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通信机房电源和空调维护操作规范(60页)-作业指导(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专门的避雷器保护。 楼顶或者铁塔有非常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交换、数据、计算机网络有完善的防雷装置。 市电进局采用套上 20 米以上铁管的地方下电力电缆。 40 ≤ 1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二类防护 ≥ 40 ≤ 3Ω 三级电源防雷。 楼顶或者铁塔有比较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40 ≤ 3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三类防护 ≥ 40 ≤ 5Ω 二级或三级电源防雷。 40 ≤ 5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四类防护 ≥ 40 ≤ 10Ω 一级或二级电源防雷。 40 ≤ 10Ω 第 70 条 电气设备通过额定电流时 ,各电气元件和部件的温升不得超过 下表的规定 : 部 件 温 升( ℃ ) 铜母线的接头 接触处无被覆层 接触处无搪锡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50 50 60 铝母线的接头 接触处超声波塘锡 50 其 它 金 属 母 线 接 头 55 熔断器触头 接触处镀锡 60 接触处镀银或镀镍 60 刀开关触头 (紫铜或合金制品) 50 可能会触及的壳体 金属表面 绝缘表面 塑料 绝缘导体表面 30 40 20 注 : 衡量温升的基准温度是室内温度 , 如室温超过 28℃ 按 28℃ 计算。 第 71 条 通信机房环境的一般质量要求 : 1. 房间密封良好 , 气流组织合 理 , 保持正压和足够的新风量。 新风量应保持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 : ( 1) 室内总送风量的 5%; ( 2) 按工作 人员每人 40m3/H; ( 3) 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应安装有通风排气设施。 ,为节约能源 ,应科学合理地确定通信机房的温湿度范围。 若空调制冷时 ,应尽量靠近温湿 度要求的上限。 若空调制热时 ,则应尽量靠近温湿度要求的下限。 第二节 维护等级指标 第 72 条 市电供电的可靠性分类和指标 市 电供电的可靠性以市电不可用度、停电时长、停电次数作为表征 不可用时间 市电的不可用度 = ——————————— 100% 不可用时间 + 可用时间 其中 ,市电电压 、频率不符合通信局站电源系统要求的时间为不可用时间。 市电供电的可靠性分类和指标如下表 : 分 类 不可用度 停电次数(次 ∕ 年) 停电时长(小时 /次) 一类供电 ≤ 10的 4方 ≤ 12 ≤ 二类供电 ≤ 3 10ˉ178。 ≤ 42 ≤ 6 三类供电 ≤ 5 10ˉ178。 ≤ 54 ≤ 8 四类供电 5 10ˉ178。 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第 73 条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级和指标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级以电源系统的不可用度、停电时长、停电次数作为表征 不可用时间 电源系统不可用度 = ——————————— 100% 不可用时间 + 可用时间 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级和指标如下表 : 等级 不可用度 停电次数 (次 /系统年 ) 停电时长 (小时 /次 ) 适 用 范 围 举 例 A ≤ 5 10ˉ 7 ≤ ≤ 省会城市和大 区 心 枢纽的长途、网间关口、HSTP、数据节 点。 传输一级干线。 B ≤ 1 10ˉ 6 ≤ ≤ 1 本地网枢纽的长途、网间关口、 LSTP、数据节点。 传输二级干线。 1 5 万门市话。 有非常重要的大用户。 C ≤ 5 10ˉ 6 ≤ ≤ 2 县区级枢纽。 1 万门以下的市话、远端模块局;有数据传输专用 UPS系统的局站;有重要大用户。 D ≤ 1 ≤ 4 5000门以下的市话、远端模块局;有重要用户。 E ≤ 5 ≤ 8 1000门以下的模块局、接入网点。 F ≤ 12 ≤ 12 300门以下和接入网点;农村乡镇站 点 G 12 12 偏远区域的接入网点。 