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新七大手法(doc45)-品质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阵图 由两个 L 型矩阵图合并而得,其一是由 A 群要素与 B 群要素对应而成,别一图是由 A 群要素 C 群要素对应,两个 L 型矩阵图组合成 T 型状态,故称之为 T 型矩阵图。  Y 型矩阵图 Y 型矩阵图是由三个 L 型矩阵图所组合而成,分别是 A、 B 群要素对应, A、 C 群要素对应与 B、 C 群要素对应的 L 型 矩阵图。 它说明了在这三个 L 型矩阵图的三组要素 A、 B、 C 之间的相互对应情形,其做法、看法与T 型矩阵图类似,但多了一组 B、 C 群的对应关系,也因此由 T 型矩阵图的平面图形变成 Y 型矩阵图的立体图形。  X 型矩阵图 由 A 对应 B、 B 对应 C、 C 对应 D、 D 对应 A 四个 L 型矩阵图组成。 注: C 型图不常用,故这里不作介绍。 二. 矩阵图的应用 矩阵图应用比较广泛,一般应用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1. 竞争对手分析时; A3 A2 A1 B3 B2 B1 C1 C2 C3 D1 D2 ○ D3 a1 a2 a3 b3 b1 b2 c1 c2 c3 新品管七大手法 19 2. 新产品策划时; 3. 探索新的课题时; 4. 方针目标展开时; 5. 明确事件关系时; 6. 纠正措施排序时。 三. 矩阵图特点 1. 透过矩阵图的制作与使用,可以累积 众人的经验,在短时间内整理出问题的头绪或决策的重点,可以发挥象数据般的效果。 2. 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能够使我们掌握到全体要素的关系。 3. 矩阵图可根据多次元方式的观察,将潜伏在内的各项因素显示出来。 在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等手法已分析至极限时使用。 4. 矩阵图依行、列要素分析,可避免一边表现得太抽象、而另一边又太详细的情形发生。 四. 矩阵图制作步骤 以 L 型矩阵图为例,针对“工厂利润降低”的问题来制作矩阵图。 1. 首先,针对“工厂利润降低”的问题,运用系统图,找出一次、二次、三次原因,并就第三次原因制定对策。 新品管七大手法 20 2. 将第三次原因及对策排入 L 型矩阵图中。 3. 依相关程度(即此项对策与每项原因关连性)设定对应评比分数。 4. 各项对策分数加总后,取最高的三项,成为改善决策,并标出来,完成决策矩阵图。 五. 案例分析:“工厂利润下降”矩阵图 人的因素 利润下降 管理因素 物的因素 财的因素 人事费用高 人力不足 加班费高 无研发人才 招聘困难 人力配置不当 日常管理未落实 实绩指标不明确 没有年度计划 插件不良率过高 线皮破损 射出成型效率差 停机时 间长 工作站流程不顺 搬运频繁 设备维修费高 原料成本高 应收账款期长 资多管理欠佳 目标管理 不良率高 移动率低 物流控制不当 成本高 资金周转率低 间接人工成本高 新品管七大手法 21 见科建品管七大手法 P171 页 第六章 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 矩阵数据解析法简要说明 矩阵数据解析法是将已知的宠大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判断、解析得出结果,以决定新产品开发或体质改善重点的一种方法。 如果能从现有的数千、数万、及至数十万的 资料中寻求方法,并非简单的作业。 然而,若这些资料经过计算并整理后,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二. 矩阵图数据解法的应用 1. 客户需求调查; 2. 客户需求预测; 3. 竞争对手分析; 4. 新产品策划; 5. 明确事项内容; 6. 方针目的展开; 7. 方案优化。 三. 矩阵图数据解法的特点 1. 既可以运用感观获得的资料,也可以运用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 2. 评价者的取样能确保此资料符合常态分布。 四. 矩阵解析步骤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提供例子,解说了 5 个人针对 4 种汽车之性能及外观作评价,想找出顾客对汽车的哪些重点特别注意,以便研究新一代车重点。 新品管七大手法 22 步 骤 解 析 1.收集资料 车 A B C D 特性 全长 长 短 短 长 全宽 宽 窄 窄 宽 动力方向盘 有 有 有 无 座椅 跑 平车座 平车座 跑车座 价格 高 低 低 高 右图为 5人对 4 部汽车的评价。 其评价 3 分为佳; 2 分 为中; 1 分为劣 车 A B C D 姓名 王敏 3 1 2 3 赵正 1 1 2 1 罗娜 2 2 1 2 聂创 1 1 1 3 彭艳 2 3 3 1 新品管七大手法 23 2.求相关系数 r = 3.作成矩阵 4.判断 ( 2 个向量相叠)完全 正相关 有些正相 关 30176。 没有相关 90176。 r =0 有此负相关 120176。 完全负相关 r =1 (二 )先取 A 车及 B 车作相关系数之解析,计算如下:( Ai –A ) 2 Ai (Ai A ) (Ai A ) 2 Bi (Bi B) (Bi B) 2 (Ai A ) 2 (BiB) 3 1 1 2 0 0 0 1 1 1 3 1 1 1 2 0 1 1 1 1 0 3 1 0 2 0 0 0 1 1 1 2 0 0 0 10 0 4 10 0 2 1 车类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车子 全 长 全 宽 动力方向盘 ◎ 座 椅 价 格 流线型 ◎ △ 备 件 TURBD ◎ △ A车与 B 车相关系数 R= = 请学习者依上述求 A车及 C车之相关系数, r =。 1 4 2 在本例中 车相关系数 r = , 车相关系数 r= 它们显示强烈的正相关 车相关系数 r= 显示有些负相关 ∑ (Xi –x )(Y –y ) ∑ (Xi –x )2(Y –y ) 2 新品管七大手法 24 5.结果 就 AC、 BD 中,由于为正相关,所以取相同的项目。 可知道“流线型”及“ TURBO”为消费者所想要的。 而 AD 为负相关,所以取不同的项目,其资料如 AC、 BD 般,此项调查显示了“流线 型”及“ TURBO”主导了汽车的销售。 第七章 箭头图法 箭头图法即网络分析技术。 