借平时的经验积累、直觉以及个人的风格,这就是决断的特点。 2.组员请示的问题 在一线工作,常常会遇到班组成员向你请示问题,面对提示,班组长应如何处理。 首先判断请示的问题是否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 如果不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如 果确实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也不必急于回答,而应先询问下级认为应该怎么办。 因为每个人在请示问题时,大脑中都有一两种想法,只不过他不敢做主或拿不定主意,班组长的反问不仅能充分调动了下级的积极性,而且同时能把握住下级的脉搏。 如果下级确实无法解决,此时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再帮助下级决断也不迟,作为一名班组长也才更加主动。 3.非规范化问题 非规范化问题是指在规章制度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机构的变更、新生事物的出现,在管理过程中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可能都会有大量的非规范化的事情出现。 当遇到这 一情况时,班组长应把目光不断地盯向新问题,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制定新政策,对原来的规章制度进行弥补,再交给下级执行。 【自检】 作为一名班组长,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组员的请示,面对组员的请示,通常你是如何处理的。 学过本课程之后,你将如何改进你现有的处理方式。 如何用人 作为一班之长,面对性格各异 、特长不同、需求不同,甚至为了不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班组成员,如何团结班组成员齐心协力地共同完成企业的工作,发挥班组成员的特长呢。 作为一名班组长,用好班组成员是组织好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 班组长在用人的过程中应本着以下原则: 1.量才使用,扬长避短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任何一个人都难以 成为全能冠军,所以一个人的长处越长可能短处也就越短。 古人云 “ 峰谷并存 ” ,意在说明山峰越高峡谷也就越深,用今天的话来表达就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 作为管理者应把员工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把员工的长处用到极致。 【自检】 日本某企业中有一名员工最大的毛病就是上班时爱打盹儿,主管们很为这名员工的出路发愁,最后想来想去终于为他找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安排他到街上卖睡衣。 这名员工在街上一边卖,一边就睡着了。 顾客也因此而认为睡衣的质量绝对过硬,它有催眠的功能,因此睡衣非常畅销。 通过这则小故事,你从中 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 5- 2 2.容短 在用人上要用长就要容短。 俗话说有长就有短,短处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要容短,不要过分地计较。 有 的人总是试图去改造别人,实际上往往不现实。 据调查,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个性一直到年老都非常顽固的保持着,也就是所谓的 “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不必试图改造你的班组成员,而是要了解他,理解他,然后发扬其长处,避开他的短处。 3.容长 有的人能够容短,但是不能容长。 如果管理者不能容长,就压抑了人才。 英国政论家帕金森说过,人有一种劣跟性,你可以设想一头狮子率领着一群绵羊前进,却很难设想一只绵羊能率领着一群狮子前进。 通常情况下一个二流人才会找三流人才做自己的助手,而三流人才也会找四流人才做自己的助手。 作为一名 管理者要克服这一缺点,要敢于使用能力超过自己的人。 卡耐基墓志铭上有一句名言:这里安葬了一个人,他善于把那些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安排到恰当的岗位上。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人都很难再成为全能冠军,所以管理者应该敢于使用那些实力超过自己的人,这实际上也正是自己实力的一种表现。 【本讲小结】 作为一名班组长,每天都会遇到大量需要决断的事情,而且班组长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瞬间发生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必须做出应有的回答,同时决断对于班组长而言往往都是战术性的。 那么,面对班组成员的提问,班组长应如何来决断呢。 首先应 正确地判断所请示的问题是否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 如果不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如果确实属于自己的权限范围,则应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决断。 此外,要组织好生产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用人的问题,用好班组成员是组织好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 班组长在用人的过程中应本着量才使用,扬长避短,既能容短,又能容长的原则。 第 6 讲 如何组织生产(下) 【本讲重点】 如何协调 监督与控制 如何对待非正式的小群体 如何协调 个体心理常识 1.