第 74 条 各类通信局站防护等级 、接地电阻值及防护要求应符 下面求: 通信局站名称 防护等级 雷暴日数 接地电阻 防护要求 国际长途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大型综合枢纽局 一类 ≥ 40 ≤ 1Ω 1.三级电源防雷、市电油机切换控制板有专 、市电油机切操控制板有专门 的避雷器保护。 的防直击雷装置。 、数据、计算机网络有完善的防雷装置。 20米以上铁管的地下电力电缆。 40 ≤ 1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支局、模块局、卫星地球站、有重要矿和大客户的接入网 二类 ≥ 40 ≤ 3Ω。 2. 楼顶或铁塔有非常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 40 ≤ 3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雷害严重地区农村接入网、无线基站 三类 ≥ 40 ≤ 5Ω 二级或三级电源防雷。 40 ≤ 5Ω 至少一级电源防雷。 高山微波站、光纤中继站 三类 ≤ 5Ω (地质恶劣时可放大到 10Ω ) 二级或三级电源防雷。 雷害一般地区(包括市区)接入网 四类 ≤ 10Ω 一级或二级电源防雷 小灵通基站 四类 ≤ 10Ω (地质恶劣时可放大到15Ω ) 一级电源防雷。 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四类 1.电阻率小于100Ω .m 时 ,小于 10Ω。 阻率 101 ~500Ω .m 时 ,小了 15Ω。 阻率 501 ~1000Ω .m 时 ,小于 20Ω。 第 75条 各类通信局站第一级电源避雷器 的标称通流容量、最大通 流 量应符合下面要求: 通 信 局 站 名 称 雷暴日数 第一级电源避雷器标称通流容量 第一级电源避雷器最大通流容量 国际长途局、汇接局、长途局、关口局、大型综合枢纽局 90 60KA ( 8/20us雷电波) 100KA ( 8/20us雷电波) 40~ 90 40KA 80KA 雷害严重地区的支局、模块局及接入网;卫星地球站、微波枢纽站、有重要客户的接入网 90 40KA 80KA 40~ 90 25KA 60KA 高山微波站,高山移动基站 90 80KA 150KA 40~ 90 60KA 100KA 要 害一般地区(包括市区)的支局、模块局及农村接入网 40~ 90 25KA 60KA 第 76 条 机房环境的分类和指标 机房环境 的分类主要以机房内的温度作表征,其分类和指标如下表 环境分类 主要局站类型 温度 湿度 一类环境 包括 DC DC2 长途交换机、骨干 /省内低级信令转接点、骨干/省内智能网 SCP、一二级干线传输枢纽、骨干 /省内骨干数据设备的通信机房及动力机房。 10~ 25℃ 40~ 70% 包括设置汇接 局、关口局、本地智能网 SCP、本地传输网骨干节点、本地数据骨干节点 (含城域网核心层设备)、 IDC 机房、 二类环境 拨号服务器的通信机房, 5 万门以上市话通信机房及测量室,服务重要用户(要害部门)的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数据通 信设备机房,无线市话核心网络设备机房及所属的动力机房,长途干线上下话路站。 10~ 28℃ 20~ 80% 三类环境 包括设置 5 万门以下市话通信机房,城域网汇聚层数据机房及所属的动力机房,长途传输中继站。 10~ 30℃ 20~ 85% 四类环境 包括 设置模块局、用户接入网、城域网接入层设备(小区路由器、交换机)、 DSLAM 设备的通信机房。 5~ 35℃ 15~ 85% 第六章 蓄电池的维护 第一节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的维护 第 77 条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运行环境的要求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包括 UPS蓄电池,以下 简称密封蓄电池)可不专设电地室,但运行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1.安装密封蓄电池估机房应配有通风换气装置,温度不宜超过 28℃ ,建议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 ~ 25℃ 之间。 2. 避免阳光对电池直射,朝阳窗户应作遮 阳处理。 3.确保电池组之间预留足够的维护空间。 4. UPS等使用 的高电压电池组的维护通道应铺设绝缘胶垫。 第 78 条 密封蓄电池的一般维护 1.