在工业、交通运输、军事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都有一个计划安排问题,人们都期望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长期以来,在工程技术和科研生产计划安排方面,一直沿用甘特图(又称 Gatt 图)的方法,如图 922 所示。 它的特点是列出静止状况,不能反映出项目之间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能反映出主要的关键事项,也不能反映出总体和全局。 时间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A B C D E F 图 901 甘特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或任务和日益复杂,凭经验或简单的分析、比较、推断常常误事,不能满足客观事物发展的要求。 因此,需要有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方法来解决计划安排的问题,以提高工作质量。 50 年代以来,国外就在探讨有关此方面的问题。 1956 年美国杜邦公司的数学家、工程师组成的小组,在兰德公司的配合下,提出了运用图论的方法来表示计划并把这种方法定名为“关键路线法”( Critical Path Method ),简称 CPM法。 1958 年美国海 军特种计划局在试制北极星导弹潜艇过程中也提出了网络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评审法”( progro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简称项目 新品管七大手法 25 PERT 法。 这两种方法以及有关的一些方法统称为网络分析技术,它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极为遍的应用。 1965 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开始介绍这些方法,称为“统筹法”。 网络分析技术是把工程或任务作为一个系统的加以处理,将组成系统的各项工作的各个阶段,按先后顺序通过网络形式联系起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分别轻重缓急并研究其发展变化,从而对系统进行控 制和调整,达到以最少时间和消耗来完成整个系统预期的目标。 因此,网络分析技术是一种系统的技术。 它以工序(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图和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来反映整个工程或任务的全貌,指出对全局有影响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从而作出切合实际的统筹安排。 网络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一次性工程或任务。 工程或任务愈复杂采用网络分析技术收益愈大。 这时,也更便于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加速工作的进展。 网络分析技术是质量管理中的常用工具之一,是取得每一 PDCA 循环活动成果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 网络图 网络图是网 络分析技术的基础。 一项工程、一项规划、一项生产任务或一项工作等总是由许多工序(活动)组成的。 如果有一道工序用 来表示,多道工序,就有多条箭。 把代表各个工序的各条箭按照工序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联系,按照先后顺序和流程方向,从左至右进行逻辑排列,画成图则为网络图。 例如:一项工程由 11 道工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完工后, B、 C、 G 可以同时开工; B 完工后, E、 D 可以同时开工; C、 D 完工后, H 可以开工; G、 H 完工后, F、 J 才可以开工; F、 E 完工后, I 才可以开工; I、 J 完工后, K 才可以开工。 图 902 是按工序间关系排列箭。 如果再把相邻工序交接处画一圆圈,表示新品管七大手法 26 两个工序的分界点,每一圆圈再编上顺序号,箭尾表示工序的开始,箭头表示工序的完成。 最后再将完成每道工序所需时间标在相应的箭杆上,则画出一张网络图,也称工序流程图、箭头图、统筹图,如图 903 所示。 网络图由工序、事项和路线三部分组成。 图 902 按工序间关系排列箭 图 903 网络图 1. 工序(活动) 工序是指一项有具体活动内容的,需要有人力、物力参加,经 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完成的活动过程的。 例如设备的拆卸、清洗、检查、零件的修复、损坏零件的加工、部件装配、总装、调试等都是工序。 有些过程虽然不消耗人力、物力,但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如铸件的时效、水泥的养生等技术工休等,也应看作是工序。 此外,尚有一种虚设的工序,即不需要人力、物力,又不需要时间,但通过这种虚设的工序可以表明一工序与另一工序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属于逻辑性的联系。 这种虚设的工序,我们称之为虚工序,虚工序以虚线箭 表示。 工序的完成时间称为工序的长度,以 t 表示。 A B D C G H F K I J E 4 3 6 2 3 5 5 5 9 5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新品管七大手法 27 2. 事项 事项是指工 序的开工和完工事项。 一项工程、一项任务,一般只有一个总开工事项和总完工事项。 每一个工序只有也只能用两个事项来连接并表明工序从开工到完工。 除了总开工和总完工事项外,其他事项,既是开工事项又是完工事项。 一个事项对紧前工序来说是完工事项,而对它的后接工序来说,又是开工事项,如图 904 所示。 事项②对于工序 A来说,是完工事项,而对工序 B 来说,则是开工事项。 在网络图中,总是以一条箭连接带编号的箭头事项和箭尾事项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