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检验工培训学习材料(23页)-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流 3电缆结构决定了电缆的( A)传输参数。 A、一次传输参数 B、二次传输参数 C、信号频率 3电缆屏蔽效果取决于( AB)。 A、金属材料性质 B、结构尺寸 C、内部线芯位置排列 3 20℃时国际退火铜体积电阻率为( B)。 A、 mm2/m B、 mm2/m C、 8/ m2 D、 179。 104Ω 8/ m2 3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在试样放置和试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不大于( B)。 A、177。 2℃ B、177。 1℃ C、 0℃ D、177。 3℃ 电阻测量误差例行试验和仲裁试验应各不大于( A)。 A、 2% % B、 % 2% C、 % % D、 % % 4温度 20℃每公里长度电阻计算公式( B)。 A、 1000201 2 0 ( 2 0 )RxR a t L B、 1000201 2 0 ( 2 0 )RxR a t L C、 1000201 2 0 ( 2 0 )RxR a t L D、 201 2 0 ( 2 0 ) 1 0 0 0R x LR at 4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计算公式( B)。 A、 RL=RX/L B、 RL=RXL 4串联谐振试验回路包括哪些器件( ABCDE)。 A、单相高压器 B、变压 器 C、可调电抗器 D、升压变压器 E、试样 4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应有接地极,接地电阻有何规定( A)。 A、< 4Ω B、> 10Ω C、< 8Ω D、< 6Ω 4直流高压发生器主要组成( ABCDE)。 A、调压器 B、升压变压器 C、整流元件 D、滤波电容器 E、极性转换装置 4在规定的老化温度下,烘箱内全部空气更换次数每小时不小( C)次。 A、 6 B、 5 C、 8 D、 10 4绝缘厚度测量时当试件内侧力为圆形时,应在径向测量( D)点。 A、 3 B、 4 C、 5 D、 6 4下列有效数字运算正确的是( B)。 A、 = B、 = C、 += 9 50、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个被测量进行 K 次测量 ,所得 K个测量值中,任何一个标准偏差为( A)。 A、△ =21()1Kii XXK B、△ = 21()K iiXXK C、△ =21()1Kii XXK D、△ = 21 ()K ii XXK 5单臂电桥等效公式( B)。 A、 R1/R0=RX/R2 B、 R1/R2=RX/R0 C、 R0/R1=RX/R2 D、 201RRx RR 5对细微导体电阻测量时,为防止电流过大引起导体升温,推荐采用电流密度,铝和铜导体电流密度 分别不大于( C)。 A、 、 0..5A/mm2 C、 、 5在工厂内和使用现场,电线电缆出现的电气缺陷点主要有( ABCDE)。 A、击穿 B、断线 C、高压电缆护套机械损伤或固有缺陷 D、没有击穿但绝缘电阻偏低 E、局部放电量超标 5高阻故障查找方法有( 1)电弧 — 冲击法 ( 2)电流脉冲法 ( 3) ( A)。 A、跨步 电压法 B、电压电流法 C、高阻计法 5测量绝缘电阻时,重复试验时,在加压之前应使试样短路放电,放电时间应不少试样充电时间的( D)。 A、 5 倍 B、 3 倍 C、 2 倍 D、 4 倍 5数字 保留有效数字三位( A)。 A、 B、 C、 5在测量电缆导体直流电阻, 1Ω及以下用( A)测量。 A、双臂电桥 B、单臂电桥 C、双臂电桥或单臂电桥 5有根电缆长度为 1000m, 25℃时的测试值为 /1min,20℃时电阻值为 (A)。 A、 /km B、 / km C、 / km 5某根电缆标准绝缘电阻为 300MΩ Km 现长度为 500m,需测绝缘电阻为( A)。 A、 6000MΩ Km B、 1500MΩ Km C、 4500MΩ Km 60、 用哑铃片做抗张强度时, 75mm179。 4 夹头之间的间距为( A)。 A、 5mm B、 34mm C、 85mm 6在用“高阻计法”测量绝缘电阻除标准中另有关规定外,一般试样有效长度不少( A)。 A、 10m B、 20m C、 15m 6 15在老化试验中,烘箱内全部空气更换次数每小时不少于多少次( D)。 A、 5 次 B、 6 次 C、 7 次 D、 8 次 6电缆的屏蔽作用原理,电缆的屏蔽可分为( ABC)。 