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行政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或个人,必须对电磁辐射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按规定的程序报相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两个阶段编制。 第一阶段编制《可行性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建设项目立项前完成。 第二阶段编制《实际运行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前完 成。 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设备,必须在使用前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 第十六条 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主管部门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预审意见;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之日起 180日内,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审批意见或要求,逾期不提出审批意见或要求的,视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已被批准。 凡是已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电磁辐射设备,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功率。 确需改变经批准的功率的,应重新编制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按规 定程序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 第十七条 从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专业评价资格证书。 第十八条 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需要配套建设的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环境的保护设施,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 第十九条 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的规定,在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和设备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向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并按规定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及第十五条要求的两个 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等有关资料。 验收合格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验收申请报告,并颁发《电磁辐射环境验收合格证》。 第二十条 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定期检查电磁辐射设备及其环境保护设施的性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划定的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和幼儿园等敏感建筑。 第二十一条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 (一)对环境中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 (二)对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 (三)对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监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doc)-行政管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品 绝缘厚度测量 绝缘厚度应按标准中的规定测量,应在知识相隔 1m的三处各取一段电线试样 电线试样应把导体抽出,在每一根绝缘线芯上取 3 段试样,测得 18个数值的平均值(用 mm表示),应计算到小数点后 2 位。 并按规定修约,然后取该值为绝缘厚度的平均值。 所测全部数值的最小值,应作为任一处绝缘的最小厚度。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 — 等)所列表格中的没种型号和规定电缆的规定值 但是
流 3电缆结构决定了电缆的( A)传输参数。 A、一次传输参数 B、二次传输参数 C、信号频率 3电缆屏蔽效果取决于( AB)。 A、金属材料性质 B、结构尺寸 C、内部线芯位置排列 3 20℃时国际退火铜体积电阻率为( B)。 A、 mm2/m B、 mm2/m C、 8/ m2 D、 179。 104Ω 8/ m2 3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中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之达到温度平衡
验: 1) 在实际运行中测定电能表 相位 ; 2) 测量实际负荷下电能 表的误差 ; 3) 检查电能表与互感器 连接 的二次回路接线; 4) 核对电表及互感器的倍率; 5) 检查电能表 的 电池 、 失压记录。 6) 检查各费率电量之和与总电量是否相等 ( 多费率电能表的组合误差 ); 7) 检查多费率电能表内部 日历 时钟 是否正确 、 费率时段设置是否正确 ; 8)
% 7 85 表 2 镉镍 、 氢镍 电池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 、 权重和基准值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指标项目 权重值 指标 项目 单位 权重值 评价基准值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40 耗 电 量 kWh/万元产值 10 700 新鲜水 消耗量 t/万元产值 10 40 水 重复 利用率 % 8 20 Ni(OH)2消耗 量 kg/万元产值 12 25 污染物指标 30 废水量
审。 为达成公司质量目标,各功能部门均定出部门目标及行动。 质量目标 本公司年度质量目标为: 整机性能抽查合格率: 100%; 用户满意度年平均分数大于 83 分; 电梯故障率:三包期故障≤ %/月 ;保养期故障≤ 14%/月; 公司不良费用每月小于。 质量手册 章节 : 标题 : 组织结构 手 册版本 : B 第 1 页 共 5 页 章节版本 : 2B 日期 :2020年 07月 25 日
专门的避雷器保护。 楼顶或者铁塔有非常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交换、数据、计算机网络有完善的防雷装置。 市电进局采用套上 20 米以上铁管的地方下电力电缆。 40 ≤ 1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二类防护 ≥ 40 ≤ 3Ω 三级电源防雷。 楼顶或者铁塔有比较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40 ≤ 3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三类防护 ≥ 40 ≤ 5Ω 二级或三级电源防雷。 40 ≤ 5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