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存物流管理模板(doc26)-物流运作(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使庫存水平過高﹔不能太小,這會增加訂貨費用。 制定訂貨周期有原則是使該訂貨周期訂貨過程中的總費用最省。 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用經濟訂貨周期公式來計算。 訂貨周期也可以根 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例如,根據月、季、年、企業的生產周期或供應周期等。 (2) 最高庫存量的確定 定期訂貨法的最高庫存量即這一周期內的總需求量,它應該是滿足訂貨周期內的需求量再加上提前期內客戶的需求量。 (3) 訂貨量的確定 定期訂貨法的訂貨量由當時的實際庫存量的大小確定的,即等于當時的實際庫存量與最高庫存量的差值。 步驟七 庫存模型的建立 在這些步驟的逐步推行之后,企業就可以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個適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庫存模型了。 常見的庫存控制模型可分為確定型庫存模型和隨機型庫存模型。 (1) 周期性檢查模型 (periodic review model) 此類模型有 6 種,分不允許缺貨 .允許缺貨 .實行補貨等三種情況。 每種情況又分瞬時到貨 .延時到貨兩種情形。 最常用的模型是不允許缺貨 .瞬時到貨型。 這一模型的最佳訂貨周期為 T* HDCR/2 [CR—— 單位訂貨費用(元)。 H—— 單位產品庫存維持費(元 /件 .年)。 D—— 需求率(年需求量)(件 /年)。 ] 最大庫存量為 S=T*D (2) 連續性檢查模型( continuous review model) 連續性 檢查模型需要確定訂貨點和訂貨量兩個參數。 也就是解決( Q,R)策略的兩個參數的設定問題。 連續性庫存檢查模型分六種:不允許缺貨 .瞬時到貨型。 允許缺貨 ,延時到貨型。 補貨 .持時到貨型。 最常見的連續性檢查模型是不允許缺貨 .瞬時到貨型。 最經典的經濟訂貨批量模型( EOQ)模型就是這種。 最佳訂貨批量: Q*= HDCR/2 物管教材 2020/9/20 共 26 頁 第 頁 13 訂貨點: R=LT*D [[CR—— 單位訂貨費用(元)。 H—— 單位庫存維持費(元 /件 .年)。 D—— 需求率(年需求量)(件 /年)。 LT—— 訂貨提前期。 ] 2.隨機型 庫存模型 隨機型庫存模型要解決的問題是:確定經濟訂貨批量或經濟訂貨期。 確定訂貨點和訂貨后最大庫存量。 隨機型庫存模型也分連續性檢查和周期性檢查兩種情形。 當需求量 .提前期同時為隨機變量時,庫存模型較為復雜。 貨物出庫 貨物出庫要求把貨物及時、准確地發放到客戶手中。 為了做到這點,出庫的貨物應按入庫的時間安排好出庫順序﹔對有保管期限的貨物,應在期限內發出貨物出庫憑証必須符合要求,做到出庫准備迅速。 貨物出庫的步驟 貨物出庫時,應按照一定的步驟, 其步驟如圖 57 所示: 圖 57 貨物出庫步驟圖 步驟一 出庫准備 為了使貨物出庫迅速、加快物流速度,出庫前應安排好出庫的時間和批次。 同時,做好出庫場地、機械設備、裝卸工具及人員的安排。 步驟二 核對出庫憑証 物流保管人員接到發貨通知后,應仔細核對出庫憑証,檢查無誤后方可備貨。 步驟三 備貨 備貨應根據出庫憑証進行。 規定發貨批次的,按先進先出的原則備貨。 出庫准備 核對出庫憑証 備 貨 復 核 點 交 物管教材 2020/9/20 共 26 頁 第 頁 14 步驟四 復核 備貨完成以后,應再次與出庫憑証核對出庫貨物 的名稱、規格、數量等,以保証出庫准確性。 步驟五 點交 貨物復核無誤后即可出庫。 發貨時應把貨物直接點交給提貨人,辦清交接手續。 若是代運,則需向負責包裝和運輸的部門點交清楚,倉庫盤存表如表 510 所示。 表 510 倉庫盤存表 庫存主管: 制表人: 年 月 日 貨號 品名 單位 單價 入庫時間 實盤數 金額 帳面數 金額 備注 1 2 3 庫存補給 補貨是將貨物從倉庫保管區域移到揀貨區域,并將作書面處理的過程。 