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战略体系(doc44)-其他认证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未满足要求。 (此术语在 GB/T19000 中为“不合格(不符合)”。 ) ㈡纠正措施:为消除已 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㈢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 )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八、审核员 审核员: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合格的审核员要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 素质是指审核员在审核工作中表现出:有道德、思想开朗、善于交往、善于观察、有感知力、适应力强、坚忍不拔、明断、自立。 能力是指审核员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通用的知识和技能、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41 页 第三节 总 要 求 条款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 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第四节 环 境 方 针 条款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与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 第五节 规 划(策 划) 环境因素:组织 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ISO14001 标准中最重要的条款,是将组织的环境与管理连接起来的桥梁,全面识别环境因素,并准确判定重要环境因素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组织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41 页 其他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着环境因素而展开的。 ⑴识别范围:①组织“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也就是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管理加以控制、改变、处理或处置的环境因素。 ② 组织“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也就是不能通过或难以通过行政管理及其他技术手段改变,或不能直接加以控制和管理的环境因素。 ⑵识别方法 ① 初始环境评审法: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之初,都要进行初始环境评审,以便了解组织的环境管理现状,确定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找与标准的差距和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② 生命周期评估法: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和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搬运、贮藏、销售、使用、报废、处置和再生利用等诸多环节。 ⑶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因素识别应注意“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种情况、一个过程和纳入计划 的或新活动、产品和服务”。 三种时态: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八种情况:主要是指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可以考虑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壤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使用、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付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八种情况。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41 页 一个过程:主要指产品、活动和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组织识别环境因素时还应该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 : 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目 的:指依据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考量,从中评价出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大环境因素,排出优先次序,以此作为下一步工作控制的重点。 组织只有对环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正确判定重大环境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加以有效控制。 ②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步骤和方法:首要步骤是对每一被识别的环境因素,尽可能全面地以量化的方式确定其环境影响并加以评价,内容包括评价环境影响的规模、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 和持续的时间。 评价环境影响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确定重大环境因素,但此时,除了考虑上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四方面内容外,还要综合考虑组织的经营方面的因素和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主要包括改变某种环境影响的难易程度、所需费用以及对其他活动和过程的影响、有害环境影响给组织带来的风险以及最佳实用可行的技术等,此外,相关方的关注情况以及对组织公众形象的影响等也是组织应重点关注的项目。 环境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 组织的查品、服务以及经营、生产和管理等活动都是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41 页 、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条款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 a 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 ) 要点理解: 、实施并保持程序; ; 立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信息的渠道; 其他要求如何应用与组织的环境因素; 、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 目标、指标和方案 条款要求: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要点理解: ; ;; ; 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 (①实现组织 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各职能和层次的具体职责。 ②实现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法。 ③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实施方案的时间表和进度表。 ④落实资源、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41 页 提供资金、人力、物力保障。 ) ; 、指标和方案的监督和评审。 第六节 实施和运行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 ,并提出改进建议。 要点理解: 、明确职责、作用和权限; ;、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 能力、培训和意识 条款要求: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 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 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 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潜在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41 页 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实现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要点理解: ; ;; 信息交流: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 、形成文件和回应。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 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要点理解: ; ; ; 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 录。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41 页 要点理解: ;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 的要求进行控制。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没。 如须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 要点理解: ; ; ;。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以确保其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 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b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3 页 共 41 页 要 点理解: 、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 、产品和服务中造成环境影响的点进行控制,使组织的环境行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要点理解: 预防的思想是贯穿标准始终的主导思想,组织在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常常由于某些主观或是客观的原因造成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发生,给生命财产和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