个性的心理学涵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在先天 的生理条件基础之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活动中经常表现出的较为稳固的,有别于其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组合,它使一个人戴上了有别于他人的行为特征,人们称之为个性。 2.个性的差异 ◆ 气质 气质是先天的,或者说是遗传的,它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古希腊人已经对人的气质进 行了分类,他们分别是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 ① 多血质的人一般来说性格比较活泼好动,工作中喜欢找捷径。 ② 胆汁质的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爱兴奋,爱激动。 ③ 黏液质的人很喜欢安静,往往是你有千般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做事稳稳当当。 ④ 抑郁质的人性格比较压抑。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提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气质的含义不同,平时所说的气质实际上是指风度,这里所说的则是心理学上的概念。 ◆ 性格 性格基本上是后天可塑的。 例如对人的态度是冷淡还是热情,对工作是认真还是敷衍,生活中是勤劳还是懒惰,这些称之为性格。 性格有比较多的价值取向的成分。 3.情绪 人们在活动中常常会受情绪的影响,情绪在人的个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性格的区别在于: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体验的表象,而情绪变化较多,反复较大,经常处于不同的变化之中。 情绪由于客观事物和主观需要产生了差异,从而使人产生喜怒哀乐等一些主观的心理体验,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之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通常在班组中,影响职工情绪的要素有:社会、家庭、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身体等(参见图 6- 1)。 图 6- 1 影响职工情绪的要素 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了解了这些就能有助于掌握人们的行为规律,找到改变行为的诱因。 作为一名领导者首先要了解员工情绪产生的原因,目的是为了改造他或改造环境。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围绕共同的目标进行活动时,出现的一些共性的心理反应。 群体心理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与个体心理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处理好 群体心理,有助于提高士气,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1.群体心理的特点 ◆ 直接性。 命令一出,群体成员马上有反应。 ◆ 混沌性。 群体成员仁者见仁,智者智者,常常使领导者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 感染性。 群体成员会互相影响。 2.群体心理的功能 ◆ 整合功能 如果群体心理呈积极向上的趋势,那么经过整合之后,使系统出现 1+ 1> 2 的力量,那么群体的效率就会更高。 ◆ 显示器功能 群体心理可以直接反映出员工的心态,命令一出来,群体成员是赞成,是反对,都会反映在脸上,这是直接性的一种具体性体现。 ◆ 警示器功能 群体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亮起红灯警示,此时需要对某些政策进行有效的调整。 如果 群体受到挫折,由于群体之间的互相感染,导致群体心理的感染性就会产生放大效应,所以当群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它控制在萌芽状态,或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 影响士气的功能 一个班组士气是否旺盛相当重要,拿破仑说过,军队打仗, 2/ 3 打的是士气。 班组同样如此,如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呈积极向上的态势,那么士气高,工作效率就高。 在非常愉快的环境中,士气高,工作效率会比平时会高出 5%~ 10%,如果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会比平时低 5%~ 10%。 3.根据群体心理特点建立相关机制 ◆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所谓 反馈机制就是班组长要与员工增加沟通,政策要公开、透明,防止流言出现。 ◆ 建立良好的调整机制 有些政策,有些规章制度如果不够完善就要及时进行微调,同时还要建立宣泄机制,例如员工有一些情绪,不要让他们总是压抑在心里,而要让他们及时宣泄。 ◆ 建立良好的诱导机制 做好人的心理工作和思想工作,把握员工的脉搏,掌握他们的情绪及某些心理产生的原因,以改造他的行为。 提高沟通技巧 1.影响沟通的障碍 ◆ 语言障碍 我国的语言非常丰富,常常是一句话包含多种意思,容易造成对方的曲解。 ◆ 知识经验差距产生的障碍 经验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理解和感受就不同,往往容易造成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结局。 ◆ 组织结构不合理 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就会造成上传下达渠道不通畅,从而形成沟通障碍。 ◆ 沟通方式选择不当 不同的沟通对象,适合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果沟通方式选择不当,往往会不欢而散,无果而终。 2.加强与员工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