密封蓄电池和防酸式蓄电池禁止混合使用在一个供电系统中;不同规格、型号、设计使用寿命的蓄电池禁止在同一直流供电系统中使用;新旧程度不同的电池不应大量在同一直流供 电系统中混用。 2.密封蓄电池和防酸式电池不宜安放在同一房间内。 3.如具备动力皮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通过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 系统对电池组的总电压、电流、标示电池的单体电压、温度进行监测,并定期对蓄电池组进行检测。 通过电池监测装置了解电池充放电曲线及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需经常检测下列项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 .物理性检查项目 ( 1)极柱、连接条是否清洁;有否损伤、变形或腐蚀现象 ( 2) 连接处有无松动。 ( 3)电池极柱处有否爬酸、漏液;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 雾 酸液逸出。 ( 4)电池壳体有无损伤、渗漏和变形。 ( 5)电池设连接处温升有否异常。 2) .相关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 1) 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和现场环境条件、检查电池组及单体均、浮充电压是否满足要求,浮充电流是否稳定在正常范围。 ( 2)检测电池组的充电限流值设置是否正确。 ( 3)检测电池组的告警电后(低压告警、高压告警)设置是否正确。 ( 4) 如直流系统中设有电池组脱离负载装置,应检测电池组脱离电压设置是否准确。 第 79 条 密封蓄电池的充放电 1. 密封蓄电池在使用 前不需进行初充电,但应进行补充充电。 补 充充电方式 及充电电压应 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进行。 一般情况下应采取恒压限流充电方式,补充充电电流不得大于 : 充电时间 —— 电压对照表 单体电池额定电压( V) 单体电池充电电压( V) 充电时间( h) 2 ~ (含 ) 24 2 ~ 12 6 ~ (含 ) 24 6 ~ 12 12 ~ (含 ) 24 12 ~ 12 2. 密封蓄电池的均衡充电: 一般情况下,窖封蓄电池组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均充(有特殊技术要求的 ,以其产品技术说明书为准 ) ,充电电流不得大于 ,充电方式参照充电时间 — 电压对照表。 1).浮充电压有两只以上低于。 2).搁置不用时间超过三个月。 3).全浮充运行达 6个月。 4).放电深度超过容量的 20%。 : 1).充电量不小于放助电量的。 2).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小于 (C10=电地的额定容量 )。 3).充电后期 ,充电电流连续 3小时不变化。 达到上述三个条件之一 ,可视为充电终止。 : 1).每年应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 (对于 UPS使用的密封蓄电 池 宜每季一次 ),放出容量的 30%~ 40%。 2).对于 2V的单体电池 ,每三年应做一次容量试验。 使用六年 应每年一次 (对于 UPS使用的 6V及 12V单体的电池应每年一次 )。 3).48V 系统的蓄电池 组,放电电流不得大于。 4).蓄电池放电时间 ,应定时测量单体端电压、单组放电电流。 有条件的 ,应采用专业蓄电池测试设备进 行放电、记录、分析,以提高测试精度和工作效率。 : 1).对于核对性放电试验 ,放出额定容量的 30 ~ 40%。 2).对了容量试验 ,放出额定容量的 80%。 3).电池组中任意单体达到放电终止电压。 对于放电电流不大 于 ,放电终止电压可取 ;对于放电电流大了 ,放电终止电压可取 单位。 达到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可视为放电终止。 第 80 条 密封蓄电池的浮充运行 1.全浮充 制供电方式: 1).蓄电池平时均处 于浮充状态。 2).蓄电池 的浮充 电压:按照产品技术说明书要求设定,并 意温度补偿。 一般情况下,浮充电压为 ~ ( 25℃ ,每 2V单体),温度补偿为 U = U( 25℃ )+ ( 25 – t) (t=环境温度 )。 3).浮充时全组各电池端电压的最大差值不大于 120mV(产品 技 术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