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通信机房电源和空调维护操作规范(60页)-作业指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专门的避雷器保护。 楼顶或者铁塔有非常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交换、数据、计算机网络有完善的防雷装置。 市电进局采用套上 20 米以上铁管的地方下电力电缆。 40 ≤ 1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二类防护 ≥ 40 ≤ 3Ω 三级电源防雷。 楼顶或者铁塔有比较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40 ≤ 3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三类防护 ≥ 40 ≤ 5Ω 二级或三级电源防雷。 40 ≤ 5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四类防护 ≥ 40 ≤ 10Ω 一级或二级电源防雷。 40 ≤ 10Ω 第 70 条 电气设备通过额定电流时 ,各电气元件和部件的温升不得超过 下表的规定 : 部 件 温 升( ℃ ) 铜母线的接头 接触处无被覆层 接触处无搪锡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50 50 60 铝母线的接头 接触处超声波塘锡 50 其 它 金 属 母 线 接 头 55 熔断器触头 接触处镀锡 60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60 刀开关触头 (紫铜或合金制品) 50 可能会触及的壳体 金属表面 绝缘表面 塑料 绝缘导体表面 30 40 20 注 : 衡量温升的基准温度是室内温度 , 如室温超过 28℃ 按 28℃ 计算。 第 71 条 通信机房环境的一般质量要求 : 1. 房间密封良好 , 气流组织合 理 , 保持正压和足够的新风量。 新风量应保持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 : ( 1) 室内总送风量的 5%; ( 2) 按工作 人员每人 40m3/H; ( 3) 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应安装有通风排气设施。 ,为节约能源 ,应科学合理地确定通信机房的温湿度范围。 若空调制冷时 ,应尽量靠近温湿 度要求的上限。 若空调制热时 ,则应尽量靠近温湿度要求的下限。 第二节 维护等级指标 第 72 条 市电供电的可靠性分类和指标 市 电供电的可靠性以市电不可用度、停电时长、停电次数作为表征 不可用时间 市电的不可用度 = ——————————— 100% 不可用时间 + 可用时间 其中 ,市电电压 、频率不符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要求的时间为不可用时间。 市电供电的可靠性分类和指标如下表 : 分 类 不可用度 停电次数(次 ∕ 年) 停电时长(小时 /次) 一类供电 ≤ 10的 4方 ≤ 12 ≤ 二类供电 ≤ 3 10ˉ178。 ≤ 42 ≤ 6 三类供电 ≤ 5 10ˉ178。 ≤ 54 ≤ 8 四类供电 5 10ˉ178。 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第 73 条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级和指标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级以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停电时长、停电次数作为表征 不可用时间 电源系统不可用度 = ——————————— 100% 不可用时间 + 可用时间 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级和指标如下表 : 等级 不可用度 停电次数 (次 /系统年 ) 停电时长 (小时 /次 ) 适 用 范 围 举 例 A ≤ 5 10ˉ 7 ≤ ≤ 省会城市和大 区 心 枢纽的长途、网间关口、HSTP、数据节 点。 传输一级干线。 B ≤ 1 10ˉ 6 ≤ ≤ 1 本地网枢纽的长途、网间关口、 LSTP、数据节点。 传输二级干线。 1 5 万门市话。 有非常重要的大用户。 C ≤ 5 10ˉ 6 ≤ ≤ 2 县区级枢纽。 1 万门以下的市话、远端模块局;有数据传输专用 UPS系统的局站;有重要大用户。 D ≤ 1 ≤ 4 5000门以下的市话、远端模块局;有重要用户。 E ≤ 5 ≤ 8 1000门以下的模块局、接入网点。 F ≤ 12 ≤ 12 300门以下和接入网点;农村乡镇站 点 G 12 12 偏远区域的接入网点。 第 74 条 各类通信局站防护等级 、接地电阻值及防护要求应符 下面求: 通信局站名称 防护等级 雷暴日数 接地电阻 防护要求 国际长途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大型综合枢纽局 一类 ≥ 40 ≤ 1Ω 1.三级电源防雷、市电油机切换控制板有专 、市电油机切操控制板有专门 的避雷器保护。 的防直击雷装置。 、数据、计算机网络有完善的防雷装置。 20米以上铁管的地下电力电缆。 40 ≤ 1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支局、模块局、卫星地球站、有重要矿和大客户的接入网 二类 ≥ 40 ≤ 3Ω。 2. 楼顶或铁塔有非常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40 ≤ 3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雷害严重地区农村接入网、无线基站 三类 ≥ 40 ≤ 5Ω 二级或三级电源防雷。 