A、静电屏蔽 B、静磁屏 蔽 C、电磁屏蔽 D、金属屏蔽 6如果用传统的 QJ19 或 QJ36 测试导体直流电阻,其整套装置中包括( ABCD)。 A、电桥主体 B、四端夹具 C、电流电源 D、检流计 10 6标准电阻一般有( ABCDE)。 A、 10Ω B、 1Ω C、 D、 E、 6在空气中测量绝缘电阻时试样端部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应不小于( B)。 A、 150mm B、 100mm C、 120mm 6测量绝缘电阻时接通电源后读数时间是( B)。 A、立即读数 B、 1 分钟 C、半分钟 6无护套扁平软线测其绝缘厚度时应测( B)。 A、 6 点 B、 7 点 C、 3 点 6电压电流法测量绝缘电阻其测量范围为( A)。 A、 104~1016Ω B、 105~1011Ω C、 105~1016Ω 70、进行绝缘电阻仲裁试验时温度误差应为( A)。 A、177。 1℃ B、177。 2℃ C、177。 ℃ 7任何试验前所有试样包括老化或未老化的试样应在温度( 23177。 5)℃下至少保持( C)。 A、 16h B、 24h C、 3h 7测量导体直流电阻时,试样的环境温度变大不大于( C)。 A、177。 2℃ B、177。 5℃ C、177。 1℃ D、177。 3℃ 7检流计比较法测量电线电缆绝缘电阻,其测量范围为( A)。 A、 105~1011Ω B、 104~1016Ω C、 105~1010Ω D、 104~1015Ω 7用检流计比较法测绝缘电阻,浸入水中试样时,试样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不小于( B) A、 250mm B、 150mm C、 100mm D、 200mm 7用电压电流法测电缆绝缘电阻时,试验设备的连接线,其对地绝缘电阻比放大器输入电阻应至少大( A)倍。 A、 100 B、 200 C、 10 D、 20 7交流耐压试验时,施加在试样上的试验电 压值,在耐受电压时间内,电压偏差不超过规定值的( C)。 A、177。 2% B、177。 1% C、177。 3% D、177。 4% 7测量射频电缆电容时,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B)。 A、 2% B、 1% C、 3% D、 4% 7双臂电桥每一端有电位数夹头与电流夹头间距不小于被测试样断面周长的( C)。 A、 B、 C、 D、 7导体电阻的标准要求有效位数都是三位数为此在进行计算和读数时应采用( B)位有效数字。 A、 5 B、 4 C、 3 D、 6 80、做拉力试验前,在每个管状试件的中间部位标上两标记间距为( C)。 A、 10mm B、 15mm C、 20mm D、 5mm 8 可靠程度表示为( C)。 A、 1V B、 100V C、 D、 8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 C)。 A、 B、 C、 D、 8测量误差时,测量电阻值为 1179。 1010Ω及以下应不大于( C)。 A、 20% B、 30% C、 10% D、 5% 8绝缘电阻测量环境温度一般为( B)。 A、 23177。 5℃ B、 20177。 5℃ C、 25177。 10℃ D、 25177。 5℃ 8交流电压试验频率为( C) Hz。 11 A、 20~30 B、 20~50 C、 40~60 D、 30~60 8测量绝缘厚度小于 ,则小数点保留( C)位。 A、 1 B、 2 C、 3 D、 4 8拉伸试验时、哑铃片截面积为试件宽度与测量厚度的乘积,则试件厚度为 三处测量值的( A)。 A、最小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中间值 8做哑铃片断裂试验时,试样应在( C)地方断裂底纹。 A、两端 B、中间 C、标记线内 D、标记线外 8关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BCD)。 A、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都可以校正和消除 B、系统误差可以校正和消除和偶然误差不可以校正和消除 C、系统误差是多次测量与平均值差 D、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90、影响系统误差的主要因素( ABC)。 A、仪器校准误差 B、试验条件下 C、个人误差 D、仪器的精度 9在测量是能得到数值中若干可靠数字与最后一位 数字叫( C)。 A、存疑数字 B、可靠数字 C、有效数字 9测电阻时,精密恒温液设备,控温要求( C)℃。 A、 177。 ℃ B、 177。 ℃ C、 177。 ℃ 9用哑铃片做抗张强度时, 50mm179。 4 夹头之间的距离应为( B) mm。 