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78)-行政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纳入管网的企业依然采取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内河。 由表 2 图 22 可知,各内河水系的纳污程度:城市内河 曹娥江 甬江水系 运河。 ② 行政区域 图 23 为上虞市各乡镇水环境 经济产污、排污负荷对比图。 图 24 为上虞市各乡镇大气环境 经济产污、排污负荷对比图。 图 22 上虞市工业废水排向分析图 1%1%2%10%90%6%沿海海域运河甬江水系曹娥江水系城市内河及河网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16 图 23 区域水污染经济负荷对比 图 24 区域大气经济污染负荷对比图 由 图 23 可以看出,曹娥街道、 盖北镇、百官街道和道墟镇的 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较高, 均在 18t/万元以上。 受道墟热 电厂的影响,道墟镇的大气经济污染负荷高与百官街道,但废水万元排污量低于百官镇。 万元产值 COD 排放量的前三位是曹娥街道、盖北镇和百官街道。 “十一五”期间重点控制污染区域是曹娥街道、盖北镇、百官街道和道墟镇,上述区域总量削减的空间较大。 由 图 24 可知,区域大气污染负荷为盖北>道墟>百官>曹娥街道,与这几个地区工业污染源分布密集程度有关。 按万元产值 排污排序,依次为曹娥街道>盖北镇>道墟镇>百官街道>小越镇。 丰惠镇主要能源由电力提供,相应产污量较小,所以其经济污染负荷010203040506070盖北镇 道墟镇 百官街道 东关街道 曹娥街道 小越镇 丰惠镇 崧厦镇 章镇镇051015202530废水万元产值(t / 万元)万元C O D (k g / 万元)废水万元产值 万元产值 CODCr 污染负荷 能耗 020406080100120140盖北镇 道墟镇 百官街道 东关街道 曹娥街道 小越镇 丰惠镇 崧厦镇 章镇镇020406080100120140160180区域大气负荷(克/ 平方米)万元产值排污(千克/ 万元)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 万元)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17 最低,但其万元产值能耗较高。 针对上虞市大气污 染的的特点,可从宏观战略层次上,实施能源战略调整,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引导区域产业按循环经济内在要求发展;在微观上,以企业为主体,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减轻环保压力。 生活污染源 ⑴ 生活污水 2020 年末,全市总人口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万人。 上虞市城区人口约 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万人,城区人口密度为 1846 人 /km2。 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748 万 t, 65%生活污水纳入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海,未纳入管网的污水( 262万 t)经简易处理后排入内河。 全市城 乡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2850 万 t ,其中排入内河水系生活污水量为 2364 万 t , COD 为。 表 27 上虞市生活污染源排放统计表(排入内河水系) 名称 人口(人) 废水排放量 (万 t/a) CODCr (t/a) TN (t/a) TP (t/a) 农业 非农业 中心城区 (百官、曹娥、东关街道) 89844 115019 262 道墟镇 45834 4514 长塘镇 13746 366 上浦镇 23947 831 汤浦镇 14214 1435 章镇镇 40966 3705 岭南乡 12100 307 陈溪乡 9492 252 下管镇 12361 864 丁宅乡 10503 337 丰惠镇 47758 6182 永和镇 16039 399 梁湖镇 25248 4113 驿亭镇 21203 647 小越镇 23177 7288 谢塘镇 25202 1496 盖北镇 25654 515 松厦镇 99615 9135 沥海镇 56473 3428 合计 613376 160833 2364. 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18 ⑵ 生活垃圾 2020 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 清运量为 万 t, 无害化处理率为 100%。 全市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约为 29 万 t, 其中乡镇建成区垃圾产生量为 14 万 t, 建成区外的行政村垃圾产生量约为 15 万 t。  上虞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较高,达到 95%,主要以 村收集处理为主,占 59%,见图35。 处理方式相对单一,无害化处理率较低( 2%),除委托环卫部门处理的生活垃圾可保证无害化处理外,大部分的农村生活垃圾仍采取简易填埋,易引发二次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 采用经验系数法,估算畜禽养殖排污量,见表 28。 2020 年,全市畜禽养殖废水排放量为 万 t/a, COD 排放量为 17504t/a。 目前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共 38 家, 1 家是奶牛场,存栏量为 553 头,污水产生量为2020t/a,其余为规模化养猪场,合计存栏量为 58310 头,占全市总量的 %,污水产 生量为 万 t/a。 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经一级沉淀后排放,部分养殖场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表 28 上虞市畜禽养殖污染物估算结果统计表 畜禽种类 数量 废水量 (万 t/a) 污染物排放量( t/a) COD TN TP 猪 535800 牛 4515 羊 133700 家禽 11940500 兔 103900 合计 12718415 17504  数据来源于“关于组织实施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情况汇报” 图 25 上虞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分析图 5%59%6%4%36%15%11%无人收集村收集处理村收集乡镇处理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委托市环卫部门处理其他方式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19 二、环境质量现状 水环境质量 ⑴ 地表水环境 上虞市境内地表水分属曹娥江、姚江两水系,由曹娥江上虞段,萧曹运河上虞段,总干渠及其分流和城市引用水源地等四部分组成。 