40 ≤ 5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高山微波站、光纤中继站 三类 ≤ 5Ω (地质恶劣时可放大到 10Ω ) 二级或三级电源防雷。 雷害一般地区(包括市区)接入网 四类 ≤ 10Ω 一级或二级电源防雷 小灵通基站 四类 ≤ 10Ω (地质恶劣时可放大到15Ω ) 一级电源防雷。 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四类 1.电阻率小于100Ω .m 时 ,小于 10Ω。 阻率 101 ~500Ω .m 时 ,小了 15Ω。 阻率 501 ~1000Ω .m 时 ,小于 20Ω。 第 75条 各类通信局站第一级电源避雷器 的标称通流容量、最大通 流 量应符合下面要求: 通 信 局 站 名 称 雷暴日数 第一级电源避雷器标称通流容量 第一级电源避雷器最大通流容量 国际长途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大型综合枢纽局 90 60KA ( 8/20us雷电波) 100KA ( 8/20us雷电波) 40~ 90 40KA 80KA 雷害严重地区的支局、模块局及接入网;卫星地球站、微波枢纽站、有重要客户的接入网 90 40KA 80KA 40~ 90 25KA 60KA 高山微波站,高山移动基站 90 80KA 150KA 40~ 90 60KA 100KA 要 害一般地区(包括市区)的支局、模块局及农村接入网 40~ 90 25KA 60KA 第 76 条 机房环境的分类和指标 机房环境 的分类主要以机房内的温度作表征,其分类和指标如下表 环境分类 主要局站类型 温度 湿度 一类环境 包括 DC DC2 长途交换机、骨干 /省内低级信令转接点、骨干/省内智能网 SCP、一二级干线传输枢纽、骨干 /省内骨干数据设备的通信机房及动力机房。 10~ 25℃ 40~ 70% 包括设置汇接 局、关口局、本地智能网 SCP、本地传输网骨干节点、本地数据骨干节点 (含城域网核心层设备)、 IDC 机房、 二类环境 拨号服务器的通信机房, 5 万门以上市话通信机房及测量室,服务重要用户(要害部门)的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数据通 信设备机房,无线市话核心网络设备机房及所属的动力机房,长途干线上下话路站。 10~ 28℃ 20~ 80% 三类环境 包括设置 5 万门以下市话通信机房,城域网汇聚层数据机房及所属的动力机房,长途传输中继站。 10~ 30℃ 20~ 85% 四类环境 包括 设置模块局、用户接入网、城域网接入层设备(小区路由器、交换机)、 DSLAM 设备的通信机房。 5~ 35℃ 15~ 85% 第六章 蓄电池的维护 第一节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的维护 第 77 条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运行环境的要求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包括 UPS蓄电池,以下 简称密封蓄电池)可不专设电地室,但运行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安装密封蓄电池估机房应配有通风换气装置,温度不宜超过 28℃ ,建议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 ~ 25℃ 之间。 2. 避免阳光对电池直射,朝阳窗户应作遮 阳处理。 3.确保电池组之间预留足够的维护空间。 4. UPS等使用 的高电压电池组的维护通道应铺设绝缘胶垫。 第 78 条 密封蓄电池的一般维护 1.密封蓄电池和防酸式蓄电池禁止混合使用在一个供电系统中;不同规格、型号、设计使用寿命的蓄电池禁止在同一直流供电系统中使用;新旧程度不同的电池不应大量在同一直流供 电系统中混用。 2.密封蓄电池和防酸式电池不宜安放在同一房间内。 3.如具备动力皮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通过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 系统对电池组的总电压、电流、标示电池的单体电压、温度进行监测,并定期对蓄电池组进行检测。 通过电池监测装置了解电池充放电曲线及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需经常检测下列项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 .物理性检查项目 ( 1)极柱、连接条是否清洁;有否损伤、变形或腐蚀现象 ( 2) 连接处有无松动。 ( 3)电池极柱处有否爬酸、漏液;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 雾 酸液逸出。 ( 4)电池壳体有无损伤、渗漏和变形。 ( 5)电池设连接处温升有否异常。 2) .相关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 1) 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和现场环境条件、检查电池组及单体均、浮充电压是否满足要求,浮充电流是否稳定在正常范围。 ( 2)检测电池组的充电限流值设置是否正确。 ( 3)检测电池组的告警电后(低压告警、高压告警)设置是否正确。 ( 4) 如直流系统中设有电池组脱离负载装置,应检测电池组脱离电压设置是否准确。 第 79 条 密封蓄电池的充放电 1. 密封蓄电池在使用 前不需进行初充电,但应进行补充充电。 补 充充电方式 及充电电压应 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进行。 一般情况下应采取恒压限流充电方式,补充充电电流不得大于 : 充电时间 —— 电压对照表 单体电池额定电压( V) 单体电池充电电压( V) 充电时间( h) 2 ~ (含 ) 24 2 ~ 12 6 ~ (含 ) 24 6 ~ 12 12 ~ (含 ) 24 12 ~ 12 2. 