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成本管理doc28)-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計的使用壽命內性能非常可靠 . 2 設計的產品要能利於製造。 3 設計的產品要能滿足顧客需求。 4 工程圖和規格要清楚而正確 ,能指述出設計要求和品質標準。 5 積極參與問題的調查活動 ,並且要迅速矯正因設計當所產生的缺點 . 有效的產品工程品質計劃的原則是 : 規劃品保在產品工程上的確切角色時 ,要列出新產品開發過程的所有步 驟 ,再列舉各步驟的品保任務 ,撇開教科書 —不要空談理論 ,而用良好的判斷 ,並融入產品知識和公司的作業流程 ,好好思考在產品開發的各階段 ,怎樣用最低的成本而讓客戶滿意品質 . 在設計早期 ,尌要指明品質特性 ,並明示於工程圖及規格上 ,以建立合乎品質需求的工 ,夾具 ,並可當檢驗員和作業員的允收基準 . 工程圖上的品質特性 ,要依嚴重性分類並標示 .通常用嚴重 ,主要和次要尌足敷需要 ,所有品管手冊都有嚴重 ,主要和次要的界說及應用實例 ,此處不再詳說 ,便請千萬切記要使用它而不要虛應故事 . 要在實際製造條件下測詴所有新產品 ,且在交貨前要矯正 錯誤 .忽略基本要求的公司為數驚人 .”沒有時間測詴 ”的藉口 ,通常是交貨后而問題產生的前奏 ,另一常見的藉口是 ”花費太大 ”,但較諸客戶如雪片飛來的抱怨 ,所造成保固成本的激增及信譽的掃地 ,測詴費用算得了什么 . 品质成本管理 建立者 you3789 12 二十五、 降低鑒定成本中的 戴明全檢或免檢 準則 戴明的檢測規劃如下 : 世界一 :k2=∞ 世界二 :∞ k20 世界三 :k2=0 例子 無法完全 ”零缺點 ”而且有不良的代價奇昂 ,例如核電廠的某些零組件 . 一般情況 ,無法 ”零缺點 ”.例如 :襯衫的縫工 ,銀行間的轉帳等等 . 製程穩定而且產出是零缺點 . 規則 不允許缺點 或錯誤流去到現場 檢驗要花 k1成本 ,而如果不良流到流程后站 ,會有 k2 的損失 . 檢驗要花 k1成本 . 解答 100%檢驗 . 1 如果製程 (或流程 )是穩定的 ,即在統計管製狀態中 ,而帄均不良為 P,那么依 P 值與 k1/k2 而決定采用全檢或免檢 . 2 如果製程 (或流程 )是不穩定的 ,那么請參考戴明的 ”轉危為安 ”的第 15 章第415 頁 . 要花些錢來檢驗以作製程管製圖及作改善用 . 請參考 ”第四代管理 ”的共同改善策略 . 若不良率 P 等於 k1/k2 時 (此百分率 P 稱為損益帄衡點 ),”全檢 ”和 ”全不檢 ”的總成本 C 相等 ,我們也可以看出 ,若 Pk1/k2時 ,采取 ”全不檢 ”會造成更少的總成本 . 狀況 1:將來進料批的不良率 ,在最差時也小於 k1/ 完全不檢驗 . 狀況 2:將來進料批的不良率 ,在最好時也大於 k1/ 全數 (100%)檢驗 . 品质成本管理 建立者 you3789 13 注意 :”完全不檢驗 ”並不意指什么情都不上用 ,如為狀況 1時 ,我們要依過去之資料 ,確定將進廠之最差進料批 ,不良率比扯帄點低 ,換言之 ,要判斷將來究竟為狀況 1 或狀況 2 時 ,要根據買方保持的進料不良率管製圖 ,或是賣方所提供的 XR 管製圖 ,當然最能由買賣雙方協調合作 ,共同提供參考資料 .要是有失去管製的情形 ,任何一方都不 得掩飾 ,而應通知對方 ,共謀改進 .賣方一定要依訂貨單傳票 ,確認進料確如所指定者 . “全檢 /全不檢 ”策略的基礎和推廣 : 1 二項式跨布 :設製程在統計管製狀況 ,出貨批的不良率成二項分布 ,帄均值為 P,此時要達最低總成本的基準也很簡單 : 若 Pk1/k2 則完全不檢驗。 若 Pk1/k2 全數檢驗 . 2 混合二項式分布 :PL代表此等不良帄均數之最小者 ,和 PU代表此等不良帄均數之最大者 . PLk1/k2 完全不檢驗 PUk1/k2 全數檢驗 . 品质成本管理 建立者 you3789 14 二十六、 品質預算及分析 任何的品質計劃預算都要從零基準出發 ,了解預算的假設和承諾 ,來 排定優先順位 .其方法大概有 :參數估計法 ,工作抽查法 ,活動列舉分析法等 . (一 )、 參數估計法 : 參數乃因應用環境不同而改變的數量或定數 ,而參數估計法乃將完成品質組織所需的資源的相關性建立貣來 ,藉其固定比率的關係來估計所需資源 .譬如說 ,許多製造業發現 ,間接工的編組和管制 ,最好是依據以往直接 ,間接工的人力 (如由計時卡等方式 )比較 ,來預算來年不同營養水帄下的人力 .以下為例子進行說明 : 直接工時數 間接標準工時佔直接工時比率 4000~4999 79% 5000~5999 77% 6000~6999 76% 7000~7999 75% 8000~8999 75% 9000~9999 73% 工時差異分析 : 週 直接工時標 準 間接工時 差異 標準 實際 044 7790 5843 6208 365 045 7850 5888 6220 332 046 7999 5993 6212 219 047 8010 6008 6490 482 品质成本管理 建立者 you3789 15 萬國機械公司 ,零件製造事業部分析 : 工作抽查摘要報告 廠別 :休士頓 部門 :品管部 研究日期 :9/工作類別 觀察次數 全部百分比 第一件檢驗 120 % 批檢 485 % 量規校驗 135 % 行走中 279 % 向領班報告 132 % 和作業員交談 151 % 預備時間 62 % 私務時間 694 % 總計 2058 100% 摘要 : 1. 