水流方向大致由南部的曹娥江上虞段上游流经南部的总干渠及西部的萧绍运河,自南向北汇入杭州湾。 历年来各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及与水质功能的比较 ,见表 29。 表 29 上虞市水环境各监测断面水质现状 水系名称 断面名称 指定功能 水质功能与类别 1996 2020 2020 2020 曹娥江 上虞段 章镇上游 Ⅲ Ⅲ Ⅲ Ⅱ Ⅲ 章镇下游 Ⅲ Ⅲ Ⅲ Ⅱ Ⅲ 汤曹汇合口 Ⅲ Ⅲ Ⅲ Ⅱ Ⅲ 百官镇上游 Ⅲ Ⅲ Ⅲ Ⅱ Ⅲ 百官镇下游 Ⅲ Ⅲ Ⅲ Ⅱ Ⅲ 萧曹运河 上虞段 东关水泥厂 Ⅳ Ⅳ Ⅳ Ⅴ 劣于 Ⅴ 新沙桥头 Ⅳ Ⅳ Ⅳ Ⅴ Ⅴ 三角站桥头 Ⅳ Ⅳ Ⅳ Ⅴ 劣于 Ⅴ 总干渠 及其分流 百官二号桥 Ⅲ Ⅲ Ⅳ Ⅳ Ⅳ 百岭公路桥 Ⅲ Ⅲ Ⅳ Ⅲ Ⅳ 崧厦毛巾厂桥 Ⅲ Ⅲ Ⅳ Ⅲ Ⅳ 崧厦大江桥 Ⅲ Ⅲ Ⅳ Ⅳ Ⅳ 四十里河百丰桥 Ⅲ Ⅲ Ⅳ Ⅲ Ⅲ 东进河 东进河一号桥 Ⅳ Ⅴ Ⅳ 东进河二号桥 Ⅳ Ⅴ Ⅳ 饮用水源地 (汤浦水库) 东输水取水口 Ⅱ Ⅲ Ⅲ Ⅰ Ⅱ 西输水取水口 Ⅱ Ⅲ Ⅲ Ⅰ Ⅱ 东南 —西北线 中点混合 Ⅱ Ⅲ Ⅲ Ⅰ Ⅱ 东南 —西北线 西点混合 Ⅱ Ⅲ Ⅲ Ⅰ Ⅱ 东南 —西北线 东点混合 Ⅱ Ⅲ Ⅲ Ⅰ Ⅱ 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20 ① 曹娥江上虞段的水质以 Ⅲ 类为主,历年来的水质基本持平。 ② 萧曹运河上虞段横断面水质较差,指定功能为 Ⅳ 类, 2020 年 起, 各断面水质为Ⅴ 类,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③ 总干渠及其分流指定功能为 Ⅲ 类水质。 监测结果表明,至 2020 年,总干渠及其分流的五个断面大部分已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④ 东进河自 2020 年开始增设了 2 个监测断面,分别是东进河一号桥和东进河二号桥。 与 2020 年相比, 2020 年水质好转,两个断面均能满 足功能要求。 ⑤ 对汤浦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水质得到不断的改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大肠菌群等各项监测指标呈下降趋势, 2020 年各项指标均能达到 Ⅱ 类功能区要求。 水源地水质污染监测指标变化趋势如下: 01234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时间 (年 )高锰酸盐指数 (mg/L)01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时间 (年 )氨氮 (mg/L)0100020203000400050006000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时间 (年 )大肠菌群 (个/L) 图 26 上虞市饮用水源地高锰酸盐指数(左)、 氨氮(中)、大肠菌群(右)历年的变化趋势 ⑵ 近海海域水环境 上虞市自 1997 年开始在上虞港口设置监测点,做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 表 210 为近几年近海海域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上虞近岸海域现状水质除总氮指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四类海水水质要求。 ① 与 2020 年相比,有机污染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高锰酸钾指数上升。 ② 石油类污染加重, 2020 年石油类平均值为 ,远远超出 2020 年平均值。 ③ pH 与 DO 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 ④ 无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三者的总和)指标超标。 与 2020 年(无机氮指标值为 ) 相比,亚硝酸盐氮下降,硝酸盐氮、氨氮均有增长,无机氮总量呈上升趋势。 2020 年,仅氨氮一项指标值达到 (折合为无机氮为 ) ,说明地表径流入海和近海养殖等因素对海水水质影响较大。 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21 表 210 上虞市近海海域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年份 分类 pH SS ( mg/L) DO ( mg/L) CODMn ( mg/L) BOD5 ( mg/L) NH3N ( mg/L) NO2N2 ( mg/L) NO3N3 ( mg/L) 挥发酚 ( mg/L) Hg ( ug/L) Pb ( ug/L) Cd ( ug/L) Cu ( ug/L) 石油类 ( mg/L) 1997 最大值 472 < < 10 < 1 41 最小值 211 < < 10 < 1 9 平均值 336 < < 10 < 1 19 2020 最大值 1870 < < 10 < 1 19 最小值 376 < 2 < < 10 < 1 3 平均值 869 < < 10 < 1 14 2020 最大值 744 < < < < 10 < 1 1 最小值 12 < < < < 10 < 1 平均值 215 < < < < 10 < 1 1 2020 最大值 332 < < < 10 < 1 14 最小值 278 < < < 10 < 1 平均值 290 < < < 10 < 1 14 四类功能区 标准 2 3 ≤5 ≤5 ≤ ≤ ≤ ≤ ≤ ≤  无机氮: 1+2+3,标准为。 2 除 pH 值外,其余各项指标单位为 mg/L 上虞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22 大气环境质量 表 211 为 1996~2020 年间大气 环境质量 变化情况。 近十年来,二氧化硫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年均浓度变化在 ~ mg/m3;二氧化氮浓度呈上升趋势, 年均浓度为~ mg/m3之间 ,两项指标 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总悬浮颗粒和降尘浓度近十年来有大幅度回落,总悬浮颗粒年均浓度从 mg/m3 下降为 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