密封蓄电池的均衡充电: 一般情况下,窖封蓄电池组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均充(有特殊技术要求的 ,以其产品技术说明书为准 ) ,充电电流不得大于 ,充电方式参照充电时间 — 电压对照表。 1).浮充电压有两只以上低于。 2).搁置不用时间超过三个月。 3).全浮充运行达 6个月。 4).放电深度超过容量的 20%。 : 1).充电量不小于放助电量的。 2).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小于 (C10=电地的额定容量 )。 3).充电后期 ,充电电流连续 3小时不变化。 达到上述三个条件之一 ,可视为充电终止。 : 1).每年应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 (对于 UPS使用的密封蓄电 池 宜每季一次 ),放出容量的 30%~ 40%。 2).对于 2V的单体电池 ,每三年应做一次容量试验。 使用六年 应每年一次 (对于 UPS使用的 6V及 12V单体的电池应每年一次 )。 3).48V 系统的蓄电池 组,放电电流不得大于。 4).蓄电池放电时间 ,应定时测量单体端电压、单组放电电流。 有条件的 ,应采用专业蓄电池测试设备进 行放电、记录、分析,以提高测试精度和工作效率。 : 1).对于核对性放电试验 ,放出额定容量的 30 ~ 40%。 2).对了容量试验 ,放出额定容量的 80%。 3).电池组中任意单体达到放电终止电压。 对于放电电流不大 于 ,放电终止电压可取 ;对于放电电流大了 ,放电终止电压可取 单位。 达到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可视为放电终止。 第 80 条 密封蓄电池的浮充运行 1.全浮充 制供电方式: 1).蓄电池平时均处 于浮充状态。 2).蓄电池 的浮充 电压:按照产品技术说明书要求设定,并 意温度补偿。 一般情况下,浮充电压为 ~ ( 25℃ ,每 2V单体),温度补偿为 U = U( 25℃ )+ ( 25 – t) (t=环境温度 )。 3).浮充时全组各电池端电压的最大差值不大于 120mV(产品 技 术说明。电信通信机房电源和空调维护操作规范(60页)-作业指导(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审。 为达成公司质量目标,各功能部门均定出部门目标及行动。 质量目标 本公司年度质量目标为: 整机性能抽查合格率: 100%; 用户满意度年平均分数大于 83 分; 电梯故障率:三包期故障≤ %/月 ;保养期故障≤ 14%/月; 公司不良费用每月小于。 质量手册 章节 : 标题 : 组织结构 手 册版本 : B 第 1 页 共 5 页 章节版本 : 2B 日期 :2020年 07月 25 日
% 7 85 表 2 镉镍 、 氢镍 电池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 、 权重和基准值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指标项目 权重值 指标 项目 单位 权重值 评价基准值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40 耗 电 量 kWh/万元产值 10 700 新鲜水 消耗量 t/万元产值 10 40 水 重复 利用率 % 8 20 Ni(OH)2消耗 量 kg/万元产值 12 25 污染物指标 30 废水量
位或个人,必须对电磁辐射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按规定的程序报相应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两个阶段编制。 第一阶段编制《可行性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建设项目立项前完成。 第二阶段编制《实际运行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前完 成。 工业、科学、医疗应用中的电磁辐射设备,必须在使用前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
研究院通知厂家处理厂家与研究院确认接受故障时间厂家技术服务必要的配合工作及过程跟进厂家通知研究院处理完成时间研究院核对处理完成时间与处理结果研究院确认故障处理完成处理毕研究院与厂家确认故障处理完成时间研究院接受故障厂家提交故障分析报告等相关文档结束研究院 厂家YESNOYESNO流程 说明厂家应提供固定的 24 小时紧急故障受理热线 ( 包括固定电话及手机 )紧急 、
地装置的材质和最小允许规格、尺寸 第 条 3 接地模块与干线的连接和干线材质 第 条 4 钢制接地的连接和材料规格、尺寸 第 条 5 明敷接地引下线支持件的设置 第 条 6 接地线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的保护 第 条 . 7 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金属门窗与接地干线的连接 第 条 四、 电气安装工程监理预控措施 决定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三大因素为设计、施工及材料和设备制 造。 设计文件复核及优化
业频道 33 卤水师 主要工作: 负责调制卤水、维护卤水 为各门店提供卤水制品的调味服务 负责熟食加工间的清洁、消毒卫生标准 企业通用业频道 34 普通员工工作流程 企业通用业频道 35 生鲜员工通用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检查商品的质量、包装,做好先进先出,控制保质期 负责工作区域和工作范围内的地面、设施、用具的清洁卫生,确保个人的清洁卫生标准达标 负责整个生产、销售、运输、存储等过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