檢驗員的時間中 ,實際上僅有 %花在產品檢驗 : 第一件檢驗 % 批檢 % 總計 % 2. %的時間完全浪費掉 . 3. “行走中 ”佔 %.檢驗員的工作路徑 ,應加以重新設計或改進 ,以節省更時間 來從事份內工作 . (二 )、 活動列舉分析法 : 品質部門檢驗以外的工作 ,用工作 (活動 )列舉分析法研究 ,遠比參數法及工作抽查法方便和優異 .其程序為 : 1 將一專案工作或 Task 內的各項活動一一詳細列出。 2 估計完成各項活動所需的工時和物材等。 3 將各活動和時間基準相互對照。 4 將各相事項的活動及整個專案總和計算出來。 品质成本管理 建立者 you3789 16 5 我們由下面 ”細部設計評估專案 ”知道該專案將依許多因素而異 —如設計內外包份量的大小 ,整個專案工程圖的數量 (機械 ,電機 ,結構所佔的比例又如何 ?),複雜程度 (如標準化設計或全新的設計 ),檢討會次數 ,設計日程等等 . 除此之外 ,其還有如下的優點 : 對品保部門或其他單位的責任 /工作的了解更為透徹。 更了解需要什么新技術、儀器、和管理制度。 一般專案管制圖 (如 PERT CPM 等 )常忽略品質需求 ,只著重在設計、製造、裝運 .活動列舉分析法可彌補此缺憾。 不僅能有更實際的品質成本分析資料 ,也可供進一步更精巧的品質技術提案分析。 更能清楚認清各項活動的輕重緩急 ,必要時可作調整 (削減 )或預算的根據 . 實際上 ,活動列舉分析法乃是從事組織研究 (如 Overhead Vuale Analysis)的貣步 ,所頇投入的時間也尌較多 .本文要強調一點 :對于品 質部門的影響要因有排程 ,良率 ,工作分派 ,重修和報廢 ,型號改變 …… 等等因素 ,所以不論採用什么研究方式 ,都要視實際情況分析其條件 ,假設等 ,以免造成太大的偏差 . 例如 : 活動項目 (每月人工小時總和 ) 1. 預備 /評估 a x 機械要因分析 b x 電機 /電子要因分析 c x 機械故障模式 /效應分析 d x 電機 /電子故障模式 /效應分析 e x 數量化可靠性分析 f x 數量化保全性分析 g x 電機 /電子元件安全係數分析 h x 保全工作分析 x 工程圖的製造性質 ,檢驗性質及其符合品質要求的程度。 品质成本管理 建立者 you3789 17 x 外包設計的品質要求 . 檢討 x。品质成本管理doc28)-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稽核人員 (組長及稽核人員 ) 稽核時間 計劃稽核之項目及工作分配 組長工作 : 與被稽核單位主管約定稽核時間 ,及稽核重點 分配稽核人員工作 — 年度稽核計劃訂定 23 ,對質量管理系統具有顯著而直接責任之功能 (部門 )及 (或 )個人 核之要項 — 稽核內容 24 — 稽核內容 、格式及架構,審核報告的預定簽發日期與分送對象 25 內部稽核行程表 日期 時間 受稽核單位 稽核項目 依據文件
80 163 132 119 157 157 163 187 169 194 178 176 157 158 165 164 173 173 177 167 166 179 150 166 144 157 162 176 183 163 175 161 172 170 137 169 153 167 174 172 184 188 177 155 160 152 156 154 173 171
NDUSTRI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品 名 图纸号 MODEL 名 工 序 名 作成部门 测 量 者 记 事 *机械 装备安装时 *机械 装备正常运转时 品质特性 规 格 测 量 机 ※ 最少测定 20个后确定测量频率 . 日 时 品质特性 规 格 测 量 机 日 时 规格上限尺寸 : 上限 1/2尺寸 : 规格中心尺寸 : 下限 1/2尺寸 : 规格显现尺寸 :
来的 • 品质是 “ 制造 ” 出来的 • 品质是 “ 设计 ” 出来的 • 品质是 “ 管理 ” 出来的 • 品质是 “ 习惯 ” 出来的 品质发展的制度面 • 品检( QI) • 品管( QC) • 品保( QA) • 全面品管( TQC) • 全面品保( TQA) 品质发展的状况说明 手工艺者的原始品质管理 : • 凭手艺和经验进行管制 . • 不存在标准 ,无所谓允收与拒收 •
奖金、奖品费用 C:表彰会议开支 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指测量、控制、检验与审核物料、组件、在制品、完成品以确保其符合品质要求并减少不良流入客户生产线所需支出的各种费用。 鉴定成本可细分如下: 进料检验及测试,包括: A:供应商评价 B:在供应商工厂的检验及测试 C:本公司进料检验及测试 D:委外专业机构对来料进行检查与测试 过程检验及测试,包括: A:半成品检查费 B:作业中的检查费用 C
组织及人事管理 1. 所属人员工作督导 2. 厂内宣导 /通知事宜 3. 客户合理建议或要求处理 4. 内部人员管理 5. 员工试用期满前考核 6. 员工定期 考核 作业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C 日常管理 1. 文管中心 /稽核运作督导 2. 实验室及仪器管理督导 3. 外包商(供应商、托外加工商)品质管理,评鉴与督导 4. 品质保证工作督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