A、 25 工 B、 34 C、 50 9电缆的 tgδ测不出,下列因素中非真正原因是( B)。 A、 地线未去掉 B、屏蔽与钢带或铅皮相碰 C、线芯电阻大或未加电压 9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有( B)。 A、偶然误差、个人误差 B、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个人误差 9材料的绝缘电阻大小与环境温度( A)。 A、有关 B、无关 C、有一定函数关系 9有二个有效数字分别为 和 测它们相加其和为 (B)。 A、 B、 C、 9电缆绝缘击穿后电压自动下降这是由于( A)。 A、绝缘中电流太大 B、击穿通道两端无电压 C、绝缘中无电流 9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是( A)个。 A、 2。电线电缆检验工培训学习材料(23页)-质量检验(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验: 1) 在实际运行中测定电能表 相位 ; 2) 测量实际负荷下电能 表的误差 ; 3) 检查电能表与互感器 连接 的二次回路接线; 4) 核对电表及互感器的倍率; 5) 检查电能表 的 电池 、 失压记录。 6) 检查各费率电量之和与总电量是否相等 ( 多费率电能表的组合误差 ); 7) 检查多费率电能表内部 日历 时钟 是否正确 、 费率时段设置是否正确 ; 8)
在成品之包裝箱外面指定的位置上填客戶之產品編號或型號、數量 (如果包裝箱上已預先印好 , 則無需填寫 )及包裝箱之順序 號 (如客戶有需要時 ), 並依“產品日期碼標識指示 ”(WIQAQEI0801)填上相應的生產之日期碼以利追溯。 依 記錄 無 附錄 “外購物料標識 ”標貼 (樣本 ) “半成品標識 ”標貼 (樣本 ) 流程圖 程 序 說 明 負責人 記 錄 、外購件、外
品质记录应依顾客要求,政府法令法规的规定产品可追溯性及售后服务的需要订立保存期限,并记载于、品质记录一览表上。 法规和顾客规定的保存期不一致时,以时间较长的为准。 一般品质记录保存期为三年,根据顾客要求,A/B工程的记录应保存15年。 :过期或作废的品质记录由各保存部门统一编册,经相关人员签字认可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进行销毁,有保留价值的必须进行标识管理。
品 绝缘厚度测量 绝缘厚度应按标准中的规定测量,应在知识相隔 1m的三处各取一段电线试样 电线试样应把导体抽出,在每一根绝缘线芯上取 3 段试样,测得 18个数值的平均值(用 mm表示),应计算到小数点后 2 位。 并按规定修约,然后取该值为绝缘厚度的平均值。 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任一处绝缘的最小厚度。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 — 等)所列表格中的没种型号和规定电缆的规定值 但是
位或个人,必须对电磁辐射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按规定的程序报相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两个阶段编制。 第一阶段编制《可行性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建设项目立项前完成。 第二阶段编制《实际运行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前完 成。 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设备,必须在使用前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
% 7 85 表 2 镉镍 、 氢镍 电池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 、 权重和基准值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指标项目 权重值 指标 项目 单位 权重值 评价基准值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40 耗 电 量 kWh/万元产值 10 700 新鲜水 消耗量 t/万元产值 10 40 水 重复 利用率 % 8 20 Ni(OH)2消耗 量 kg/万元产值 12 25 污染物指标 30 废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