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清洗质量检测(doc15)-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A、 B实验常数。 动态测试法的测试循环回路由测试槽、电阻率测试探头、测试泵和离子交换柱构成。 因为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测试液不停地经过离子交换柱净化处理,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应连续测量测试液的电阻率,并进行累加。 所萃取出的离子量符合公式( 4)关系。 式中: N测试液中的离子量, moL。 k实验常数; V测试循环回路中测试液的体积, L; P1t 时测试的电阻率值。 2)离子色谱测试法 可按 IPCTM650 中 执行。 使用的实验器材包括: A,离子色谱仪; B,热水浴包: 800C177。 5 0C; C,聚乙烯可密封塑料袋:可萃取的污染物< 25mg/kg。 D,聚乙烯塑料手袋: Cl< 3mg/kg; E,去离子水: , Cl< 50mg/kg; F,异丙醇:电子级。 配置 75%异丙醇加 25%去离子水(体积比 )萃取溶液,将印制电路板和( 100250) mL 萃取液放入聚乙烯塑料袋内(印制电路板应全部浸泡在萃取溶液中)并进行热密封后,放入( 80177。 5 ) 0C的热水浴包中 1 小时。 取出塑料袋,将萃取液送入离子色谱仪中进行测试,离子含量按公式 (5)计算。 式中: Wr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某离子的含量, μgNaCl/cm 2。 C根据标样测试出的萃取液中某离子的含量, mg/kg; V0注入到聚乙烯塑料袋 中的萃取液的体积, mL。 V1注入到离子色谱仪中进行测试的萃取液的体积, mL。 S印制电路板面积(长 *宽 *2), cm2。 1)污痕观测法 可按 执行。 测试样品尺寸应大于 50mm*75mm,使用光谱或高效液相色谱级的乙腈或其他溶液为测试液体。 用滴管每次将( ) mL 测试液慢慢滴到样品表面上使其清洗小面积的样品表面,并滴到玻璃载片上。 在无油空气或氮气气流下吹干测试溶液,重复清洗直至测试液用量达到 2mL/cm2为止。 观察玻璃载片,如果有清洗下来的残留物存在,则很容易看到。 2)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法 可按 执行。 测试仪器为红外分光光度计( 16μm),KRS 5或 ZnSeMIR. 测试溶液为光谱或高效液相色谱级的乙腈或其他溶剂。 用与污痕观测法相同的方法在 MIR 片上制备样品,并将相同体积的乙腈滴到另一块 MIR 片上作为参样。 将样品谱图与参样谱图对比,如果两者不同,说明样品有污染。 3)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法 可按。 测试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 测试溶液为 HPLC 测试液加 %磷酸加 %水。 用索氏萃取法萃取所用的焊膏或助焊剂中的松香,配制成标样,残留物含量分别为 %、 %、 %、 %和 %。 在 241nm 波长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并制出工作曲线。 向干净的塑料袋中加入 100mL 测试溶液,摇动 10 分钟后再测试,如吸收系数超出范围,再向塑料袋中加入 100mL测试溶液,摇动 10 分钟后再测试,如吸收系数还超出范围,再向塑料袋中加入100mL 测试溶液, 直到吸收系数低于。 残留物含量按公式( 6)计算: 4)高效液相色谱法 可按 执行。 测试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试溶液为 75%异丙醇( HPLC 级)加 25%去离子水( )( 体积比)。 将( 75200) mL 的测试溶液注入塑料袋,放入测试样品后热密封,在( 80177。 5 )0C的热水中放置 1 小时,分 别测试标样和该样品溶液。 仪器测试条件如下: A,波长: 220nm、 240nm; B,柱温: 600C; C,淋洗液: 60%乙腈加 40%水(体积比); D,流速: 2mL/min; E,进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