補貨的步驟 不管以什么為補貨單位,補貨步驟基本上是一致的。 以托盤為單位的補貨作業步驟 不管以什么為補貨單位,補貨步驟基本上是一致的。 以托盤為單位的補貨作業步驟 如圖 58 所示: 補貨的方式 補貨作業的目的是確保商品能保質保量按時送到指定的揀貨區,補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種 這種補貨方式是由 取貨員到貨架保管區取取貨箱,再到揀貨區的方法。 保管區為料架儲放區,動管揀 客戶訂貨 檢查揀貨區存貨 開始補貨 找出空托盤 把托盤由保管區移至揀貨區 ── 補貨 重新建立存貨檔案 將新托盤歸位 存貨降至設定標准以下 物管教材 2020/9/20 共 26 頁 第 頁 15 貨區為兩面開放開放式的流動棚揀貨區。 揀貨員揀貨之后把貨物放入輸送機并送到發貨,當動管區的 存貨低于設定標准時,則進行補貨作業。 這種方式較適合于體積小且少量多樣出貨的貨品 這種補貨方式是把托盤由地板堆放管理區運到地板堆放動管區,揀貨時把托盤上的貨箱置于中央輸送機送到發貨區。 當存貨量低于設定標准時,立即補貨,使用堆垛機把托盤由保管區運到揀貨動管區也可把托盤運到貨架動管區進行補貨。 這種補貨方式 適合和于體積大或大出貨量貨品。 ── 貨架下層的補貨方式 此種補貨方式是將同一貨架上的中下層作為動管區,上層作為保管區,而進貨時則將動管區放不下的多余貨箱放到上層保管區。 當動管區的存貨低于設定標准時,利用堆垛機將上層保管區的貨物搬至下層動管區。 這種補貨方式適合于體積不大、存貨量不高,且多為中小量出貨的貨物。 批次補貨是在每天或每一批次揀取前,經由電腦計算得貨品總揀取量,再相對查勸管揀貨區的貨品量,在揀取前一特定時點補足貨品。 批次補貨較適合一日內作業量變 化不大,緊急插單不多,或是每批次揀取量大,要事先掌握的情況。 定時補貨是將每天划分為數個時點,補貨人員于時段內檢視動管揀貨區貨架上貨品存量,若不足馬上將貨架補滿 .定時補貨較適合分批揀時間固定,且處理緊急時間亦固定的公司。 隨機補貨是指定專門的補貨人員,隨時巡視動管揀貨區的貨品存量,有不足隨機補貨較適合每批揀取量不大,緊急插單多,一日內作業量不易事前掌握的情況。 庫存合理化 庫存合理化的含義是用最經濟的辦法實現庫存的功能。 合理化有如下几個主要標志: 質量標志就是要保証被庫存物的質量,只有這樣,商品的使用價值才能通過物流之后得以最終實現。 在庫存中增加了多少時間價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潤,都是以保証質量為前提的。 所以,庫存合理化的主要標志中為首的應當是反映使用價值的質量。 數量標志就是要在保証功能實現前提下有一個合理的庫存數,使商品庫存量達到對銷售量的適應。 目前管理科學的方法已能在各種約束條件的情況下,對合理數量范圍做出決策,但是較為實用的還是在消耗穩定,資源及運輸可控的約束條件下,所形成的數量控制方 法。 應該考慮三種情況:訂貨時間一定,銷售量波動變化﹔銷售量一定,訂貨時間波動變化﹔訂貨時間、訂貨量均波動變化。 在時間功能實現前提下,尋求一個合理的庫存時間,這是和數量有關的問題,庫存量越大而消耗速率越慢,則庫存的時間必然長,相反必然短。 在具體衡量時往往用周轉速度指標來反映時間指標,如周轉天數、周轉次數等。 因此必須加強商品保質期的核定和對季節性商品儲存期的管理。 物管教材 2020/9/20 共 26 頁 第 頁 16 4.結構 結構標志是在庫存商品不同品種、不同規格、不同花色的庫存數量的比例關系下對庫存合理性的判斷。 尤其是相關性很強的 各種物資之間的比例關系更能反映庫存合理性與否。 由于這些物資之間相關性很強,只要有一種物資出現耗盡,即使其他種物資仍有一定數量,也會無法投入使用。 所以,庫存的結構應適應銷售的需要。 空間標志是指不同的地區的數量比例關系,空間標志可以判斷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判斷對整個物流的影響。 當然,合理空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商品儲存與商品經營的動態適應過程。 費用是判斷庫存合理的一個重要標志。 如可以從倉儲費 .維護費 .保管費 .損失費 .資金占用利息支出等實際費用上判斷合理輿否。 一般來說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優化自己的庫存: 1. ABC 管理 由于在倉庫中一般庫存的商品品種非常繁多,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必須根據情 況實行重點管理,才能取得確實效果,一般采用 ABC 管理可以達到預期要求。 ABC 分類是實施庫存合理化的基礎分析,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解決各類的結構關系、庫存量、重點管理、技朮措施等合理化問題。 ABC 分類的指導思想是 20%~80%原則,即 20%的少量因素帶來了 80%的大量結果。 如 20%的產品帶來了 80%的利潤, 20%的供應商造成了 80%得得延遲交貨等,當然,這里的 20%或 80%不是絕對的,可能是 25%和 75%,或 15%和 85%。 對于庫存合理化來說,就是要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把注意力放在起關鍵性作用的因素上,加強管理工作的針對性,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述思想指導下,通過對大量存貨物品進行分類,找出占用大量資金的少數物品,對它們進行重點的管理與控制,而對那些占用少量資金的大多數物品,則實施相對松一些的管理控制。 具體做法是: 先根據管理控制的需要,如物流成本、物品特性、用戶性質、重要性等,選定划分標准。 對于成本控制來說,一般將占用 65%~80%價值的 15%~20%的物品划分為 A 類物品﹔將占用 15%~20%價值的 30%~40%的物品划分為 B 類物品﹔將占用 5%~15%價值的 40%~55%的物品划分為 C 類物品。 將存貨划分為 A、 B、 C 三類之后,就可以對不同種類的物品進行不同的管理。 如對價值較低的 C 類物品,應維持相對較高的庫存數量以避免缺貨,對價值較高的 A 類物品,則應壓縮總庫存量,減少占用資金,使存貨機構合理化,節約管理力量。 具體做法如下: 1. 對 A 類物品的管理: 盡可能進行嚴密控制,包括最精確、完整的作業記錄,最高 的作業優先權,高層次管理人員經濟檢查,精確計算,制定訂貨點和訂貨批量,將安全庫存量控制到最小,實行嚴密的用戶跟蹤措施,采取一定的技朮性措施進行保管等,盡量將庫存控制在最低水平。 在庫存配置上,應把 A 類貨物放置在靠近客戶的配送中心,客戶訂貨就能馬上送到客戶手中,以便提供及時優質的服務。 對 B 類物品的管理: 正常控制,即按正常的企業經營方式來調節庫存數量,包括作業記錄,按固定時間檢查,按經物管教材 2020/9/20 共 26 頁 第 頁 17 濟批量訂貨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適度降低庫存。 在庫存配置上,可以把這類貨物分別設在工廠倉 庫和配送中心保管,并按購銷情況、出入庫頻率,適當碼堆擺放。 對 C 類物品的管理: 盡可能簡單控制,減少管理工作量。 如進行簡單的作業記錄,檢查次數減少,降低優先作業次序,保持較大的安全庫存量,加長訂貨時間間隔,進行集中大量訂貨 (如通過半年一次的盤存來補充庫存 )等。 在庫存配置上,可以經濟性地放置在工廠倉庫中加以保管。 2. 適度集中庫存 適度集中庫存是合理化的重要內容,所謂適度集中庫存是利用庫存規模優勢,以適度集中庫存代替分散的小規模庫存來實現合理化。 集中庫存需要在兩個制約因 素之間取得優勢,遮兩個因素一是儲存費,二是運輸費。 庫存過分分散,每一處的庫存保証的對象有限,互相難以調度調劑,則需分別按其保証對象要求確定庫存量。 集中庫存則易于調度調劑,但是,過分集中儲存,儲存點與用戶之間距離拉長,庫存運費支出加大,在途時間長,又迫使周轉儲備增加,所以,適度集中的含義是主要在遮兩方面取得最優集中程度。 ,提高單位產出 加速庫存周期,將靜態儲存變為動態儲存,會帶來一系列的合理化 好處:資金周轉快、資本效益、貨扣少、倉庫吞吐能力增加、成本下降等等。 “先進先出”是 一種有效的庫存方式,也成了儲存管理的准則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